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往事并非如烟(七)

(2022-06-29 06:46:52) 下一个

 往事并非如烟(七)
          吕孟申

1985年春天,我接到当年铁路分局党委政治部任命书,任命我为郑州东站工会主席。
当时保密程度很严,事前我未得到任何消息。
当年是季宗合任东站党委书记。季个头不高,气色不错。河北保定一代人,老石家庄运校毕业,在学生期间入党,是学生会干部。先后在郑州铁路分局调度所任党委书记、分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后调任东站党委书记。

季宗合为人正派,廉洁务实,不搞浮夸弄虚作假那一套。他很重视青年干部的提拔任用,不以个人亲疏远近选人用人。
我的任用,他是起关键作用的。因为工会主席在车站领导班子里是介于书记、站长、之后的重要角色。工会主席一手托两家,既要维护车站的正常经营,还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当职工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和侵蚀时,工会就是职工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个称职的工会主席绝不做“花瓶”摆设,不只是开会带头鼓掌,活动组织照相,逢年过节送送救济,追悼会上走走过场。
在工会主席的岗位我干了近15年,熬走了一任任的书记、站长。在整个铁路分局站段中,我是干得最长的工会主席。
我始终告诫自己,我一个农民的儿子、装卸工出身,什么时候也不能忘本,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职责所在!

在职工分房、奖惩、评先、除名、开除、工伤认定,等凡涉及职工利益问题上,我都据理力争,绝不放弃。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之友体现在桩桩件件事情上来,决不能让职工寒了心。

我记得运转车间有一个清扫员,叫马某,马某父亲去世,母亲管不住他。马某纪律性涣散,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有一次当班脱岗、更要命的是他在上班中容留一流浪女,管吃管住,鬼混在一起,造成恶劣的影响。他母亲身心交瘁,多次找到车站,让站领导看他父亲一生兢兢业业为车站出力流汗的面子上,给孩子一条出路。

后来对马某的处理提交车站党政工联席会议讨论,行政站长、副站长、一致同意给予马马某除名的决定、党委书记、副书记并没提出反对意见,我发言说:“开除一个人很容易,你们想过没有,马某好不容易成家,刚结婚不久,他被除名,一个小家肯定解散,他久病在床的母亲会承受得了吗?马某没有了工作,一定会破罐子破摔,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这样的局面你们觉得心安吗?”

我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的深思,最后决定给予马马某行政记大过处分,以观后效。
马某的饭碗保住了,小家保住了,他母亲的病情也逐步好转。

车站大车司机岳超,一米八三的个儿,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属美男子的标准,为人随和,富于修养。其父岳军,祖籍河南尉氏大户,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对戏剧颇有研究。后任河南曲剧团编剧,曾主创曲剧《风雪配》、《红楼梦》,《风雪配》剧目参加北京文艺汇演,毛泽东主席给予很高评价。

岳军、张侠生,马力前被誉为“尉氏三杰”,张侠生后为河南教育学院教授,马力前为河南剧协著名编剧。
岳军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岳超妹妹未满18岁,知青下放舞阳,1978年舞阳发洪水,被急流卷走,连尸首也没找着。岳超知青下放南阳桐柏一带,1971年大招工和我们同批来到东站。

岳超为人耿直踏实肯干,是我们发展的第一批团员、不久加入党组织,先后任车站食堂菜买、小车司机、大车司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1995年前后,车站创建卫生文明站区,号召司机加班加点突击抢运垃圾。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岳超一连数天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装卸工是农民装卸队,他们替班休息,唯有岳超连轴转,最终疲劳过度,昏厥过去,送到医院抢救一天一夜,再也没有醒来。去世未满40岁。

岳超妻子在省建一公司,材料员。当时他们有2个女儿,大女儿有点自闭,无法上学,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允许生2胎,又生一女孩。岳超意外去世,孤儿寡母甚是可怜。
鉴于此种情况,我倍加同情岳超一家的遭遇,就向分局工会和分局劳资科申报岳超比照工伤处理的要求。分局答复,首先车站工会连同行政上报有关比照工伤的原始材料,需要有岳超连续加班加点工作的证明人证言,司机班、车站后勤主管的认可书面文字。这一切具体材料准备齐全后,我提请车站党政工联席会议审定。

在会上争论激烈,书记、站长均表示这样比照工伤处理后患太多,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例发生,尺度不好把握。我当即发火。
我说:“今天咱们摊开窗户说亮话,在座的书记、站长有一个算一个通过你们调入车站的三大妗子八大姨,关系户有多少,都是谁你们心里最清楚。请查查我吕孟申调入车站的亲属有一个没有?岳超是车站的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他是累死在岗位上的,他撇下的孤儿寡母难道不值得同情吗?比照工伤上报不正体现组织的关怀,得人心的好事吗?我不知道难在哪里?今后如有此类事情发生一律按此办理不是很好吗?”

说道动情之处,我不禁潸然泪下。此时此刻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说我可以召集全站职工大会,让大家讨论岳超的死能不能比照工伤办理?

见我态度如此坚决,书记、站长谁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一致同意我的意见,岳超比照工伤办理。我的一番发言震动了会场,会后有人说还从没见吕主席发这么大火,这样的主席群众怎么会不拥护呢?!

岳超死亡上报比照工伤办理,补发一笔丧葬金,2个女儿按月发放抚恤金,直到满18岁。

我和当年副站长赵绍先,共同处理的一件事,至今铭记于心,但问心无愧。
装卸三队有一个职工,来自豫北农村,郑州铁路技校毕业,分到东站装卸车间任叉车司机。他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和指望,父母都是没文化老实巴交的农民。小伙子在郑州谈了个女朋友,领过结婚证,还没举行结婚典礼,有一天他骑车在路上突发车祸,被交运公司大货车碾压身亡。

女方以已经领过结婚证的理由,企图全部独占几十万的死亡赔偿金。此事有赵站长和我共同处理。我们共同的意见是,丧葬补助金三分之二应该给男方父母,因为他们养育孩子,并供养孩子上了中专,孩子的意外身亡是全部希望的破灭,遭受的打击和痛苦是最大的。

女方一大家子浩浩荡荡扎着架子要来闹事,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阵仗。我们好言好语极力劝他们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能得到十几万赔偿金也就行了。男方家人已经没了,年老的父母天塌了,我们该有一份同情心。

我们苦口婆心的话语,他们一点也听不进去,大吵大闹一点也不收敛。后来我们见道理给他们讲不通,就动员他们去法院告,走法律程序。
闹腾了还一阵子,最后还是按照我们的意见拿走了三分之一的赔偿金了事。
是年春节,赵站长和我分别收到了他们寄来的小白花和小花圈,以泄心中的怨恨和不满情绪。我们只能苦笑了之,谁让我们当这个官呢?

十几年的工会主席任职期间,啥样的场面我都经过,有人借酒发疯来家闹事,有人半夜朝家扔砖头,有人抱着你的双腿下跪不让你走,有人当面破口大骂给你难堪,有人诬告你无中生有,也有色诱拖你下水......

有人为了得到他们要的好处,给你送钱、送金首饰、送贵重物品,我和妻子达成共识:凡是送金首饰、送钱的一概不收;送吃的喝的推脱不了的换换东西,回赠回去。

总之,我们这样想,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给你送礼总是有所图。不能为了些许小利坏了自己的名声,黄金有价,名声无价,虽不能造福一方,也要不落骂名,清清白白就好。


职工分房是一件很敏感、很难操作的事儿,工会在分房问题上是绕不开躲不掉的苦差事。

作为工会主席在职工分房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也是考验和衡量工会主席的胆略和气魄。
我的基本思路是:出于公心,一碗水力求端平,不做违背公序民俗良知,不昧良心,不让人背后捣脊梁骨。

记得一次分房,车站一名副站长提出,他岳父母自外地要来跟着他们过,想单独要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在车站分房委员会上,我提出可以考虑分给他们一套小房,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就算照顾了。在职工普遍眼巴巴盼着分房的关头,我们要考虑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办出格的事。此事,那名副站长好长时间不能理解,把不能分到大房的事怨气归结到我身上,我表示无语,只能听之任之。


我当工会主席期间办成了几件轰动效应的事。
组织车站先进工作者外出休养、旅游。
改变评先轮流坐庄,走过场,当不当先进没啥荣誉感的局面。我们先后组织先进职工到庐山、千岛湖、黄山、青岛、蓬莱、长岛、杭州、海南,等地旅游。
在那时,我们的动作是超前、带有风险性的。从开免票、到几十人的乘车安排铺位,以及返程的车次、铺位安排,都是具体很难衔接好的。

我们需要首先与郑州站计划室、铁路分局客运分处、郑州客运站以及外局车站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解决乘车的便利条件。有时我们还要在外局设立接待站,解决更好衔接的便利。

组织较大规模的外出对于我们的组织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都是不小的考验。每次外出前我们都要召开动员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签订保证书,切实制定层层负责责任制,旅游归来开会总结,通报整个旅程概况,对于出了问题的人员给予惩处。
我们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通力合作。在郑州分局铁路基层单位引起轰动,各单位开始纷纷效仿。

每年春节,集中给职工发放过节物品。譬如到舟山群岛拉带鱼、到湖南长沙一代拉鲜活鱼。
后来,流行肉类、蔬菜类小集装箱,我们就提前预定,节前集中发放,在职工家属中反映良好,体现了东站人的企业精神和向心力。

召开全站秋季职工田径运动会,极大调动职工群众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的活动得到铁路分局体协、路局体协、铁道部体协的极大支持,每次活动、分局、路局、工会都会派人出席开闭幕式。

郑州东站是全国十大货运站之首,零担货物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十分之一。自1987年始,我们发起全国十大货运站棋类邀请赛(中国象棋、围棋),第一站有我们承办,此倡议得到兄弟站的积极响应,纷纷前来参加,交流了棋艺,增进了友谊,架起了横向联系的桥梁。首届棋类邀请赛上了中央广播电台早点新闻。

之后棋类邀请赛兄弟车站轮流举办,规模形式越来越大,成为当地铁路局出面组织的大型活动。此赛事延续了5年,先后在成都、兰州、长沙、沈阳举办。

1988年,由我主笔、程代才、吴明增参与创作的三级连续剧《涡流》,由西安铁路影视中心导演吴明增导演,男一号是西安话剧团青年演员陆树铭,后参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饰演关羽,形神兼备的表演誉满全国。
女一号是影视新秀杨晓雯,杨曾参与电视剧《山道弯弯》等剧目拍摄。
河南话剧团著名演员赵宏基,王宝善等,担任角色,东站部分职工参与拍摄。

《涡流》剧组,历经1个多月拍摄,先后到花园口黄河、郑州煤矿机械厂、高档社区、郑州铁路有关部门、郑州东站货场等地拍摄取景,《涡流》剧组所过之处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为了剧情效果,曾一次调动3辆消防车开足水阀,朝天上喷水雾,制造暴雨效果。

后经剪辑制作,《涡流》三级连续局1988年10月在全国电视台播出,成为文革后首部反映铁路题材的影视剧。


1989年,郑州东站工会承接了铁路7局书画联展的展出接待任务。由当时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陈春森带队,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兰州、乌鲁木齐、柳州铁路局的著名书画家莅临郑州东站,年纪最大的书画家李般木来自新疆,已85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据说王恩茂主政新疆还为其祝寿。

来自北京局的胡旻,年逾7旬,是国内外知名的行草大家,他的草书“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6尺对联创下拍卖会百万的记录。

青年书法家潘传贤,是国内成名较早的,他的行草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写出了独特的韵味,很有视觉冲击力。书圈人评价说,他会在书法史上留下名的佼佼者。

来自襄樊的尤中会,隶魏体结合,书风几达天人合一,从心所欲的境界,其4尺对联:水静鱼读月,林深鸟谈天。充满禅意。

来自郑州局的老书法家杨公亮,是年80多岁,人书俱老,他写的狂草,狂放不羁,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气势,全国首届书法展览,沈鹏看过杨公亮的书法,连连称赞,自愧弗如。

陈春森这位部级干部,来到东站被热情的东站人所感动,也脱下外衣,挥笔不停,留下不少墨宝。

此次书画家现场表演,我提前向职工动员宣传,有想要书法的收工本费2元,结果看者多,掏钱的少,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可悲可叹!

1989年,作者在办公室留影

1987年,车站职工宣传队合影

1988年,创造3集电视剧《涡流》,部分演职员在郑州黄河游览区《母亲》塑像前合影,右4,主演陆树铭、右5.导演吴明增,左2,吕孟申,左3,翟维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