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维基百科之邓小平渐露锋芒

(2006-05-07 13:47:21) 下一个

维基百科(Wikipedia),号称网上自由之百科全书。在它的邓小平词条的第二节渐露锋芒中,有许多史实和常识性的错误,好在这个文件是网友也可以参加编辑的,就写了一点评论在后面,以正视听。 

维基百科之原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2%93%E5%B0%8F%E5%B9%B3


==
渐露锋芒==


回国后邓小平奉命同冯玉祥回到[[内蒙古]],并在冯玉祥手下担任第7团的政治委员。此后,政治委员的职务他一直担任了23年。[[1926]][[1128]],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冯玉祥攻下了[[西安]]。邓小平在西安由冯玉祥成立的军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 


[[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78]]邓小平返回武汉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邓小平的名字正是在这个时候改的。并参加[[87]]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并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这一年的夏天,他去上海从事地下活动,一直呆到[[1929]]夏天。[[1928]]6月底,他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的副书记,帮助新的中央书记[[向忠发]]展开工作。由于他从来不引人注目,而且很快就学会了[[上海话]],因此成为了地下活动理想的接头人。 


[[1927
]]冬天,邓小平在上海与也是共产党员的[[张锡媛]]结婚。但是这个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张锡媛死于难产。 


[[1929
]],邓小平奉命到[[广西]][[右江]][[左江]]地区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经过秘密的准备,他和另一位革命者[[张云逸]]发动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第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1930]]2月,他领导建立了左江和右江两个苏维埃政区,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1930年夏末,邓小平接到中央新的指示:解放中国南部。这个命令在当时很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甚至是自杀性的。由于这个命令,右江和左江苏区在[[1931]]左右就被国民党全部消灭了。由邓小平和张云逸率领的大部队则向[[柳州]]挺进。经过沿途的一些战斗后,邓小平意识到国民党军队占有很大优势。因此他违反了命令,放弃攻打柳州,而向[[江西]]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进发。经过不断的战斗,当他们到达江西时,2万人的队伍只剩下2个团不足2000人。邓小平则又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邓的离队后来被一些领导批评为组织上正确,政治上不成熟 

笔者所加之评论: 

[评论]:关于这一段,缪误很多。随便就可以指出几个:第一,当时的邓小平不是中共中央秘书长,至少不是在八七会议上担任中央秘书长,这个错误来自于李维汉多年后的回忆(李维汉和邓小平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在当时的史料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相反,至少有两篇权威的研究文章,对此表示质疑(见广西党史办陈德欣和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炳章博士的文章)。

其次,邓小平不是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的副书记,他当时在党内的地位远没有那么高,当时也没有中央书记处这一说,只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到19341月六届五中全会到19569月的八大,改称中共中央书记处。比较可信的资料,邓小平担任的中央秘书处的处长,负责中央委员会的开会纪录和档案保管。

第三,邓小平和张锡媛的婚姻只维持了18个月也不对;如果按作者提供的时间,将1927年冬天当成是1927年最晚的12月份,那么到1929年12月份邓小平从广西返回上海,怎么着也有两年的时间,而不是18个月。

第四,说邓小平和张云逸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并不确切,这是因为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举行时,邓小平不在广西,张云逸虽然在广西,但也只是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则一点关系也没有。

第五,所谓的解放中国南部,也不合实际,当时的江西苏区,也是在中国南部,另外把留守广西的红七军第21师的失败,归结为中央指示,也是非常不妥当的,须知道当时的情况,靠红七军区区七千人马(往大了说是1万人),在军事上绝对不是李宗仁白崇禧领导的桂系军阀的对手,中央的命令,是让21师和红七军主力一起攻打大城市,然后再向江西中央苏区转移,可是遭到了广西苏区领导人雷经天和21师师长韦拔群等人的反对,因此才有留韦拔群坚守左右江根据地这一布置。

第六,所谓的组织上正确,政治上不成熟,也不是文中所说的后来一些领导的批评,而是邓小平在文革期间自己所做的检讨。

书写这一段文字的人,要不就是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人云亦云,要不就是别有用心。 

参考文献:Benjamin Yang,1998. Deng: A Political Biography

不过很快,这条评论就给删除了,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 

2006-5-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席琳 回复 悄悄话 谢谢ffaarr的回复,是我错怪了维基百科。百科这样的做法很可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保留,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曲直。
ffaarr 回复 悄悄话 您好,我刚看了一下,您在邓小平条目里提出的意见没有不见,而是被移动到到该页面的讨论页了(按上面的讨论的按钮可以进去),维基百科的惯例,如果发现内容有错可以直接对内文作出修改,但如果是要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及修改的理由则在讨论页为宜,而不适合直接放在内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