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古到今,游荡
个人资料
正文

原创:京城往事(十)洗碗和洗澡

(2011-05-04 11:19:50) 下一个

京城往事(十)洗碗和洗澡

 

 先说洗碗,七十初年代,好像还没有洗洁净之类的东西,去油污主要是靠火碱,用开水沏开火碱,这样洗碗,虽然可以去油,却伤手,表面的皮肤会收缩起皱,还有洗过的碗盘瓷器类物件很滑溜儿,需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多次才干净。而且,火碱也是有定量限制,不可能每天都用它。所以,用开水烫,然后用清水冲洗,是常见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北方特有的,北方人吃面食多,特别是面条,煮过面条的汤含有淀粉,可以吸附油脂。把碗盘泡在面汤里去掉油,再用水洗。效果也不错。

 

洗碗的工具有葫芦丝,刷子之类的东西。这类工具容易藏污纳垢,又不好清理。很是头痛。笼统地说洗碗,其实还应包括洗锅,洗锅也是比较麻烦的事。中式炒菜锅底常常是黑的,还很少有见原色的。明火,旺火,再加上高温爆炒,所以锅里面洗干净了,锅边沿,锅底就不一定了。小时候常听到一个笑话,说有一家两口,夫妻都很懒,从来不洗锅,有一回,来了个小偷进来偷东西,见这家实在是穷,没的可拿,可俗话说,贼不走空,顺手抄起锅就走,男主人发觉被偷,就追了出去,小偷被追上了,这贼回手就砍了男主人一刀,砍在脖子上,小偷跑掉了,男主人回到家一看,锅没丢,还在那儿呢,这小偷把锅上面的那层硬嘎巴儿揭走了,伸手摸摸脖子,嘿,没事儿,只是被砍掉点泥而已。

 

那会儿,水龙头在院子里,下水道也在院子里,夏天还好,冬天天儿冷,湿手出去很容易冻伤。端着锅进出室内室外几次,接水倒水,冻手的滋味不好受。

 

再说这洗澡,大杂院住户多,家家人口多是常见的。住房窄挤,也有一家老少共居一间屋,睡上下铺的。所以,洗澡是一大难题。

 

工作单位有公共浴室的,那是种幸福。还有就是去街上的公共浴池。当年西四北浴池是离家最近的。远的还有在西单商场后身横二条胡同有一家,北面在新街口有个华清池。西四北浴池的大门是磨砂玻璃的,上面写着大红字,一扇门上是西四,另一扇是浴池。一进去,侧里面是柜台,对开两边摆着两排长木椅子,交钱拿牌儿进二道门,分男女部(这不是废话嘛,不分,难道还混浴不成),里面是存放衣物和休息的地方,对号入位,有一张窄木床,床头是一个带锁的衣橱,再往里边就是浴池,那里面的情形就不描述了。石竹苑曾见过有人因为在浴池里泡的时间太长,晕过去的,工作人员只好把他扶出来喂白糖水。木床可以躺下休息,身上盖一条白浴巾,也可以坐起来喝茶,或者请人来修脚。有一个相声形容过,“澡堂子的拖鞋----没大没小,澡堂子的毛巾----没里儿没面”。

 

去公共浴池要花钱,一个人大概是一毛几,记不清了。这还是男士的票价,女士用盆浴还要贵一点。所以浴池也不可以天天去,只有冬天,家里太冷,又不方便,才去。平时在家里洗澡是很费事的。要烧热水,冬天天气冷,还要把炉火生旺,旁的人躲出去,洗完还要把水倒掉。弄湿地面是免不了的。曾发生过有人在冬天洗澡因为门窗关得严,中了煤气的事。

 

夏天就好些了,小男孩在院子里,接盆凉水就在院子里搓,全身上下只留件短裤,一盆凉水从头浇下来,浑身先是收紧,然后放松下来,那感觉很痛快。对男孩子这样洗澡,没人说什么,当然女孩不可以,还是得躲在屋里洗。

 

其实在石竹苑的记忆当中最爽的是冬天在学校宿舍水房里洗冷水澡,冷水从头淋到脚,冻得全身发抖,然后跑回宿舍,钻进被窝,把全身包紧,慢慢地暖和过来,象要融化掉似的,那滋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石竹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jamesxu1981的评论:
谢谢您的提示。
石竹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颜素的评论:
谢谢!小时候也喜欢听大人们讲过去的事。
石竹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逢缘的评论:
您是指个人资料设置吧,是自动设置的,我没改动。
石竹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圊石的评论:
谢谢支持,没准儿我们还曾相遇过呢(在西四北澡堂),哈哈。
逢缘 回复 悄悄话 写的不错。不过你不应该是七五年出生的吧?
石竹苑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各位博友的支持和补充,我们有共同的回忆。
jamesxu1981 回复 悄悄话 一张澡票两毛六
jamesxu1981 回复 悄悄话 一张澡票两毛六
圊石 回复 悄悄话 看了真亲切。很多你听说的事,我也听说过。我觉得还是我讲给你听的呢。你写的澡堂我也去,你提到的那几路公共汽车我也常坐。一定当你的忠实读者。
颜素 回复 悄悄话 有这些记忆真好!孩子们很喜欢听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