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观音桥(图)

(2009-11-29 06:36:17) 下一个
此次去庐山,却没有上山,仅仅围着山转了一圈。特地去看了观音桥。网上对观音桥的介绍十分详细和引人入胜:(图1)



观音桥,坐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五里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观音桥又名栖贤桥或三峡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古桥却安然无恙,多年来承受汽车的重压仍岿然不动。众游人在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赤手空拳,凌空飞架巨桥,无人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阶可达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

时已深秋,桥下已无激流怒涛。周围山形地势十分隐秘,环境甚是优雅,确为一难得休养之地。此处建有蒋介石、宋美玲的一栋两层小楼别墅。事隔60余年,即使用今日眼光来看此别墅,外形仍十分别致,惜其内部已相当简陋。

(图2,3)





求索
2009年11月29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