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

希望能为过去留下点什么……
正文

最近读的几本书

(2008-12-17 18:05:40) 下一个

最近有点儿压抑的感觉,一些事情始终在隐隐地提醒着我对过去的回忆,而有些事是我想忘也忘记不了的,关于人的自尊、关于婚姻、关于人的命运……最近几个晚上我辗转反侧,睡得很不好。睡不好,干脆起来读书。
 

继《追风筝的人》,前段时间我又读了胡塞尼的第二本《灿烂千阳》,这位美籍阿富汗作家极具感染力的叙述,再一次让我震撼。他巧妙的故事情节安排,以及简练、动情的描写又一次感动着我,让我为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而唏嘘不已,为故事中两位女性的坚忍和宽容而动容。
 

《出版商周刊》是这样评论的:它是一部“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及其动人的故事。”……胡塞尼让我们看到,女人对家庭的爱竟然能让她们投入不可思议的英雄般的自我救赎,而依凭对爱的回忆,就能让苦难中的女性活过沧桑。令人眩晕的伟大成就……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我想,在那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着这样一群和我们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们,她们有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而她们却始终被别人被社会所左右着,她们的人生就如同那柔弱的小草,但她们却做了最好的表现。很悲剧性的一本小说,但对胡塞尼这两本书的喜爱却是分明的。
 

前天晚上,化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又读完了那位澳洲年轻作家写的《偷书贼》一书。本不太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因为它让我联想到一些不太美好的感觉。因此这本书搁在我的书橱已有34个月了,始终没去翻动过它。但一旦当我细细读来,却让我欲罢不能了,于是挑灯夜战,干脆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故事是我所喜爱的故事,人物也是我欣赏的人物,字里行间透着一些忧郁和悲哀的调子,就像那低沉的和旋始终贯穿于整个故事中。它是以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一个贫困小镇为背景的,讲述了一个女孩和文字之间的故事,其中也讲述了人和人在特定历史时代中的温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被无力抚养的生母送去遥远的一个小镇中贫困的一户人家收养的小女孩,那体型如同一个小衣橱开口闭口“小母猪”的养母、那眼中始终闪着银光的慈善的养父、那位出场不多却很通融很善良的镇长夫人以及那些苦难的犹太人……,女孩因为养父学会了认字,因此和文字结缘,读懂了那和她生命休憩相关的14本书,最后开始用笔写下了一些故事。
 

温情的东西总是能够打动人,和如今国内的小说不同的是,这三本书让我看到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并让我为之感动。虽然有些悲情的东西在里面,但文字的描述是清新的美好的,不同与以往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喜欢拥着暖暖的被子,手捧一本喜爱的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