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口脱险》和《泰囧》

(2013-01-09 17:23:26) 下一个

这两天文学城里有两个博客挺热闹,一个是闽姑的:老译制片《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另一个是牛哥的:《泰囧》— 真正的儿童不宜。

 

这两者放在一起的唯一共同点是:喜剧片。不同点就多了去了:国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等等,总之,它们绝对不能放在一起,因为根本不是一级别。

 

有兴趣的可以进到闽姑和牛哥的博客里看看评论。出于对《泰囧》的见仁见智,评论也是挺好和太烂。相对于这种两边倒,《虎口脱险》呈现出的是绝对的一边倒,好评如潮。世界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影片很多,如果说因为代沟,8090后们和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产生不了太多的共鸣,而我们又对新时代诸多的网络语言和特个性化的东西消化不良,那么像《虎口脱险》这样一部40多年的喜剧,在没有年龄界限,甚至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很多人看了无数遍,而且可以倒背台词的情况下,再看时还能发出笑声,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抛开影片的内容是否低俗或者是否有教育意义不谈,就象《一九四二》可能是一部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但是由于它过于沉重的内容,人们宁愿把钱掏给一部不管笑多笑少,反正不会让人落泪的《泰囧》去高高兴兴的过个年。尽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泰囧》大赚特赚了一把,但是我不知道,不要说几年后,就是再过一年,甚至几个月后,又有多少人会不厌其烦的去再看《泰囧》呢?《虎口脱险》堪称喜剧的样板,如果拿《泰囧》和它比较,有点儿不公平。但是这两者之间一个是经久不衰,一个是过眼烟云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幽默和咯吱。幽默需要有内涵,幽默引发的笑声是从心底释放出来的,而咯吱是一种外部刺激,让人不舒服,更何况刺激多了会让人麻木的。我个人觉得,拍一部成功的喜剧,比拍一部正剧或者是文艺片要难的多。

 

我一直对《泰囧》的高票房不理解,这两天的《虎口脱险》让我突然想明白了,大师是极品,想超越很难。而小玩儿闹满大街都是,有超大的群众基础。我这话不是在说中国人,而是针对全世界各族人民。

 

该过中国新年啦,不如收藏一下闽姑的:老译制片《虎口脱险》(严重声明:我是《虎口脱险》的粉丝,绝不是闽姑的托儿)给自己贺岁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懒黑熊 回复 悄悄话 泰囧还可以呀。。。挺好看的。
CMOS 回复 悄悄话 老实说。我没看,也没兴趣看《泰囧》。看到王宝强SB一样的剧照就已经什么进一步的想法都没了。
Bj-jj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闽姑的评论:
哈哈,被"托儿",你好啊!
bj-jj 回复 悄悄话 这字好像应该念jong三声。我也是看一个电视剧时被扫的盲。它起源于网络,你想象一下:一张很疑惑的脸,皱着眉头、眉眼呈八字型、嘴差异般的张着,那就是囧。
zephyr2012 回复 悄悄话 《泰囧》。 what is the second word? 怎样发音, 甚末意思
闽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gchen的评论:
在这里见到meg,也跟meg问声早安!
闽姑 回复 悄悄话 新年快乐,bj-jj!
谢谢bj-jj"托儿"!是的,你就是.你看,我这两天博客的点击率那"蹭蹭蹭"地直升,你不是,谁是?呵呵~~
《虎口脱险》的确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喜剧片.百看不厌!
Bj-jj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gchen的评论:
非常感谢!我一定留意这部The IntouchabIes
megchen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分享!

还没看过《泰囧》。不过读了牛哥的影评,也就不想看了。

2012年有一部法国电影叫 The Intouchables。它打破了《虎口脱险》在法国和海外创下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也是非常不错的喜剧片,你要是有机会遇上了,就不要错过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