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柴大记者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最后再谈几句

(2015-03-07 18:21:42) 下一个

关于柴大记者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最后再谈几句

1.柴大记者的动机及合作者(就是所谓的幕后,包括资金来源)或许有可质疑之处。

2.但是,她做了记者应该做,而其它记者或许是由于不敢,至少是实际上没有做的事。对人当厚道些,诛心大可不必。

3.如果西方选择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发起攻击,笔者不会感到奇怪,毕竟环境问题是中国目前的短板。

4.关于《穹顶之下》短时间内点击量过亿,有人说这意味着好评,而笔者以为更有可能的是在人们普遍关注环境问题的心理之上,有组织的接力,控制话语的流向,控制信息源和思想,掌握话语权这些传媒信息操控技巧在起作用,也就是一种运作的结果。(关于这些技巧可参考边芹的《西方媒体“独立”的烟幕弹是如何制造的?》)

5.对环境问题、人权问题(血汗工厂)的指责,并非始于今日;而打击“中国制”产品的成本优势,并通过技术垄断,岛链封锁,打击“中国制”的竞争力,挤压“中国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和中国经济的生存空间,并非始于今日;中国为打破这些封锁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政治的、外交的努力也并非始于今日。

6.中国对于环境污染(包括雾霾)的治理并非不重视,但就如同不可因噎废食一般,如何与发展、分配,以及各项社会生活取得平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对于那些借机对中国进行叫骂的马甲水军,我们可以送给他们的,也就是毛泽东当年的那句话: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瑟瑟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