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顺服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拒绝仇恨(3):离弃虚妄

(2009-09-26 06:38:30) 下一个


当我们平静地转向我们的内心、小心地避开狂热情绪的煽动,就会发现,在我们里面还有一种隐秘的倾向,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的低级趣味。我们喜欢搜寻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心理远远超过我们对事实本身的关注;喜欢流行的报刊杂志的“爆料”远胜过经典历史名著的记载。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知道我信耶稣,就对我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物,他不过是基督教的杜撰。”当然,这样一个宣称与耶稣巨大的历史影响立即发生了矛盾。为了调和这矛盾并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严肃地罗列了一些“证据”,指出莎士比亚就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幸好当时没有一个莎翁的信徒,没有人提出反驳)。过了一些日子,市面上开始流行一个通俗文学作品,爆料称历史上的耶稣曾娶妻生子。没想到,这个朋友又极力鼓动人去看,并说这作品是如何“可信”。最近,市面上又流行一个故事,说人们找到了埋葬耶稣的墓,同样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推崇。

其实,这类的“爆料”从基督教诞生起就经常有,相信以后还会源源不断;人们仍将推崇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而不愿相信从来不改的圣经。

曾有一个反基督教的组织发起一个短篇小说征稿比赛。鉴于本杰明
富兰克林的崇高声望,他们特别请求他务必拨冗将自己未发表的作品寄去参赛。富兰克林对这个组织反圣经的名声早有耳闻,就将圣经《路得记》稍加修改寄给他们。结果,被授予最高奖[1]。富兰克林的用意十分清楚:这些竭力反对圣经的人根本不读圣经。

当我们正视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很虚妄的,当然包括我这个基督的信徒。这就更加显出上帝话语的宝贵,因为上帝是完全的真实。上帝的真实是如此地不可掩盖,以致在罪人的虚谎中都会透露出祂真实的光芒来。比如,上面所说的人罔顾事实的顽固价值取向,其实正是被扭曲了的上帝形象。正因为神有特定的性格取向
[2],人才会有道德价值取向;纯粹的唯物主义,是根本产生不了这种奇特的道德价值取向的。



[1] 参见T.E. Fountain, Keys to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Your Bib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Nashville ∙ Camden ∙ New York, 1983)

[2] 参见本博客文章《奇异创世记(1-2):起初之地》和《奇异创世记(2-3):属灵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