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里屋

感悟中国的社会,感悟中国的历史,感悟中国的发展。 感悟自己的人生
正文

晴雯不可污辱,袭人不可贬低

(2009-08-31 11:30:35) 下一个

晴雯不可污辱,袭人不可贬低

 

曹雪芹在批判袭人吗?不象!

曹雪芹赞赏晴雯吗!同情而已!

 

袭人不重视个人委屈,拥护领导,可以伺候老人,也可以伺候小孩子,可以加入任何党,只要这个党有势力和有财力。晴雯追求个人尊严,有真正的付出精神,她会选择她认可的政党加入,在党内也是个不会忍受无端约束的人。

两个人都认不平等的命,但是,如果有敢于冒险追求平等的组织,晴雯可能去,而袭人不会。

晴雯虽然认命,但是不能放弃追求。她赌博,在赌博中麻醉自己,以忘却自己喜欢的男人还喜欢别的女人,甚至是几个女人。袭人却是个认命到了理性程度的人,她能坦然地放弃自己的任何追求,过者随遇而安的生活。

但是,确实没有理由憎恨袭人。中国人逆来顺受了几千年,都要恨吗?让人瞧不起而已。升官的人都得有袭人的精神,让人瞧不起的是那种选人惟奴的制度与领导。中国的提拔教授或者选拔官员的文件中,总有哪些人不能,哪些人优先等引导性条款,而决不会问谁的水平最够教授或者最适合那个官职。提拔教授或者官员要加薪水,当然是选拔袭人比晴雯好,起码是先袭人而后晴雯。所以,曹雪芹的用意应当是恨王夫人。请大家抱怨错误领导和改造这种领导吧——那样才叫做改造中国,改变社会。

恨袭人是领导阶层的转移群众不满视线的作法。书记和校长挑选了一个有抄袭暗器的人当教授,其他人就开始恨这个人,而不再注意领导之不公正与无能。一个贪污官员被揭发出来了,人们憎恨这个官员,也不在意该官员为什么能被从上百上千人中挑选而出。

袭人是很好的人,她被领导给了一次教授、官员一般的待遇之后,对人谦和而不是得意外露,这比今天的很多教授或者官员还有涵养。这表明,曹雪芹笔下的袭人,也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只能去适应领导的选择条件以维持正常生活的道理。袭人只有一次摆出了她那教授或者官员级别的身份,那是给宝玉帮腔训斥晴雯,还被晴雯奚落了一顿。有意思的是,曹雪芹这样写袭人遭受奚落时的反映:“脸红了”。有几个糊涂教授或者昏庸官员有这个涵养!

    袭人这种人可能是“阴险”的人,但也可能不是。曹雪芹没有给出更多的描写。我们没有证据下结论。但是,从“脸红了”看,袭人可能不是个阴险的人。她后来被卖给了蒋玉函,就认真地伺候着自己的丈夫,不再挂念宝玉。这是统治者最恨的无情人,这也是她和晴雯的区别所在。可是,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一般中国好人都是这样兢兢业业、不关心个人得失与荣辱、不爱也不恨、放在哪里就在那里发着亮光,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在胜利后,有人瞧不起自己过去的、被敌人俘获后被迫作了敌人小老婆的女战友,抱怨这些红军女战士为什么那时不是自杀就义;这种人具有的认识,是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象曹操、努而哈赤、蒋介石、毛泽东、斯大林那样的人物需要其部下具有的精神。袭人表现出,她并不是除了宝玉不爱的人,可晴雯是!因为这点而褒晴雯贬袭人,甚至认为跟宝玉上床的人应当是晴雯,那看客就太爱给宝玉敬美女了,何况,这不仅对晴雯是个污辱,就是对袭人也不公平:两个人都只能是小老婆!小老婆也不能另嫁他人,这是过去的皇帝、老财的想法,也是今天包着二奶的爆发户的期望。

    晴雯是个有骨气和有本事而又正直的人,她没有得到她所爱的人的拥抱,她的命运确实让人下泪,何况她是一个容易得到爱情的美女。可是,她只能是小老婆,而不可能有什么纯洁爱情的回报。袭人得到了一次宝玉施舍性爱的机会,但袭人并不热情;晴雯的爱情在于得到袭人得到了的那种机会吗?没有根据下结论。看起来,不象!曹雪芹的本意应当是描述一种发自心灵的爱情,一种发自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感的少年美女心灵深处的爱情,而不是两性之爱;晴雯并不羡慕袭人得到的那种两性之爱——她勾引宝玉的机会太好了,可是她不屑一顾!宝玉对她也没有轻浮举动,这正反射出这两个人的爱情不简单地表现为是否上床,而是高于上床。这样,讨论晴雯是否上床就有辱斯文了。

    应该看到,是袭人安排晴雯在宝玉卧室里值夜班的。她也不提放晴雯得到一次或者几次宝玉施舍性爱的机会,更不忌讳宝玉施舍爱情给别人的行为。所以,不能贬低袭人的行为,更没有理由评论她该不该得到宝玉施舍性爱的机会。曹雪芹笔下的袭人,和晴雯一样没有有意去得到一次宝玉施舍性爱的机会!她更没有在得到后趾高气扬过。应该说,看重这种上床机会的人,是喜欢宝玉到了失去理性的看客,特别是女看客。

    应该说,袭人象晴雯一样知道社会是不平等的,而她们都是下等人,她比晴雯更成熟的是,她知道顺势而为,为人超脱,所以,在晴雯的最后时刻,她知道要去向与自己同在一个等级而又不甘心象自己那样随遇而安的姐妹问个好。

    晴雯则单纯一些,她瞧不起袭人这种既得利益者,她不象袭人那样知道,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里,象她们这种等级里的人,所能得到的,也只是小老婆的地位而已,所以,认真做事就行了,何必谈论和培养“爱的永远是你”的精神呢。这样,就容易理解,袭人后来把自己认真做事的精神以同样水准的热情程度献给了蒋玉函。

 

    曹雪芹通过袭人与晴雯的这种描述反映什么呢?袭人是宫廷主人希望的后妃与宫女的形象——不嫉妒主人向谁施舍性爱,自己作到爱来不拒就行了;而晴雯是民间有骨气的穷苦家庭的姑娘的追求——做人要有尊严,对爱情不能含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