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顺服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约翰福音(08):属灵的感官---信

(2010-10-03 19:45:36) 下一个

前面我们讲过属灵感官的恢复,以及由此开始的特殊经历。但那时我们并没有说明属灵感官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它正是我们常说的“信”。

通常我们对“信”的最大迷思有两种:第一种是“眼睛为实,耳听是虚”,可以称之为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称为主观的唯心主义。表面上看它们互相对立,其实二者都是狭隘经验的总结;因此,都受欺于虚谎,离弃了真理。首先,如果“只有眼见为实”,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不可能实现,因为它们都是突破原有经验和可观察范围的结果。有人可能会说,新的科学发现仍然是基于观察的;但事实上,基于观察并不是基于现象;真理是超越现象的。同样地,“信则有,不信则无”也是基于狭隘的经验,唯象地把“信”所导致的主观经验当成了真理本身。

那么什么是信?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实际上也看到,信与真理之间存在固有的联系:信就是能使人超越经验与观察而直接“认定”真理的属灵感官(《希伯来书》11:1),通俗地讲,“信”就是以之为“真”。信在其受造的命定上,是应当面向真理、忠于真理的、安息于真理。所以,在《约翰福音》1:6-13中讲到信,紧接着在1:13-18中就强调真理。另一方面,信居于人灵魂的最深处,对人的意志、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是属灵律的重要内容 。正因如此,有人才产生“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主观错觉;但由于信必须忠于真理,这种主观错觉实际上就把信交给了虚谎,也就扼杀了信。

当我们把信交给了虚谎,我们的属灵感官就是“死”的,我们的生命就处于可怕的黑暗中。人很难理解一句谎言与黑暗的生命光景之间的必然联系,但这种联系却是千真万确的。曾听过一个姊妹讲过她信主以前的见证,说她那时一天到晚就“相信”自己没吃饱,明明吃过饭,见到食物还是总想吃,甚至发展到在公共场合看到别人吃剩的食物,也想拿来吞掉,这病态使她绝望。直到有一天,两个基督徒发现了她,向她讲耶稣,耶稣进入她心中,满足了她,使她完全得到医治。我们知道,类似的虚谎---诸如诸如瘾、欲、癖,工作狂---正吞噬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儿童到成人,极为普遍。发展到极端时,人的生命都会被自己虚谎的信所扼杀。最近,听朋友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在某中央直属的大型企业里,一位四十出头、才华横溢的男子,刚刚被提升至公司最高层,却于一天早晨被发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缢身亡,身前摆放着四岁小女儿的照片。据说,他平时待人友善豁达,处事圆通得体,官场亨通、家庭和美,太太也曾留学欧洲。这件事令人震惊,同事们都备受刺激。从人的观点看,这人应该是个很好很聪明的人;但居然会落得如此结局。人们不禁会问:上帝在哪里?其实,一个自杀的人,应该多次尝试过面对死亡;而每一次这种尝试,都会听到上帝恩慈的呼唤。但他最终坚定地选择拒绝真理,宁可相信虚空,以致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正应验了“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这一真理吗?

可见,真理的信是多么重要。不仅《约翰福音》,整个圣经都强调信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信是能使人摆脱虚谎,转向真理的唯一主观媒介。以前,我做科研工作常常按照世界的办法,就是论文中只写部分事实,把不利与“卖点”的数据藏起来,文章写得很“漂亮”,容易发表到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后来,神对付我,虽然做的工作质量不比过去差,但审稿人似乎总是刁难,开始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最终明白了:主是爱我,祂在帮助我对付自己内心的虚谎,成为祂可用的器皿。现在,我靠着主的恩典,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不再把发表高级别的文章当成目标,而是把探索自然、认识真理当成目标,心里就少了浮躁,多了平安喜乐。当人从自我中心转向寻求客观真理,放下情欲、血气、和人意来信靠真理时,灵魂就渐渐苏醒了,人就开始从黑暗转向光明;因为一个真诚寻求真理并信靠真理的人,会乐意接受真理之灵(即圣灵)的引导,就会最终认识神。

人以信心转向客观真理,是得到神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唤醒或“激活”人的信,是为主预备道路,是施洗约翰的工作。要想在神里面有完全的经历,必须有真理的灵借着信心的道路进来,而这一步,是人子耶稣的工作。从此,将有明光照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