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2010-07-13 22:39:12) 下一个

 

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记东非经理部抢救樊诚同志的感人事迹

 

2005829,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本应晴朗干旱的季节,今天却是灰蒙蒙的一片,天空飘撒着霏霏淫雨。中地集团东非经理部总部大院内,看上去同往常一样,各部门的同志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整个院子宁静、安详地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考验却悄然无息地降临到这个院子的每个中国人的身上。

 

一.    积劳成疾,浑然倒下

樊诚同志是东非经理部物资部的经理,他自从2002年从集团公司调任到东非经理部后,就一直担负着经理部物资和设备的采购、调运的重任。这些天由于忙着找新营地和转运物资,更是超负荷地奔波忙碌着。

他早在三天前就知道自己的胃部有些不正常,已经连续几天都是大便带血,浑身出冷汗。为了不耽误工作,他象以前一样到当地中医诊所买了点药,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自己的岗位。829日下午4点半,终于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他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经理部自己的办公室。由于感到极度的不适和疲惫,他本想躺在床上打一下盹,稍微休息调整一下。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就是这一躺,他就不知不觉的昏迷了过去。 

二.   危在旦夕,紧急抢救

下午5点钟,当另一位物资管理的同事吴健同志回到驻地时,发现樊诚同志全身汗流如雨,脸色苍白地蜷缩在床上。叫他,无应答;推他,无反应。吴健顿时脑子“轰”的一响,心想“糟糕,不好了!”,立即奔向办公室向经理部领导报告。经理部副经理田进和商务经理张贵民同志一听说情况,立即奔向樊诚同志的卧室,见此危急情况,田进一边大喊:“快,来车!立即送往阿可·可汗(AGA KHAN)医院(当地最好的医院)抢救!”,一边抬起深度昏迷中的病人就往外冲。由于长期艰苦的海外工作,田进经理身体状况也一直不好,几年前在项目上押运设备造成的腰椎骨受伤,更是折磨和困绕着他。这会儿抬着一百六、七十斤重的病人,腰部如针扎一样的疼,但是他丝毫未有退缩,直到把病人抬进车里。

车子一路按着喇叭,亮着大灯,呼啸地直奔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田进经理就把病人危重的情况用手机向坦桑尼亚经代处的刘代表作了简短汇报。

医院急救部门经过抢救和检查,确诊病人是由于胃部出血过多而导致昏迷。“EXTREMELY DANGEROUS(太危险了!) 丹麦医学博士不停地惊叹, 如果稍送晚即使是一个小时,病人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三.    十万火急,血源、血源!!

病人的病情虽然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是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病人由于失血过多,需要马上进行输血抢救,可是处于东部非洲的坦桑尼亚,医疗条件落后,各大医院均没有储藏血库,给病人补充的血液需由病人家属或单位自行准备。怎么办?怎么办?形势紧迫,不由人去思考,“去准备吧!”医生命令一下,难题就留给了经理部。在这关键的时刻,经理部副总经理、共产党员田进同志,江地公司经理、共产党员朱春华等领导沉着冷静,当即号召并组织所有在达市经理部工作或出差到达市的同志立即到医院验血献血,以解病人生命之忧。

829晚上9点左右,在经理部发出号召之后,在达市的所有同志以及来达市出差的江地集团公司的两位同志,一共7人争先恐后的进行了验血检查,结果显示有6人与病人血型相配。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是医院要求每人至少要献血450ml。听到此要求,田进同志的表情凝重了,450ml比国内普通献血量的2倍还多,时值项目生产的高峰期,同志们本来就是身兼多职地高负荷工作,他本人隔天后也要出差到千里之外的ARUSHA参加一个大型供水项目的授标谈判的会议。一次性抽出这么多血,大伙能吃得消吗?然而深度昏迷的病人生命危在旦夕,不能犹豫了,不管多少,救人要紧。当晚,田进,陈向华,刘登伟等三位同志每人献血450ml

当天晚上,经理部向在国内的张旺民总经理作了电话汇报,张旺民总经理接到电话后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病人,同时希望献血的同志要注意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在此后的几天里他每天从北京打来几个电话随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跟踪。

29日晚直到30日上午,经过输血治疗的病人病情并无明显好转。于是专家组决定当天下午进行胃镜检查并采取用药封赌的治疗方案。经过胃镜检查,发现胃部出血处是较大的动脉血管,当即按照预定方案做了相应的治疗,还根据需要将病人转入了24小时高危监护病房,但医院方要求继续自备更多的血源。830晚,高伟生同志献血450ml后,医院方通知继续准备900ml血源,以备31日所需,经理部的最后两位血型相配的同志吉建伟、吴健同志也于当晚进行了验血,并于31号早晨每人各自献血450ml

然而病人病情没有明显好转,经理部考虑到事关重大,于30日深夜向公司北京总部及坦桑尼亚经济商务代表处作了相应的紧急书面汇报。

 

四.情系北京,高度重视

831晨(北京时间),北京。

集团公司总部接到东非经理部的紧急报告后,对此事非常关注,当即指示经理部要动用一切手段,积极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利的医疗方案,全力以赴,必须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考虑到病人的家属的焦急的心情,立即安排病人的家属尽早地赶到病人身边。

  

五.    爱自经参,中国专家组会诊

坦桑尼亚经济商务代表处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达累斯萨拉姆中医专家组赶到医院进行会诊,同时为抢救病人所需,在经参处和中医专家组设立了抢救热线,随时为病人服务。

 831晨,按照经参处的指示,中医专家组的内科专家来到医院,根据中医专家组专家的建议,考虑到情况特殊,血源较困难,最好是立即施行手术。然而医院的丹麦专家却坚持己见,认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避免手术,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按照医院的方案,经理部清楚地知道,目前的血液太有限了。一个单位的血液31日上午必须给病人输入;还有两个单位的血液,那是为做手术作准备的,只能勉强满足手术所需。如果再住院观察一天,势必需要更多的备用血液。

血源,需要更多的血源!问题又一次摆在了经理部的面前。

“发动项目的同志,争取尽早安排至少五位血型相配的同志乘坐最快的航班赶到经理部。这样远在千里之外的120公里项目组代理项目经理方小平同志接到经理部田进经理的通知后,马上让项目组队医进行血液检查,有10位同志血型相配并主动请求献血。项目组经考虑,决定安排5位同志马上赶赴经理部,其他5位同志作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出发。

 

 六.   焦急地期盼

31日上午,对于经理部的每一位同志来说都是漫长和难熬的,因为每分每秒都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当天刚从国内返回坦桑的另一位东非经理部的副总经理徐辉同志,一下飞机闻讯后,不顾旅途劳顿,直接赶到了医院化验室,作了血液化验,得知自己的血液与病人血液相配时,立即献血450ml。然后与即将赴ARUSHA参加项目授标谈判的田进同志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接过了抢救行动的指挥工作。

在无数人焦急的期盼和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血液一滴一滴地输入病人体内。可是情况并无好转,病人的血压,血色素还是很低,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疲惫的焦急。

 917点左右,虽然一直在进行输血治疗,但是由于胃里的出血点未被彻底堵塞,血液入不敷出,病人再一次昏倒在床上。病情恶化了,丹麦专家惊闻此情立即赶往病房检查,并大声通知,“OPERATIONNOW!(立即手术!)

7点到9点,不停地在给病人供血。

9点半病人被送入手术室,然而为手术所准备的两个单位血源已经被紧急用掉了,病人手术过程中需要的两个单位以上的900ml的鲜血只能依靠项目上赶来的5位同志了,他们按计划9点半左右应该能赶到医院。可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又出现了。

 

七、    飞机晚点

1日上午9点,经理部副经理徐辉接到去机场接人的同志报告,飞机晚点,要10点半才能到达达市,再加上从机场到医院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估计到11点左右才能赶到!11点才能到?!在这危急关头,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于徐辉和其他的同志无异于当头一棒!手术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手术所需的900ml血源却由于突发的意外而变得没有了着落!

 

八、千钧一发!血源!还是血源

徐辉同志在病房外焦急地走来走去,不停地询问接机情况,他多么希望飞机晚点的消息只是一场误会。然而晚点就是晚点,丝毫不以我们的意愿而改变!来不及了,他果断的掐灭烟头,喊来经理部会计师吉建伟同志:看来唯一的办法只有你和我俩再每人献血450ml,以解决手术所需。于是他们立即赶到一楼抽血室向医生说明了情况。然而,医生的回答却是断然的,近乎无情的拒绝,“NO WAYNO(不行,绝对不行!)。医生太清楚在两天之内连续献血两次的危险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连续两次献血,否则不仅救不了病人,就连献血人员自己也会有生命危险。

千钧一发,徐辉考虑再三,决定再次向经参处求援。经参处刘代表马上电话指示当地一家中国人较集中的春城修理车行进行援助。春城车行的总经理当即带来5人到医院检查化验,血型相配的两位同志义无返顾地献出了900ml,燃眉之急缓解了。

手术可以开始了。

11点,从120项目赶来的韦天幸、王永胜、何远全、郭志清、姜正等5位同志也赶到了,除姜正同志经检验血色素偏低医生没同意其献血外,其他四人每人献血450ml,至此抢救所需的所有血源终于备齐了,所有极度紧张的心,直到这时才稍微放松了一点。

下午1245分,手术成功!

下午215分,病人被重新送往监护病房!

医生微笑的告诉大家,“放心吧,病人脱离生命危险了!”

 

九、    世间自有真情在

成功了,历经了百转千回,我们成功了。

 历时70小时的抢救行动成功了!

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大家紧紧的拥抱!

时间仿佛也凝结了!

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70个小时!

AGA KHAN医院的丹麦医学博士,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见到此情此景,都情不自禁地伸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是啊!回想过去的70个小时,我们无法不热泪盈眶!

为了一个兄弟的生命, 13位同志无私地献出了5850ml的鲜血,有带头冲锋的共产党员,也有普普通通的职工,还有素不相识的同胞,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用自己的行动和血液诠释着骨肉亲情;为了一个兄弟的生命,聚集了来自同是远离家乡的兄弟们的热情援助!聚集了远隔重洋的北京总部的关注和指导!聚集了当地驻外机构的重视和关怀!无数人昼夜期盼,难以入眠;为了一个兄弟的生命,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安危。田进同志献完血,从1楼上到3楼后,当即晕倒在沙发上;徐辉同志不顾20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的疲劳,一下飞机就献出了450ml的鲜血;江西公司经理朱春华同志日夜奔波、通宵达旦的守护在医院;经理部的厨师刘登伟同志献血后,每天还得起早贪黑保证着十几个人的饮食;高伟生、吉建伟、吴健、陈向华等同志献血后还要在医院照顾病人;商务经理张贵民同志为了更好地和医生、护士进行沟通,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来自施工现场的韦天幸、王永胜、何远全、郭志清等工程师,献完血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了艰苦的一线……

我们无法忘记这不同寻常的70个小时的分分秒秒,我们无法忘记那宝贵的13个兄弟的滴滴鲜血,我们无法忘记无数领导和同志们的日夜焦急的期盼和内心默默的祝福!

是他们,用这70个小时的点滴,用自己的点滴鲜血,述说出的一个真挚感人的故事!诠释出一种兄弟情深的公司亲情!谱写出一首中华民族 “血浓于水,情重于山”传统美德的赞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