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胡哥的遗憾(图)

(2010-04-23 17:17:46) 下一个

欢迎仪式上,小布一把拉住胡哥......

胡哥有没有遗憾?(在下冒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胡哥当然有遗憾,胡哥的遗憾是国人的遗憾,也是时代的遗憾。探讨胡哥的遗憾,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这里只说胡哥的遗憾之一:胡哥的英语有点那个,让人不敢恭维。
胡哥作为国家主席,随便走到世界哪里,面对任何语言,应该不是问题。即使有事,自然会有海容,闻生之流去翻译,应付,犯不着自己费心?

可是国家领导人见面,有时还得“单打独斗”。
记得当年叶海亚曾代替美国向周总理通风报信,首先要斥退左右,此等机密只能在他们俩人之间商量。尽管周恩来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高,但是听力水平相当高(基辛格)。毛泽东和尼克松见面后,也会客气地表示一把,三克油(thank you)之类。1939年的延安,毛回答斯諾一句話:“三塊肉喂你馬吃”,成了党史佳话。江泽民在APEC会议上,以中国轮值国主席的身份主持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非正式会议,江讲话使用的是英文,此举让江得分不少。

但是,胡哥同布什单独站在欢迎仪式上,面对世界人民时,却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场面。也让有心人知道胡哥令人遗憾的英语。
其实,布什见胡哥话讲完就走,立即一把拉住胡哥,解释说:咱们演得不错,(不过戏还没完),还不能离开,仅此而已。待到仪仗队向两位国家元首报告说,欢迎仪式结束。胡,布二人方才转过身来,向身后的白宫走去......
事后分析,胡,布之间出现的这个小小的误会,仅仅是语言交流和勾通时常常出现的问题(communication problem).
虽然调侃,搞笑是布什的长项,本人宁可相信布什在此时对胡哥还是友好的。尽管有在英国女王面前逗笑的本事,布什并没有胆量和也没有必要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下破坏中美关系。如果胡哥的英语能有现在清大毕业生的英语程度,那怕就是个三级英语。可以肯定的说,此时出现在世界人民眼前的,一定会是令人愉快的,更加友好的气氛。
(如果有人要反问:布什的中文如何?可以毫不客气,间单的回答一个字,臭!)

胡哥及胡哥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令人遗憾的外语水平和表达能力。其原因值得同情,理解,更值得反思。(胡哥及同龄人,尢其是在国家领导人里,英语好的人屈指可数。)
胡哥1953年进中学,1959年考上清华大学。毫无疑问,胡哥的智商很高。但是,胡哥,还有他同时代人在求学时期,正是毛泽东和中共“一边倒”,走苏俄道路的时候。胡哥没有选择,只能学俄语,同时又碰上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直到文化革命。总而言之,胡哥,及其同时代人都被毛共50年代“一边倒”的国策和政治运动把学习给耽误了,胡哥也是毛时代的受害者。
胡哥的俄语怎么样?很遗憾,今天的世界上,俄语再好又能有多大的派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