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小鸥

很高兴总算有个地方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可以尝试留住一些转瞬即逝的感觉。
正文

凭什么说俺是剩女?

(2009-11-17 23:37:40) 下一个

凭什么说俺是剩女?



      最近剩女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有点儿铺天盖地的气势。越是不想看到它,它就越是无孔不入,而且还有不少人纷纷以此做文,一直看得俺是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粉面带煞、一时间气儿不打一处来。

      剩女这个词的本身就站不住脚。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是一桩极其个人化的行为,一个女人,她可能30岁之前、35岁之前不想结婚,或者一辈子不想结婚,或者说想结婚而运气不太好,没有碰到她那个Mr Right,那么她就单身,这好像跟其他人无关,跟剩不剩 就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用剩女来概括这一群人,不仅不负责任,而且在俺看来,纯属诬蔑!

      小日本就更黑了,干脆把这一群人叫做“败犬”。刨根问底,探个究竟,也没发现这一群女人招谁惹谁了,不就是没有结婚吗,没偷没抢,没把谁家孩子扔井里,怎么就败了?又怎么就糊里糊涂被人从高级动物的队伍里一脚给踢了出来,变成了低级的“犬”了呢?

      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觉悟出来的结论是:其实剩女这个词出现的背景和前提,就是说女人一定要结婚。不仅要结婚,而且要按时结婚。这样的话,如果你三十大几啦,还没找到你的那个啥,那当然就是被剩下了,毫无疑问的剩女了。

      所以说,剩女虽然是个新名词,貌似一个崭新的新生事物,实际上,却是中国几千年的歧视妇女史的一个延续,充满了中国特色。而在那些老牌发达国家,如北美和欧洲,由于上个世纪持续了几十年的妇女独立解放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则不存在剩女一说。

      欧美不存在剩女,并不是说那里的女人都是早婚。有的女人很早很早,早到十几岁就匆匆步上红毯,而更多的则三十多岁还一个人晃晃悠悠、不急不躁、约会来约会去的走马观花。可是她们不是剩女,因为她们并不是急着要把自己嫁出去,社会环境也不会非要把她们给逼成一个想嫁人又嫁不出去的特殊群体和类型,她们就是普通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想嫁人而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个问题也不是中国和东方独有的,西方女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但遇到问题之后,巨大的差别就凸现了,她们没有太多来自身边、来自社会的压力。

      而中国的剩女不同,即使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优越的职位和薪水、相貌也算得上可人。即使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足以独立自主的能力,可是人们看她们的目光仍是同情和怜悯的,是高高在上的。尽管周围的这些人可能是两天前还和所谓的丈夫打得头破血流,可能上个月还在雇请私家侦探跟踪自己的老公和小三的行踪。一旦站在剩女的身边,那些子虚乌有的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俯瞰一众欲嫁无门的女郎,自豪感便会冲冠而起。至于来自父母亲朋之类的种种压力,是个中国人都明白,俺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说,俺个人认为,想解决剩女这个现象,不是搞几个交友爬梯,多办几个婚介所就行了。关键是社会环境要改变,不仅仅是要增加它的宽容度,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而不是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或者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ewman2000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您是单亲家庭出来的,那情有可原。否则看一看您的家谱,您就知道为什么您被称作。。。
北美,欧洲这地界妇女解放了,需要进口人口来填补不足,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其他什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