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皮子暴1

(2010-01-22 10:46:20) 下一个
你们咋都那么衬啊,动不动就置件新衣裳。俺这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3年的,只能翻箱倒柜,找出一件带补丁的破衣烂衫披挂起来,走一圈吧。

阳光明媚的一天,俺起了个大早,迎着太阳俺就上了飞机。飞呀飞,飞呀飞,飞到了荒无人烟的德克萨斯。换了架小飞机,又是飞呀飞,来到了美国第二城市。不好。广播里传来航空大妈甜蜜的声音。芝加哥天上居然飘着雪花。千年不遇的东北风Nor’Easter袭击美东,野兔儿子机场处于半瘫痪状态。得,飞机晚点了。俺一出门,就下雪。俺得罪谁了这是?

好不容易,小飞机落下来了。距离下一个航班起飞时间还差10分钟。俺对美第二城市的“野兔儿子”机场道路比较熟悉,准备撒丫子冲。凭俺的白米速度,10分钟赶到登机,不成问题。不幸,承载俺们贫下中农的是架小飞机,座位上方没有地方,一件小小随身行李被逼着藏到了飞机肚子里。俺站在飞机旁刺骨的暖流里,等行李。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来。咋回事啊?工会的同学们是不是都去开o8誓师大会去了?

过了15分钟,俺的小破包终于从鸡肚子里拉出来了。俺扛起包包小步流星,呼哧带喘得来到登机门。飞鸡早就没影儿了。这是最后一架航班,眼看就要快半夜了。下一班是明早六点。咋办?机场边上倒是不少后台儿,可以住宿。俺把大衣兜,小衣兜,裤衩里面的老别密兜全翻了里超外,愣没找出一毛钱。咋办?

想起上一次是在纽瓦克机场过夜,俺是有备而来,带着好些吃喝。不幸全被偷走了。这次俺是啥都没带。时隔了20多年,银家都是衣锦还乡,俺却还是分文皆无。太惨了。

人穷志短。木办法。找个空座。有MM一起陪伴过夜,也不寂寞的说。



第二天坐清晨头班飞机来到钢城。一下飞机就看见俺们钢人的名人Franco Harris在接球。很振奋俺没睡醒的小心灵的说。



出了机场。天上大雪还飘着呢。俺租的一天20块钱的小破车,一踩车闸就往前出溜。哆哆嗦嗦,硬着头皮俺慢马扬鞭向钢城进军。




熟悉的奥克兰。前方那个高高的匹大的教堂还在。




右前方是卡内急图书馆。马路右边的大坑叫Forbes Field,是痞子堡海盗棒球队原来的球场,也曾经是俺们Steelers的第一个球场。



以匹兹堡创始人,英帝国大将John Forbes命名的Forbes Field和匹大的大教堂 the Cathedral of Learning。这个Forbes Field体育场,当年,1909年建成时,是Major League Baseball最牛叉的体育场。是第一个全部用钢铁结构建成的。当然钢铁大王卡内急同学就在那附近,不知道帮了啥忙。




过了批大就是西瓜大学



这学校MS多了好多新建的楼。这根破柱子是干什么的?



西瓜的校园不大点。嗓门大点的,从工程系楼喊一声,戏曲系的女朋友就能听见。远方是匹大的那个教堂。



西瓜建于一百年前。学校创建人卡内急是著名的葛朗台。那个年代跟现在的中国有些像,很多大亨都出钱建校,搞教育。在此前的美国大学,基本上就是以学习毫无用处的人文科学(Liberal Arts)为主的学校,比如说,哈佛,耶鲁,啥的。到了卡老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黄腾达,蓬勃发展。美国发达了,急需能立马用得上的廉价劳动力。于是各种工科院校,比如,麻绳技校,等如雨后莴笋,层出不穷。

卡大亨也不例外。弄了一所卡内急工学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并效仿老大哥麻绳技校的缩写,简称为CIT。(注:很多知识渊博,想象力丰富的银把简称为Caltech的加州理工学院给改名成CIT。)

其实Caltech,加州理工学院的名字来源要晚于卡内急工学院。1911年,加州议会提案把当时位于南加州的Troop 理工学院改建成为一所公立大学,命名为,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altech。可是此明智之举却受到当年的精英,北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学校的鸡肚反对。最后此建校法案没有通过。被精英背后捅了一刀的Troop并不气馁。他继续发展注重科学研究的建校方针,先后从当年的科技牛校芝加哥等大学挖来了几个大牛。几年后,这几个大牛获得了诺贝尔物理等奖,带动并吸引了更多的新牛来到南加州。其中包括复蛋大学的谈家桢,杏花大学的钱学森和赵忠尧。

谈家桢和钱学森大虾


前排左起:周培源,严济慈,王淦昌,赵忠尧,钱学森 (都是牛人)



Andy Carnegie。小时候随父母从苏格兰移民美国。从小吃不饱饭,很小就当小学徒工。号称历史上第二富人(第一名是落克菲罗)的卡内基。后来艰苦奋斗,自己建立小工厂,钻营跋扈,剥削工人,提高生产效率,银子赚的花花如流水般。晚年把自己的公司卖给了华尔街大牛J. P. Morgan。然后开始享受。主要从事慈善事业,干预抨击政府,提倡劫富济贫等工作。当年美国战胜西班牙,用20米从西班牙手里买下菲律宾作为美国殖民地。卡老儿对此非常不满。他自己掏腰包,给菲律宾政府20个米,让菲律宾独立。结果美国佬不同意。菲律宾就跟美国打了一仗,即著名的Philippine-American War。战败后仍附属美国。后来麦克阿瑟的老爸被派往驻扎菲律宾,才结下了小麦克阿瑟跟菲律宾的不解之缘。此乃另外一个桃皮克。老卡内急的慈善事业除了建立学校和音乐厅,最知名的就是卡内急图书馆,Carnegie Library。他先后建了3千个左右图书馆,给老百姓提供知识教育。



西瓜的第一座楼。卡大亨爱显摆,建校,但是他不是特执著,估计建学校就是为了面子好看,比较瞻前顾后,一上来就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看这第一座楼,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向下倾斜的,二旁是房间。原因是,假如学校亏本,不划算,卡大亨就准备把这楼改造成工厂厂房。倾斜向下的走廊就是一条自然流水线。西瓜的第一座楼居然是一个厂房。



计算机房,学生上鸡做作业的地方。估计现在应该每人都有手提电脑,来这里的都是穷学生了。



刚到美国时候的第一个故居看看。就是电线杆子后面第一个那个门,现在粉刷一新了。上面有个二居室,住了三个人。跟俺们蜗居连在一起的是一家饭馆。原来是卖pizza的。现在想想,在那里住了一年,居然没有去吃过一次。那时候水电费都包括在房租里。俺们就发扬穷人的好传统,大冬天,一进家门,就脱的是剩下裤心背衩,温度开到80多度。谁让老地主收俺们那么多房租呢。可是没想到,这个顽固地主比俺们还叩门。他这座楼,上下加热器都连着。俺们楼上80多度,裤心背衩。楼下烤pizza的那些人就得扒光了,还汗流浃背的。结果他们就让俺们降低温度,对俺们态度极其不友好。俺们以牙还牙,不去他们那里吃饭。哼!胡怕胡。

门外就是大巴士的stop,每次巴士经过,连桌椅都往起蹦跳。对面就是匹大的医学院。刚来没有家具,第一个星期,睡在地上。然后俺们四处奔波,终于在X里地以外捡到二个破床垫。哥俩抬着那床垫子走了N个小时,半夜三更给抬回家来。弄块破布铺上,总算是有个家了。后来又用那啥手段整来一个破桌子。总算有个吃饭写字的地方了。除了没有老婆,生活总算走上正轨了。那年代,女同学,国MM非常炙手可热的说。跟俺们同来的物理系的一个杏花大学MM。见着俺们都说英文。后来等到俺们英文开始能听懂,哈楼,好啊油,等高级名次用语,再见面,人家就跟不认识俺们一样,眼睛转移到脑袋顶上了。当年来美的国GG比去北大荒插队落户的知青还艰苦的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