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书画结缘温暖我心

(2023-03-10 07:07:08) 下一个

 

 

韦智仁回赠作者吕孟申国画作品

 韦智仁近照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身上,真正闪耀的东西,是善良、是包容、是教养、是见过世面的涵养,向阳而生的温暖,不卑不亢温暖的明亮。”

旅居加拿大蒙特利尔,2013年冬日,我自加拿大回到郑州作短暂停留,处理养老金有关事项,寻亲访友、游历名胜景区。

一日接到女诗人丁曼的电话,她说现在郑州陪同旅美归国画家韦智仁先生,河南报业集团邀其作画,在郑州停留几天,有无兴趣和韦老师见见面。我说难得结识韦老师,如有可能乐于见面,我做东邀韦老师小酌切磋交流。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现在如何?丁曼向韦老师转达我的意思,韦老师一口答应,说现在就出发,把你地址发过来,报社派有专车一会儿见。

我通知我的学生,加拿大书画家协会秘书长薛祖喜在我家不远新开张的康乐养生滋补馆定一桌酒席,恭候韦智仁老师的到来。
不大一会儿,丁曼陪着韦老师如约而至。正应了那句老话,文心相通,一见如故。

韦老师中等靠上的个头,稍胖儒雅谦和面相,说话沉稳富有张力。他作了坦诚地自我介绍,先后旅居巴西、美国十多年,思乡情切,70来岁的年纪,叶落归根决定回国定居。

从百度搜索,得知;韦智仁(1942.11—)。广西南宁人。擅长油画、国画,版画。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海南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南宁市美协副主席,广西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旅美职业画家,,美国博艺美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巴西“Atelieverde”主持人,中外友谊画院院长,俄中友协文化教育基金会艺术顾问,国际中国书画促进会顾问。作品有《防疫队在农村》、《伯伯住我家》、《马驮巡医》等。


作品在国内被中国广州美术馆,天津美术博物馆,四川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家协会等多个专业单位以及巴西Suzanno市政府,SaoPaulo电视台,市府,文化中心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西班牙等国文化艺术机构,政要及收藏家收藏。电视台长期签约拍卖。由于作品的质量、风格以及各种因素,作品极具收藏价值。由于理论素养较高,故为圣保罗大学、圣保罗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担任圣保罗艺术报及多个艺术团体的评委,甚至有些艺术社团还以韦智仁的名字作比赛最高奖。巴西版画馆为韦智仁的作品做了特别荣誉陈列。自1991年起,教过十多个国家的数百名外国学生,许多学生为当地画家。

韦老师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深入北美的印第安保护区及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体验生活,见识了许多印第安秘事,将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作了比较研究,并创作了一批反映印第安生活的作品。国内外多个电视台和报刊作过专访,或请韦智仁去讲学。

韦老师四尺国画人物作品,在拍卖会上曾拍出228万。鉴于他的造诣,被有关权威部门特聘为“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书画作品润格:一平方市尺28万人民币。


酒席结束,丁曼提出带韦老师去我家认认门,我们一众来到我所居住的书香明邸小区登上六楼的复式房,走进画室,铺开四尺宣,饱蘸浓墨我为韦老师题写了嵌名联:
智者心无尘
仁厚宽天下
韦老师顿开笑颜,连说:“知我者孟申老弟也,这两句涵盖了我这一生,来而不往非礼,我唯有回赠的份了!”

抡去上衣,趁着酒兴展开四尺宣,抓起笔筒一支大毛笔,蘸满浓墨一气呵成,一张酣畅淋漓形神兼备两个古代人物倾心交谈,凝目对视的画面跃然纸上,韦老师用笔准确胆大心细,功力老道,妙趣天成。我与书画大家接触不少,似韦智仁老兄作画如此神速,胸有成竹委实不多见,真是大开眼界!画毕,韦老师拿起一支小笔随即题款《挚友图》并署上年月注明写于郑州,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枚小章,很用力地揿按上。韦老师开心地说:世上只此一幅,情到意到兴到方出佳作,有时候给再多的钱,情不到,兴不至,无论如何再画不出第二张《挚友图》!

后来,得知我给韦智仁老师撰写的对联,忘在河南报业集团派出的奥迪车上,他感到很遗憾,我对韦老师说:“那好办,我和薛秘书长一起去趟北京重写就是了!也顺便登门拜访!”

随即,我和薛秘书长登上赴京的列车,找到韦老师北京西郊的住处,在他的画室重写了嵌名联,并留下数幅书法作品,韦老师很感动,带领我们吃了一顿风味大餐,与韦智仁老师的一桩书画缘画上圆满的句号。

 

毛佩琦近照

本文作者与李国继合影

毛佩琦回赠作者吕孟申书法

 2013年冬天,刚从国土资源部司级岗位退下来的李国继,曾在中组部工作十多年,在京交往颇广,我们是从小学隔一个教室、初中同一班的乡友、尽管风云变幻,人事更迭,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的交往从未间断,从通信、通电话、微信网聊、到直接见面。国继得知我归国,力邀我赴京晤面、与相熟的书画家、文化名人切磋交流。恭敬不如从命,我带着用惯了的笔、印章,赴京开始访友、书画交流活动。

首站,在京与故宫一墙之隔的恭王府故居某会所贾锋先生处为其及朋友书写书法作品,是日到场的有影视导演、制片人、影视演员等人。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屋内一应设施彰显皇家气派,原装宫灯透出昔日的奢华,只是物是人非换了人间。我在此为新识的朋友书写不同内容,不同书风的格言警句或撰写嵌名联,笔不停歇,忙碌了一整天。临了,贾先生送上由他签名的故宫博物院编撰的精装《明清帝王帝后印玺录》,足有好几斤重。是书不公开对外发行,弥足珍贵。

第二站,李国继带领我前去公安部瑞安宾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北京文德堂书画院院长刘泽林画院进行书画交流。
刘泽林为人朴实敦厚,没有一点京官的架子,初次见面毫无生分拘束感,一副老大哥的长者之风。

1947年出生河北霸州,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科技促进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副会长兼抗大诗书画院院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兼文化发展部部长,中国档案出版社杂志顾问。刘泽林数十载倾心研习书法、悟得书法精髓,书法作品曾在北京、香港、深圳等地多次参展,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词等大量作品。

偌大的画室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灯光明亮温馨,画案豪华气派,是进行书画创作的最佳地方。是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到场,为此次活动增添一抹亮色。

1943年11月4日出生的毛佩琦,高高帅气,一副学者型派头,服饰考究,谈吐京腔京韵富有节奏。
我首先用他的名字为其撰并书写了一副嵌名联:
佩德履仁报国情
琦品懿行春秋志

毛佩琦站在我摊晾在地上嵌入他名字的对联前仔细端详品味了好久,缓缓说:“吕先生不仅字好,14个字蕴含了我的一生,我没这功底,就送吕先生四个字,表达我的心意吧!”

随即书写“好古敏求”四个大字,署上日期及姓名,回赠于我,以表谢意,又将他的名片交到我手里,说:“欢迎再次相会,有事电话联系。”我们分别拿起相赠的书法作品合影留念。

毛佩琦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及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帝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等。

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讲座,收视率排名位于2005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虽然是明史专家,但是毛佩琦的讲座去掉了学术研究艰涩的外壳,选用了一种通俗的方式展现内核,既做到了尊重历史、逻辑严谨,又不失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他告诉记者,他正是引用了清康熙帝题南京明孝陵碑文和《明史》记载,指出明代社会发展“治隆唐宋”,疆域拓展“远迈汉唐”,是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所以它的历史最应该被人们重新认知。

对于讲史,毛佩琦称上电视讲课的人要讲究风度,毛佩琦认为,纵然各人讲课的方式、风度各异,但作为严肃的学者最好不要哗众取宠。“有一些学者在讲诸葛亮时,说他坐在城楼上唱着卡拉OK,开着PARTY,我不喜欢这种过分的、不恰当的幽默。做这种严肃节目还是要掌握好分寸的。”


毛佩琦著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明朝顶极文臣》、《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

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一眨眼的功夫,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光阴就这样匆匆而过,我们都成了七老八十的人,但一颗不甘“躺平”,不愿混日子消极度日的心依然鲜活如初,微笑温柔岁月,即使满脸皱纹也要活成最美人生。人可以孤独,但灵魂必须要有依托。

用激情荡起岁月的静美和波澜,用信念执着唯美的心愿,慢品人生细品茶,渐老路上度年华,每天开心悠然过,留着健康观晚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心海荡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来访,握手祝好,春安。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