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古到今,游荡
个人资料
正文

京城往事(21)京城人物志之一,狗熊

(2011-06-23 08:46:44) 下一个

京城往事(21)京城人物志之一,狗熊

 

“狗熊”是绰号,本名不详,街坊四邻和他的母亲还有哥哥姐姐都这么叫他。一般意义上,称人“狗熊”是贬义。但在他身上是例外,大家称呼他“狗熊”的时候是带有尊敬和爱护的意思,胡同里的小孩子们对狗熊更是崇拜的很。其实他这个人长得还真有那么点像只大狗熊,中等身材,肩宽背厚,虎背熊腰,脖子和头一般粗,两只手臂好像顶门杠一样,粗壮有力。嗓音浑厚,低沉,爆发力惊人,在胡同口吼一声,胡同的另一头都能听到。

 

狗熊的老家原是河北乡下的大地主,据说有几百亩良田。五十年代初,全家搬进城里。在一帮体瘦力弱的胡同孩子群中,魁梧的狗熊是独特的。狗熊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娇宠一些可能是有的,到了二十几岁都没有正经工作过,反正家里也不缺他的钱。在大街上胡同里游逛,和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玩耍,是常见的事。

 

狗熊在街坊邻居当中的口碑非常好,好到当公安局和派出所的民警来调查他的时候街道主任还在不停口地夸赞他。让民警都怀疑自己搞错了对象,冤枉了一个雷锋式的好青年。街道主任说的没有错,也绝无夸张拔高。一条街上很多人家都接受过狗熊的帮助,遇到谁家在搬煤气罐,狗熊一定会上前先说声“叔叔”或是“阿姨”,“让我来吧”。扛起来就帮着送进屋去,谁要是客气,拉着他喝口水,吃块西瓜,他准保一摆手就谢绝了。秋天帮忙蹬板车送大白菜,冬天帮着推拉煤的车。有一回一家老人半夜发急病,也是狗熊背着送到医院去的。这样的人谁会说他的不是呢。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从来不欺负住在同一条胡同里的人,当然这里也没人敢欺负他。遇到邻居之间发生口角或是冲突,狗熊还会出面排解劝架。

 

这么一个在老人们口中最仁义的好孩子,却是在分局挂了号的常客,事由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打架斗殴,在当时的罪名就是流氓滋扰,破坏社会秩序。细究起来没一件事是为了狗熊自己,他全都是为哥们义务出手,帮忙打架。不过他倒还不是全不问事由地乱打一气,也绝不在住家附近动手,至少是跨区犯事。所以住家附近的人从没见过他惹事生非。

 

八二年严打,有一大批人不分罪过大小都发往新疆,据说是关在戈壁滩也许是沙漠中间,没水没粮别想跑出来。狗熊是公安局榜上有名的人物,分局派人到街道来了解狗熊的平时为人等情况,街坊四邻都为他求情说好话。后来的情形是,分局的一位局长把狗熊保了下来,条件是要狗熊娶他的女儿。

 

这位局长的女儿不幸从小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出入要靠双拐。婚礼办得挺热闹,之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狗熊搀扶着他的妻子到公共厕所门口,站在外边等着。后来局长送来部轮椅,狗熊经常推着妻子在胡同里散步,和邻居聊天,一起打牌,他妻子也是个很随和的人。即使是胡同里最顽劣的孩子也不敢对狗熊的妻子有半点不敬。他对妻子的体贴让众人对他的好感更多了一层。

 

几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大胖小子,狗熊荣升老爸,有人开玩笑说胡同有了小狗熊。狗熊一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八十年代后期,狗熊摆起了西瓜摊儿,在集贸市场卖菜,胡同里就少见到他了。

 

在八十年代最后的一个春天,胡同里头一个用板车拉着大桶的绿豆汤,面条儿从家里往广场上送的人就是狗熊。

 

从他身上好像看到了古时候的燕赵豪侠之风,不恃强凌弱,扶老恤弱,守护一方。更难得的是他对妻子的柔情和体贴让人叹服不已。

 

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之后的情形就不清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