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约拿的神迹与永恒的宗教主旨

(2011-05-31 12:00:12) 下一个

约拿的神迹与永恒的宗教主旨

玄野

约拿书是旧约全书中的一部,因为耶稣曾经特别强调了约拿的神迹,所以基督徒对约拿神迹十分熟悉。如果越过神迹去审视此书中透露出的宗教哲学,我们可以体味到其中震撼人心的宗教灵魂。这可以解开许多人在学习圣经的过程中相似的困惑:为什么旧约里面对异族异教那样地残酷杀戮,新约中耶稣却倡导爱人如己,不分种族地域。二者所倡导的思想是巨大的矛盾吗?其实,耶稣的宗教思想基本来源于旧约圣经,通过约拿书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神学理念的一贯。耶稣所确立的最顶层宗教信条有两个:一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二为"爱人如己。"而且强调说"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很显然,耶稣的宗教哲学与旧约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将眼光开阔一些,我们会发现这和儒教的信仰惊人地一致。曾子评价孔子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不是忠于某个事业某个政党或者某个人。从忠于事实,到忠于自己的良知,包括道德良知,生活良知和学术良知,再到忠于天道。恕通俗地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与恕恰恰和基督教中耶稣所要求的两大诫命准确对应。下面简单解析一下约拿书中所表达的这种不分种族地域时代的人道真理。

 

首先将马太福音关于此的记载摘录如下:

Mat 12:38 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

Mat 12:39 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

Mat 12:40 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

Mat 12:41 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

路加福音的叙述大致相似,姑赘述。

 

两部福音书将当时的犹太人与尼尼微城的亚述人对比,认为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约拿为尼尼微人所传的信息和所成的神迹,耶稣也要在那个世代给犹太人传相似的福音和相似的神迹。所以,耶稣说只有约拿的神迹给他们看。

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约拿书和福音书中耶稣的话,也许不过是普通的劝诫而已。但是如果真正理解了耶稣的仁爱思想,对尼尼微的历史以及亚述人和犹太人的关系也有大致的了解,我们会发现,约拿书所表达的人道主义准则是何等透彻。

我们先来看约拿书的叙述。

Jon 1:1 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

Jon 1: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Jon 1:3 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约拿为什么要逃跑,听神的话?在那个时代的希伯来文化中,逃避神,拒绝神的命令是最严重的罪过,所应得到的惩罚要比肉体的死亡还大。约拿为什么敢顺从神的明确指令?不是因为欲望,不是因为对残暴的亚述人的惧怕,也不是简单地如某些基督徒所认为的如同顽童般的听话。实际上约拿的本意是要维护神一贯的公义,即使自己面临下地狱都在所不辞。得到这样的神谕,约拿认为神发错指令了,或者说一时糊涂了。结合亚述人的历史和约拿书在后面的记叙,我们可以明白这一点。

我们看亚述人的情况和他们在历史上与犹太人的关系。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首都,约拿书中谈尼尼微人,本质上就是亚述人。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人是称霸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民族,其残暴的掠夺与破坏曾经使得中亚南亚地区的许多繁花似锦的都市变得荒无人烟。但是他们和亚述人的残暴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蒙古人的战争以统治地域的广阔为最,而亚述人的战争却以暴虐著称。前者的战争目的在于征服和掠夺,而且在征服之后蒙古贵族能够皈依各种文化宗教;后者却不但掠夺,而且以屠杀与残暴为荣,不但向被征服者炫耀其对俘虏的虐杀,而且在自己的历史记载中也将这种屠杀作为荣耀的事情来记载。当然,生活在西亚的犹太人也难以逃避,尤其是犹太人的富庶更使得他们成为掠夺征服和屠杀的重点对象。在历史上所有曾经强盛的民族与国家中,亚述帝国理当被列为最凶残最恐怖最穷兵黩武的国家了。

一个靠掠夺为生的民族的衰落是必然的。就象寄生虫因为宿主被侵害逐渐衰弱后也必然灭亡一样。富庶的城市与地区,有很大的掠夺价值,但是被再三洗劫后,就只剩下上帝赋予这片土地而无法带走的泥土了。这土地与天赐的气候,能够生长出足够当地人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物产,却丝毫都不能提供具有掠夺价值的奢侈品。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天地继续滋养被残暴欺凌的民族,而遗弃掠夺为生的民族,从而导致数十年后的复仇。这是历史上许多强大民族突然崩溃的典型历程。

约拿知道了神要毁灭尼尼微,希伯来人和西亚各族的苦难就要结束的,公义就要得以伸张了,他为什么还要去那城通知那里的人拯救他们?亚述人如此恶贯满盈,如此野蛮,如此有损于公义,神却要命令约拿去救他们。要让亚述人复兴再蹂躏各族吗?这种时机下,有公义心的人都会拒绝。个人生命事小,民族人类繁荣事大。所以,在这种前提下,约拿就抗拒神的命令,去通知亚述人,让神来毁灭那个城市。约拿的逃跑,及其与神的对话,明确显示了他对公义的如此理解。他面对生死抉择时刻,甚至主动而平静地接受死亡。

Jon 1:12 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约拿自取死亡,其内心的动机何在?与其说是为了一船人的生命,不如说他在琢磨着自己死了,没人给亚述人宣告神谕,上帝就自然毁灭那城,犹太人和各族的苦难就结束了。

其后就是那著名的神迹,约拿的绝决在神迹之下显得十分脆弱无力。

Jon 1:17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Jon 2:10 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Jon 3:1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

Jon 3: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经过这样的神迹,约拿依然不能理解神的意图,但是知道神意已决,约拿只好遵从。

Jon 3:4 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Jon 3:10 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完成使命后,Jon 4:1 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人对神发怒,在犹太人的经典中,这也许是唯一的例子。非但如此,对自己帮助拯救亚述人的事情,约拿不但不以为义,反而认为是巨大的罪恶。

Jon 4:3 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自己求死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可能稀罕,但是因为遵行了神谕而自己理解以至于求死就绝无仅有了。约拿如此说,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行为使得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报应,或者说恶人的生命延续将导致好人的灾难。

经文在说出神的最核心的本义后戛然而止。

Jon 4:10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

Jon 4:11 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这是对人对生灵对秩序的仁爱,人的一切仁爱之心都源于此。这种爱分种族,不分物种,可以扩展到所有的生灵。这里所表达的仁爱思想与耶稣的哲学完全一致,与佛教的儒教的思想也如出一辙。能让人消灭罪恶告别苦难的根本方法只有宽恕和劝善,善的理念必须入心,才能将人从恶的对立的丛林哲学的自私欲望动机中拯救出来。佛教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用在约拿书所记载的神对待尼尼微人的方式中十分贴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