正文

想象一下医疗军事化

(2010-09-01 11:01:16) 下一个



想象一下医疗军事化


大江川说的医疗军事化嘛,你还真别说,中国还就搞过类似的哪!当年毛主席让医生下乡组成医疗队什么的到偏远地区送医送药,那医疗队的管理还真有点象军队哪,虽然医生们不太乐意。

我呢,爱好军事,男人嘛,虽然对医学和行医一窍不通我也当过病人去过医院,我自己和家人虽然都没什么复杂的和慢性的病,我却在前几年经历了父亲的癌症和死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取舍的决定还真是不容易。如果是医院上级下命令的话,医生倒是省了做决定的事儿,可是谁跟病人家属解释呢?为什么不是什么东西都用最好的呢(包括最好的医生)?

医生和军人的职责或者叫任务(如果医生也是军人了)的差别是本质性的,一个是把一个东西弄坏而另一个是把一个东西弄好。因为把一个东西弄坏比较简单,军人的任务是否完成了是可以检验,看看是不是弄坏了就行了,比如说死没死。而把一个东西弄好比较复杂,医生的任务是否完成了是不可以检验的,因为弄好是一个有关程度的事情,比如说弄好不是说没死就可以了。这个意思我跟过大江川,可是被删了。

日常生活中除了治病还有一些“弄好”类似与治病的事情,比如说修车。我以为,除了换个零件,修车修的如何还真不好说。

当然啦,大江川可以说的脚砸破了包扎一下完成任务,哈哈哈!

问题是处理脚砸破了不是今天的医疗问题的问题,虽然处理脚砸破了这个任务可以被医生军人胜利完成也是不说明医疗军事化有什么好处(因为医疗不军事化包扎砸破的脚也不是问题)也不说明医生的任务可以检查(因为医生的任务除了包扎砸破的脚还有对付复杂的和慢性的疾病)。

大家如果对检查医生是否完成了任务有兴趣首先可以想象一下如何检查军人是否完成了任务,不过我要请大家记住一点那就是军人没完成任务也不一定就都是军人的错,因为这个军人可以是没犯任何错误却没有完成任务,比如说任务太艰巨完成任务的条件不具备等等等等,这一点在医院就更多了,因为治不好的病实在是太多啦。

好,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去检查一个医生是否完成了交给他的任务,你发现任务没完成。你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他说,没有这个药或没有那个设备或人手不够。你怎么回答?就说你辛苦了?尽力了?

因此,马上就有第一个事儿,一个军事化了的医院是必须军事化配备的,不可以象当年共军那样缺乏枪支弹药,这就要求军事化了的医院基本上啥都不能缺,至少重要的东西基本上啥都不能缺,否则就没办法军事化管理。当年共军可以下命令说我不管你枪支弹药够不够,反正这个山头必须拿下。对医生,咱总不能象当年共军那样不爱惜士兵的生命一样不爱惜医生的心理和感觉吧?

军事化管理了的医院恐怕还得对病人一视同仁了,穷人、中产阶级人和富人来看病都一样对待,白的、黑的,亚裔的等等等等等等。我前面提到了为什么不是什么东西都用最好的呢(包括最好的医生)的问题。所以,军事化了的医院不仅基本上啥都不能缺,至少重要的东西基本上啥都不能缺,更重要的是还得医生的水平都差不太多,否则也就没办法军事化管理。

当然啦,还有全国的医院的水平也应该都差不太多,因为不然的话纳税人就会问为什么不送我去最好的医院。可是,如果今天的医疗系统能够做到在处理疾病的时候基本上啥都不能缺而且医生的水平都差不太多的话还有全国的医院的水平也差不太多的话,那我们还有问题可讨论吗?

缺乏枪支弹药而且军人素质不齐的军事化管理不是没有,是有过的,共军就是(!),可是谁愿意接受共军的伤亡过大的结果呢?还得要求指战员觉悟高有牺牲精神?

当然啦,缺乏这个药或缺乏那个设备或人手水平不齐的军事化的医院也是可以搞的,这样的医院的医疗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谁愿意接受那样的医院的医疗结果呢?医生们会乐意在这样的医院工作吗?还得要求医生们觉悟高有牺牲精神?所以嘛,这样的医院有缺医生的可能性。

当年共军不缺士兵或将军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国军,可是着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别的国家也有医院,别的国家的医院也雇医生,是不是还得把全世界的医院都军事化呢?这大概是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逻辑的必然性吧?

啥都是平衡问题,医疗也是。啥都是平衡问题,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平衡普及利益和提高利益,等等等等等等,医疗也是

大家要讨论医疗问题首先要看看问题出在那里,是出在眼前利益呢?还是出在长远利益?

我以为西方的医疗问题不是眼前利益的问题,也就是说火烧眉毛的医疗问题还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所以,西方的医疗问题不是出在处理简单的疾病上,因为处理简单疾病不是造成医疗费用高的地方,西方的医疗问题是出在处理复杂的疾病上,比如说技术的进步有了比较昂贵的手段而使用这些手段就意味着花钱还有慢性病和新发现的疾病还有医疗事故和日益涨价的医疗事故保险等等。

这里,我必须请大家记住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出在那里,也就是说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以为问题的根源不是处理简单的疾病(比如说头疼脑热和砸破脚什么的)而是处理复杂的疾病。

大江川也知道中国当年的合作医疗和公费医疗和医生下乡和赤脚医生什么的,当然那相对于以往的中国缺医少药(特别是农村)是个进步,因为当时眼前利益明显是第一位的,那些方法属于普及性的。由于那管不了复杂的和慢性的疾病又因为中国的资源有限,虽然那些方法有好处,但是逐渐地对于要求不断进步的人们来说就不仅是过时了甚至还是可笑的了,也就是说人们对提高有了要求。

加拿大还有别的欧洲国家比较美国更社会主义一点点,他们的医疗有点儿象公费医疗。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资源比中国多,虽然公费医疗是属于普及性的,由于资源多普及的水平就比中国当年高。由于资源多普及的水平高也就是说很多比较贵的手段也管,这样也就满足了一般人的需要。

可惜的是虽然加拿大还有别的欧洲国家的资源比中国多却比美国要少一些,因此当一些美国人指着加拿大想让美国人学习当榜样模仿的时候,马上就有老美说加拿大的医疗水平不如美国同时反问你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看大夫吗?还指出很多加拿大有钱人来美国治病,因为美国的医院和医生的水平比加拿大高。当然还有医学科研发展新药等等等等的问题,他们说加拿大不必开发新药用美国的就行了,美国人学了加拿大到哪个国家去找新药去?等等等等的问题

总之,资源少的偏重眼前和普及(比如说当年的中国),资源多一点普及的水平就可以高一点或在提高上多花一点资源或普及和提高出现不平衡甚至严重不平衡(比如说现在的中国,大家见仁见智吧),资源多一点普及的水平就可以高一点高到一定程度就基本上够用了(比如说加拿大),资源多的强调长远和提高(比如说美国人就会马上想到研发的问题)因为人家有嘛。

无论什么改革还是革命都是一部分人得利同时一部分人失利。不可能没有人失利,否则得利的利从那里来?所以,得利的人们就会忆苦思甜,失利的人们就会忆甜诉苦。比如说中国的革命、文革、改革等等等等,一部分人高兴同时一部分人不高兴到美国人哪里去诉苦什么的。

今天上班啥也不想干结果写这么个傻玩意儿我都不好意思署咱老庄的大名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