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小姐死了

(2010-04-16 09:46:19) 下一个
1970年分配到县城,不久后去县农场劳动锻炼。

当时社会上正大办学习班。县农场办“管训班”,把县里有问题的干部都集中起来,好几十人,一边劳改,一边学习。农场的住房本来就不多,“管训班”的人来后,把农场能住的屋塞的水泄不通。待我们来到农场后,只能见缝插针安置。初秋时节,不冷不热。我住在马房旁的一间无门无窗的空余马房。因为无门,房内白天看书写字亦不碍事,晚上邻房里马的踢踏撕叫也不妨碍睡觉。只是每天早起后,场里的人对我指指点点,还有点异样的热情和关心。后来才知道,我住的屋里曾作过小姐们的停尸房。

小姐年纪轻轻的,从财校毕业后分到农场作出纳。花儿似的青春岁月,每月一个人拿着几十块钱,身边不乏献殷勤的单身汉。照例来说,不应该会有什么悲剧可能发生。
艳阳天的一个正午,小姐的女朋友来看她,两人有说有笑,去农场湖边洗衣服。不一会的功夫,就有人在晒坝里喊将起来。众人都在午睡,把头伸出窗外,听明白后方知事情不妙。跑到湖边,见小姐们的衣物还在,小姐们却不在了。
救人要紧!谁敢下水捞人,考量着每个人的良心(爱心?)。劳动锻炼的小唐和小莫毫不迟疑脱了衣裤就下水。大小干部,农场工人,贫下中农,男女老少都是岸上围观看客。一个个拉长了脖子要看现场英雄救美。小唐一头扎进湖中,看到水下一团黑影。鼓起勇气,靠近之后伸手碰了一下,急忙把手缩回,立刻浮出水面。说时迟,那时快,两个小姐也跟着浮出水面。在小莫的帮助之下,小唐心惊胆战,小心翼翼把她们拉到湖边。在众人的努力下,小姐们被抬上岸。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然而小姐们都已香消玉损,无力回天。
晚上,小姐们就躺在我住的那屋里。农场的曾伯娘特地买来了香烛,供在唐和莫的屋里:伯娘担心小姐们的魂灵附在唐和莫身上,非得要烧去二人的阴晦之气。

后纪:几天前,突然想到此事。颇费几番周折,终于把当年下水捞人的小唐从国内人海中捞出。听到我的声音,唐惊喜中又不胜感慨:我们这辈人,40年的光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人生太短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