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弓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金日成与中国东北抗联战友的 生死之交, 感人!】

(2015-10-10 14:04:55) 下一个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军的缔造者

金日成,以及崔庸健(原名崔石泉)、金一、崔贤、姜健(原名姜信泰)、金光侠等前朝鲜党政军领导人

20世纪40年代都曾在中国东北与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浴血苦战,抗击日本侵略者。在长期血与火的艰苦斗争中,他们结成了终生不渝的生死友谊。金日成在建国后几十年繁忙工作中,念念不忘在中国东北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斗争中的战友们。尤其是对那些在抗日斗争中壮烈牺牲的中国战友倍加怀念,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的亲人,派官员到他们的家乡去看望、帮助他们,请他们到朝鲜作客,并亲自接待。许多东北抗联将士的亲属说起这些事都十分感动。金日成晚年写的长篇回忆录《与世纪同行》,很大篇幅都在无限深情地回忆与他一道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友 ------ 杨靖宇、周保中、魏拯民、童长荣、王德泰、李延禄、李兆麟、史忠恒、陈翰章、柴世荣等许多东北抗日将领,

缅怀这些中国战友高尚的品格和革命情操,赞扬他们誓死抗击侵略者与对祖国、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周保中 与 金日成 两家

1948年11月中旬,周保中、王一知于赴朝访问(1948年8月~11月)期间吊谒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安吉墓,与金日成一家合影,后排左起:周保中、王一知、金贞淑、金日成,前排左起:周伟、金正日。

 

1943年10月5日,抗联教导旅(苏军第88旅)部分军官合影。第一排左起第3人为王一知中尉(周保中夫人),第4人为周保中中校,第5人为金日成大尉。第二排左起第二人冯仲云上尉。

1943年10月5日,教导旅野战演习后部分干部于北野营的合影。第一排:巴达林、李兆麟、王一知、周保中、金日成、什林斯基。第二排:张光迪、冯仲云、王效明、王明贵、彭施鲁。第三排:杨清海、徐哲、姜信泰、金光侠、隋长青。第四排:安吉、朴德山、崔勇进、陶雨峰、金京石。

  

在金日成终生怀念的中国战友之中,他对魏拯民的怀念与评价尤其突出。早在上世纪50年代,金日成在接待到朝鲜访问的中国东北某地代表团时,对陪同接待的朝鲜官员们说:“魏拯民同志对朝鲜革命是有功的,大家应该很好地纪念他。”   

1939年秋,魏拯民(左二)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指战员在一起。图片来源:吉林英烈网

1939年秋,魏拯民(左二)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指战员在一起。

 

到了晚年,金日成在回忆录中更是深情地感念这位共同经历抗日斗争艰苦岁月的异国兄长和战友:“他的外貌,很像个大学教授,是个文人型、思索型的人,若不是闹革命,他很可能是为科学研究著书立说奉献一生的人。魏拯民,作为一个人,是位出色的优秀人物,作为革命家,也是出类拔萃的优秀革命家。他的一生,是永远为人民所纪念的、崇高而壮丽的一生。”金日成之所以如此怀念魏拯民并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评价,不仅因为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还有特殊的缘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日成  周保中 (50年代 中国 周  作东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54年12月22日,前来中国访问的金日成首相专程到颐和园介寿堂看望病中的周保 中。右起:周保中、金日成、徐哲、李乙雪、王一知。

 

 

金日成 与 杨靖宇、周保中、魏拯民、柴世荣 胡真一  夫妇的关系 尤为密切,私交甚笃!

-------------

,,,,,,

中共满洲省委十分重视,紧急选派魏拯民为省委特派员、东满特委书记,赶到东满。   时年27岁的魏拯民已是一位成熟的革命家,面对历时两年的反“民生团”扩大化造成的严重局面,他强压住对左倾份子的怒火,在下令立即停止反“民生团”斗争之后,先做好与左倾份子作坚决斗争的金日成、崔贤等朝鲜战友的思想工作,使他们顾全大局,与自己一起工作,进行“冷”处理。然后从调查研究入手,对搞左倾扩大化的干部区别对待,教育多数人认识反“民生团”扩大化给革命事业、给抗日斗争造成的严重恶果,认识自己的错误,使他们觉醒,改正错误。对极左份子,魏拯民也并没有作简单的组织处理,而是把日寇的阴谋与调查研究获取的大量事实摆在他们面前,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罪行,被开除党籍受到惩处也口服心服,没有人变节投敌。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魏拯民正确地处理了反“民生团”斗争问题,与金日成一起,当众烧毁了“民生团”全部材料,保护了数以千计的朝鲜党团员和抗日战士、群众,使他们卸掉了思想包袱,重新回到革命队伍。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抗联各级指挥员,有的成为朝鲜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他们心中无不感戴魏拯民的救命之恩。金日成与魏拯民从此结下终生友谊。在此后的抗日斗争中,作为东满特委书记、南满省委书记和第二军政委的魏拯民,十分看重金日成这位正直坚定、善于思考、有指挥才干的战友。当朝鲜游击队编为第二军独立师时,魏拯民首先推荐金日成为师长。二人的友谊在并肩战斗中与日俱增,有许多佳话在中朝战友中流传。魏拯民亲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后,与王德泰、金日成一起纠正了军事斗争上的左倾路线,扩大抗日统一战线,使第二军队伍不断壮大,中朝军队相互配合,多次主动出击,巧妙打击日伪军,不断获得战斗胜利,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得到了新的发展。   

 

板石场会议――朝鲜革命重要里程碑

 

会后,1936年初,魏拯民日夜兼程赶到远东地区中苏边境,东满党组织派交通员掩护他从珲春回国。他们顶着风雪严寒,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日寇数道封锁线,选择人迹罕见的老爷岭深山区,忍饥挨饿,在密林丛莽和雪海里跋涉十多个日日夜夜。一月下旬,金日成和他的战士们在山林中找到了因劳累和饥饿病倒的魏拯民。

金日成向他报告了东满与吉东两特委及第二军、第五军领导商定传达大会决议的有关事项。魏拯民不顾疾痛,在金日成和战士们的搀扶下,又爬过汪清与宁安的分界大岭,二月初来到地处宁安县南部老爷岭深山腹地的一处叫作板石场的山沟(这里离如今已成风景名胜的镜泊湖南端――当地人叫作南湖头20公里)。板石场地处深山,十分荒凉,是周保中领导的第五军某部的密营,密营与一虎窝山洞为邻。由于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沟谷纵横,地势险恶,野兽出没,方园百里没有村落,没有进出之路,日伪军也不敢进山。加之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已来到南湖头警戒,会议安全有了保证。2月5日,中共东满特委与吉东道南特委、二军、五军代表,在这里召开了在东北抗日斗争史与朝鲜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魏拯民、周保中、金日成、陈翰章、刘汉兴、张中华等地方党组织、抗日部队领导干部。魏拯民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特别是对今后东北抗日斗争的指示与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的决定,以及关于一国建一党建一军的指示。大会使东满、吉东地区党与抗日武装负责人明确了今后斗争的方向,受到很大鼓舞。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讨论。

板石场会议决定:东北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改编,联合抗日义勇军和救国军余部、山林队、民众抗日武装,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同时决定:东北各抗日武装中的朝鲜人部队可以单独组建为朝鲜人民抗日武装,对外称朝鲜人民革命军,对内仍可保留东北抗日联军某军某师的编制。将南满、东满、吉东、北满的抗日武装分别编为抗联一至十一军,联合作战,打击日伪军。

听到这一决定,在场的中朝战友热烈握手、拥抱,魏拯民、周保中真诚地向金日成等朝鲜战友表示祝贺。金日成十分感谢魏拯民,说他为创建朝鲜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军立了大功,感谢周保中等中国战友对朝鲜革命的支持。

会后不久,杨靖宇率领南满部队改称抗联第一军,周保中领导的第五军在二月下旬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五军,李延禄部为第四军,赵尚志部为第三军,夏文杰部为第六军,崔庸健部为第七军(后又编成八、九、十、十一军)。王德泰、魏拯民的第二军改编为抗联二军,金日成的朝鲜游击队为二军独立师。不久,金日成率领二军独立师由南湖头向南进发,挺进到通化地区濛江、长白一带,正式改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金日成为总司令,仍保留东北抗联第二军独立师编制及其师长职务。

金日成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把这次会议称之为朝鲜进行民族主义斗争和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新的开端,是朝鲜革命军建军之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板石场,这个中国东北东部深山腹地荒无人迹的小山沟,成为朝鲜革命新的起点,以南湖头会议之称载入朝鲜人民军史、革命史与朝鲜历史。   

1936年6月,中共东满、南满与抗联一军、二军联合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决定二省委合并成新的南满省委,两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为总司令兼政委,魏拯民任南满省委书记、第一路军副总司令,与杨靖宇共同领导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指挥一军、二军与金日成独立师在长白山地区进行战斗,多次重创日伪军,使日寇疲于奔命,不断增加兵力进行围剿。面对强敌和日趋严峻的形势,1939年10月,杨靖宇与魏拯民决定改变斗争策略,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以保存实力,以利发展。

1940年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魏拯民强忍悲痛,抱病带领部队继续战斗。不久,因为长期在艰苦环境中日夜操劳战斗,旧病得不到医治,又积劳成新疾,病倒在桦甸牡丹岭深山密营。由于没有医药,得不到医治,又没有粮食,只能吃水煮树皮。1941年3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魏拯民不幸辞世。这时,因抗联部队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队伍伤亡很大,改编为十个支队后,(金日成的独立师改为东北抗联第一支队,他任支队长)相继退入苏联境内。金日成十分关心魏拯民的安危,当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派陶净非带领小分队潜回国内吉东地区,到张广才岭南端深山区寻找坚持战斗的抗联战士时,他一再要陶净非寻找魏拯民或打探他的消息。   

20世纪80年代,金日成终于得到了魏拯民家乡与亲人的确切信息。1984年,他委托朝鲜驻华大使赶到山西长治市,到长治钢铁厂子弟学校看望魏拯民的儿子关民珠,转达金日成的问候,表达他对魏拯民这位生死与共的中国战友、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

 

(金日成(左)与抗联战友柴世荣(右)的合影)

88旅四营营长柴世荣(右)与一营营长金日成(左)合影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胡真一(柴夫人) 和 金日成, 在朝鲜平壤

 

1994年夏天,中国重庆市人大收到了一封由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发来的邀请函——该函邀请胡真一和王辽宁前往朝鲜访问。后来,人们才知道,胡真一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太太与金日成有着非比寻常的友谊关系。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日本开始入侵中国。当时,吉林省和龙县警察局有一个副局长柴世荣。柴世荣曾在朝鲜做过四年小工,朝鲜话说得颇流利,加上为人仗义,结交了不少朝鲜朋友,其中有一个曾在吉林上学,之后投身于对日战争的青年——他就是金日成。尽管金日成比柴世荣小十八岁,但两人却十分投缘。

有一天,金日成和旧日老师秘密约见柴世荣,吐露了一件秘密──金日成这时已成为朝鲜革命人物,他的七名战友被捕关进了监狱,金日成要柴世荣设法救他们出来。柴世荣拼死将此事办成了,但他也为此而流亡。

柴世荣去了日本,半年之后,“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他又潜回吉林,约了几名志同道合的旧部起义。而此时,金日成也组织起了抗日队伍。然而,在1932年,两人的军队都遭到日军的重挫,日军还悬赏数万大洋取金日成和柴世荣的人头。柴世荣和金日成不得不化装而逃。

此时,胡真一刚好正式加入东北抗联。在兴安岭的密林里,胡真一从被服厂转到战斗连队。1936年,胡真一嫁给了丧妻的柴世荣。 1937年的一天,柴世荣在刁翎开完军事会议后,金日成来访,并由此结识了胡真一。

1939年,抗日联军的处境非常艰难。1941年,抗联的主力撤到了苏联境内,编为苏联红军88特别旅,发给苏军装备军服。在哈巴罗夫斯克,柴世荣的家和金日成的家,被安置在军营的一幢圆形木屋里,两家仅一墙之隔。1941年,胡真一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时,金日成家也有了孩子。

1943年,胡真一生下了二儿子王辽宁。孩子刚落地七天,柴世荣匆匆回家告别,说奉命潜回行动。金日成一家给了胡真一许多安慰和照料。1944年的一天,在某领导人家里做饭的炊事兵,一个朝鲜族战士,匆匆跑来,告诉胡真一,他得知,柴军长并不曾回国执行任务,而是被送到近百公里开外的一个苏联集体农庄里了。直到1945年,胡真一才得知性格刚直的柴世荣受不了那种冤屈,不久就病逝了。

抗战胜利后,胡真一和金日成一家分手了。金日成赠送给胡真一几件金首饰,半小瓶金子,作为纪念,尔后各自踏上归国的征途。

从此,胡真一和金日成再也没有见面。朝鲜驻沈阳领事馆意外地获知胡真一的下落,立即秉告国内。反响出乎意料的快,不仅胡真一得到了邀请,连在哈巴罗夫斯克出生的老二王辽宁也受到邀请。

1994年5月6日,胡真一抵达朝鲜。金日成在电话里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战友,我找了你五十年呀!” 次日,金日成在平壤宴请胡真一母子。自打宾主落座之后,朝方老同志、中央领导干部,对金日成说话时无一例外得站起来,毕恭毕敬。一开始,胡真一也循例站了起来,金日成立即说:缘故者──这是到朝鲜后胡真一得到的称呼,意即缘份很深的知交老友──你和他们不同,你是我最尊贵的客人,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和我一样,你说话不要站起来。于是胡真一成了金日成眼前惟一破例的人。而她的儿子王辽宁回答金日成的问话时,也必须站起来。

金日成殷切挽留胡真一,说:老朋友,你要在我这里起码住上一个月,好好地把朝鲜周游一下,到各地各处都去看看。就在胡真一离开朝鲜之后一年多,金日成逝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