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张东荪-书生谋国悲剧(1)

(2009-04-02 18:27:50) 下一个
吾平生最深恶而痛绝者,莫过于恶质而居美名,则其恶为名所掩,而常人不之见,来为其所欺也。-张东荪

後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後人而复哀後人也-杜牧

书生谋国的悲剧

毛泽东(下简称毛)和中共革命成功执政中国大陆后,张东荪(下简称张)是被打倒的第一个"人民共和国"高官,当时张曾任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一届会议大会主席团成员;民盟中央常委等等。中共执政伊始,毛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党魁,未经任何司法程序就打倒另一个在野党的党魁,中外史无前例。即使在“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中,中共建国以来诸多重大案件悉数得到平反和纠正时,张的“叛国案”却了无声息,成了铁定的历史冤案。

现在是人们反思毛体制的弊病,揭开谜团,深化了解毛执政时期文人悲剧的时候。

当年毛曾发话:"张东荪偷了我们国家的预算,送给了美国人”。毛又说:此事彭真来向我详细报告了。彭真要捉起他来。我说不必,这种秀才文人造不了反......但出人意料之外,毛对张却低调处理,51年6月毛对张案做出了批示:“辞职,既往不咎,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养起来。”如此一来,张案成了“无案之案”,甚至连公安机构也未必知道的反革命案件。张“叛国案”的审查小组成员章伯钧当了右派之后,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事情一定非常复杂。我看民盟中央没有一个人知道真相。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何况张案是“欽定”。看来,张案是冤沉海底,将永无昭雪见天之日。。

不过,话说回来,蒋总统给的官,张不要,此乃书生本色。毛主席给的官,张却又要了,这该怎么解释呢?。

伴君如伴虎。被老虎吃掉,难道还能与之讨还公道?。

书生谋国的悲剧啊!。

张东荪生于1886年,尔后是中国“千年变局”。1973年,张离开了这个悲惨世界,死在狱中。此前,由于受其株连,次子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物理学家张宗隧,三子社会学家张宗炎,先后被迫自杀。1949年后张再也没有写作和留下什么东西,作为一代哲学家的张东荪在1949年就已经死了,那时他才63岁。民国时期的优秀文人之一,就这样走完他的人生路程。

晚年的张东荪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深感清诗记我狂,梦回犹自对苍茫;书生谋国直堪笑,总为初心误鲁阳。” 道尽了中国文人在专制极权下的压抑和悲哀,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无奈。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