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真木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际凭掌握,刹那化永恒。
个人资料
正文

文体与文明

(2010-09-01 09:05:15) 下一个


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自序》)。

他解释说: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人间词话》)。就是说,某种文体给前人写“绝”了,后人只好“遁而作他体”。

在下斗胆,就此讨教于大众方家:文体的世代更迭,是不是还跟物质文明的程度有关?

造纸术之前,字是写在竹简上的,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就成了不二选择。为节省篇幅,连标点都免了。所以有“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的笑话。就这样,办个贪官污吏的案子,还“罄竹难书”呢?洋洋数十万言的小说就更不用提了。

就算后来有了纸和印刷术,写文章,出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仍然是极少数人的殊荣。“京城纸贵”,书不是人人都出得起的。读诗词选本,常见“某人有某集,失传”。就连开一代词风的李后主也仅得三十余首传世,令人扼腕。

直到现在有了网络,才真正实现了人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文章好坏,立即全文发表。网络成了谁都可以来宣泄一番的公共设施,谁还会“苦吟”,“推敲”呢?还是“梨花体”来得爽。

在现代社会近乎疯狂的快节奏下,已经没几个人能沉下心来写严肃,有分量的作品。就算你写出来了,又有谁有时间,有耐心去读呢?

在下以为,在一定程度内(物质)文明与文化正相关,峰值(唐宋?)后两者就开始分离,即负相关,现代的物质文明基本是反文化的。根据“艺术是吃饱后打的响嗝”定律:山顶洞人,吃不饱,不打嗝;唐人宋人,半饥半饱,时饥时饱,不打嗝则已,一打则精妙绝伦,非同凡响;现代人,吃得太多太饱,打嗝太多太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