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美利坚

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
个人资料
正文

这条线

(2009-12-25 22:24:10) 下一个
        这条线,多年前就该走了,直到今天,第一次,女儿带着我坐公车到漕溪路,转乘三号轻轨往东北方向,赤峰路下车,又坐了三站公车,才到同济大学。女儿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三年多了,而我才第一次来。女儿说她喜欢三号线,是在地面上走的,我望着车窗外,很容易陷入沉思,也很容易泪水充盈眼眶。我们俩小声地偶尔对话,像不同线号的地铁各自行驶,偶尔交会。她说有阵子天天坐这条线,早上去学校,晚上回来,没有住寝室。我说,怎么没看见华东师大,她说,在那边,看不见。我说去年回来,我们在师大旁边的饭店吃过饭,她说是的,后来我们去了大姑奶奶家。
        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来,我和女儿能够共同回忆的东西不多,这就是缺憾。经过曲阳地区,女儿问,那时,这个地区,你有店吗,我说有的,在曲阳商务中心,我们不是有店吗!她说,怪不得,我总感觉这里有点熟。在她童年的时候,我的生意还不小,全上海也有十多家连锁店,有时也会带着她去看店。
        进了同济,毛泽东在微笑招手,那是雕塑。我们右转,女儿说,那栋新大楼是百年校庆时造的。我们上到十九楼,看到一个室内的空中楼台,有楼梯可上,楼梯旁有一些绿化,室内墙面的颜色淡淡的,整个环境简洁美妙也有新意,我禁不住发出赞叹声,提议女儿拍照片。我们各拍了几张,还请别人帮忙拍了一张两人合照。快乐慢慢地温暖了我们两人。我们又去建筑系,从透明的玻璃窗望进去,几乎所有的桌子一片狼藉,纸张满地,我说,这就是建筑系?女儿说,搞艺术的嘛!我说,以艺术的名义就可以这样吗?
        去她原来的寝室,经过物理系男生寝室,她说,这是“眼镜”的寝室,离我的寝室不远“眼镜”是她的男朋友,她还说,大学里,谈个男朋友也蛮好。实际上,现在,她和“眼镜”的关系正在经历最糟糕的低谷,所以,她近来的心情一直不太好。
        在一栋六层楼房前,她指给我看,那边五楼,晾着一件绿衣服的,就是我原来的寝室。我看见了,楼房蛮漂亮的,阳台也不错,只是小了点。女儿又说,没有空调,夏天和冬天都很难过。这个几年前我就知道了,那时,我就抱怨过。我还以为可以上去看看,她说,不行!男生不可以进去的。我说,要是新开学,我送你来,带着许多东西,也不能送进去吗?她不置可否,又说,现在已不住在这里,今年进入大四,搬到嘉定新校区去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女儿又一一向我介绍,同济的医学院,以及在我们当时的脚下的地底下,可能是一个偌大的停尸房;过了一条马路,是另一校区,有女子学院、电影学院和传媒学院等,还有一个偌大的游泳池,很多人在游泳,教练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这么冷的天,我说一定是温水的,她居然不能确定,她说只有夏天来游过。
        做正经事的时间总是很匆忙的,五点半前,我们必须赶到城市那一头的华夏宾馆,和她的外公外婆舅舅阿姨一起晚餐,只得匆匆离开学校。
        来的路上,见到一家DQ冰淇淋店,女儿问我,美国有这个店吗?而我想不起来。返程的时候,女儿说,你今天请我吃个冰淇淋吧!我马上想到了DQ,我说好的。到了漕溪路地铁出口的DQ店,她要了一个小杯,我们在店堂小坐,桌上的小广告牌上写着:源自美国,全世界共有6000多家店。女儿说,你刚才看见吗,每一杯冰淇淋,他们都要在空中倒过来,并告诉客人,冰淇淋不会掉下来的,这就是他们冰淇淋的特点。女儿去上洗手间了,我环顾四周,都是些小店,面包糕点,面条点心,环境比较干净,每个店的色彩也比较温馨,客人并不很多,我也感觉不错,和女儿坐在这里,吃几口冰淇淋,说一句话,她高兴在脸上,我愉悦在心里。
        我突然又有一个想法,有许多该在以前做但没能做的事情,以后或许可以补做,我在琢磨,该和女儿再做些什麽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