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弓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成都 武侯祠 与 白帝城托孤: 刘备遗言 何解?】

(2015-01-10 12:12:57) 下一个

 成都 武侯祠  实为 汉昭烈庙
君臣合庙   史为独一
 

刘备墓侧的武侯祠

  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在唐宋时代,刘备和诸葛亮却各有祠庙,并列于刘备墓旁。
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撰的《重修先主庙记》中说:“成都之南三里许,邱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剑所藏之地。有庙在其东所,从来远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临之。东夹室以附后主。而西偏少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老柏参天,气象甚古,诗人尝为赋之。”任渊的记载指出:在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可能建于南北朝。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禅实际上不是刘备的长子,他到底丢了几个儿子,只有天知道。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夺取了益州咽喉汉中,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而且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阳、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打得曹操几乎迁都。
但是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下,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江陵、公安,关羽败走麦城被杀。
两年后,刘备称帝后忿而起兵,在夷陵惨遭失败,辛辛苦苦累积的精锐力量几乎一空。
刘备因羞愧交加,在白帝城去世。

  此时的蜀国,外有魏、吴两个强大的敌手,
内有汉嘉太守黄元、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闿、越隽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国新败大伤元气,
刘备刚刚去世,新生的蜀国,就像风中之烛,稍有不慎就会熄灭,非力挽狂澜于既倒者不能为之。
幸好,蜀国就有一个“千古第一贤相”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自古被视作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士人们梦寐以求的两代“帝师”稀世之遇。
能够达到这种鱼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

  可是,舌头和牙齿这么亲密的关系都会有不合的时候,何况是人呢?因为主张连吴的诸葛亮不赞成刘备对东吴用兵,被刘备留在成都,而且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来蜀国的人才就少,加上关羽败亡,张飞被刺,“凤雏”庞统、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监护太子刘禅,也有“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的作用。若是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师,情况或许不一样,因为刘备是“常败将军”,他“连营七百里”的排兵布阵,连军事水平并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败。
 

  刘备小瞧了吴国年轻的统帅陆逊,以致遭到惨败,在永安(奉节县)白帝城一病不起。
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为太守李严到永安,拜尚书令;
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刘备急招诸葛亮到永安;四月,刘备对托孤于诸葛亮。
 

 

“托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几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现象,它往往发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况下。
孔安国说:“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说:“临终之命曰顾命。”
因此后世受托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称为顾命大臣。

  托孤的对象应该是满足忠诚度足够深、能力足够强、威望足够高、与先君关系足够好等几个条件的大臣,其中忠诚是第一条件。无疑,诸葛亮是最适合的人选。  第二个人选李严,刘备就煞费苦心了。

 
《三国志》里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是如何进行的呢?

  ——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

  ——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

  此时刘禅还在成都,没有见到刘备最后一面,这是历史的黑色幽默:如果刘备地下有灵,治国无能、不战而降的刘禅恐怕也无颜见刘备,相见不如怀念,徒增烦悲而已。

  托孤时诸葛亮自然是一号角色,那二号李严的地位如何理解?李严是尚书令(但不录尚书事),军职是“中都护”,相当于魏国司马懿的都督雍、凉等一或多个州的军事,蜀国只有一州,李严的中都护都督五个郡,实力远在郡守之上。

  刘备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应该说是费了心思的: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荆襄老人代表;李严虽是荆州人士,但原是刘璋属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刘备用他来平衡诸葛亮。

  刘备的托孤算是托对了人,比起同期魏国曹叡将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诸葛亮、李严 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

  托孤之谜。

关于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说这一席话,困惑了中国二千年。

  刘备真实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众说纷纭。以下这几种说法:

  第一,真心说。陈寿也赞成这种说法,并且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里面高度评价说:“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赵翼也说:“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情流露?”卢弼《三国志集解》在反驳孙盛等质疑时也说:“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

  第二,权谋说。有人认为是刘备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怀有猜忌,于是“阴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孙盛也认为“(刘)备之命(诸葛)亮,乱孰甚焉!”—— “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

  第三,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刘禅不肖无能,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另外二子中选取立一个。但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此说不通。如果是从刘备另外二子中选立一个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来说事、对比?

  争议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种说法中。它是千古之谜吗?

   
三国里六次托孤,几乎同样的话就发生过三次之多,另外两次分别是孙策托孤于张昭:
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吴历》)
刘表托孤于刘备:“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魏书》)。”

  刘备两次遇上托孤之事,第一次是受托者;第二次是托付者。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语乎?
曰:以为真,则是真;以为假,则亦假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