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合影

(2009-02-10 00:26:37) 下一个
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所以觉得如下的文章写得好,值得推荐。一般说来,如果拍照之后,要掏钱才能得到一张合影,我就“拉倒”了。不是对相片及里面的人有什么不敬,而是因为自己在里面虽然只米粒儿似的大小,相片却太大,不是陋室所能容纳的;若免费送给每人一张,就随手带一张留念,其后的命运是被卷起来“蓄之高阁”,即使里面确有个把大人物。不过也有例外。那是在我被任命为领导之后,工作性质决定了要与许多外单位的人打交道,于是请办公室同事帮忙,把一张有大人物的大相片装入镜框,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当有人对这张相片产生兴趣的时候,略作一点介绍——不是介绍自己,是介绍大人物,由此产生拉大旗作虎皮的效果,属于为自己加点“形象分”的做派吧,且常能产生点作用。感觉到的困难则是,总找不到代表自己的那个小米粒——记性太差、忘性太大且眼力也不行了。在别人的建议下,用笔在相框边缘上画了个记号,每一次都先借助记号“定位”,才算是克服了困难。

感谢大人物以这种形式对我工作给予的支持!
现在退休了,相片还留在办公室的那面墙上。

求索 2009年2月10日

合影

大大的一张会议合影,里面有个米粒儿似的你。运气好了,你全头参展,运气不好,你半个脸出席。
曾经有一个问卷,问你生活中最小的痛苦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会议合影。

凡拍过会议合影的人一定都有体验,其痛苦在于,首先,我等作为背景的非重要人物必须早早站好,站到专门用于拍照的架子上。站稳后,努力从前排的肩膀上露个小脑袋(有时是半个)。其次,站好了就开始等待,等待大人物的光临。最短的也得等十分钟,长的等半小时。第三,你的等待是夹在前后左右的陌生人中间。运气不好的时候,你前面的那个脑袋已经很久没洗了,你得细细感受一个懒人浓郁的生活气息;运气好的时候,你前面那个人喜欢用香水,你只好免费享用那香浓的化学气息。

大人物终于来了,你要笑容满面、热情鼓掌——不过那个时候鼓掌,还真的是充满了喜悦:啊,你终于来了,你总算来了!

一般来说,重要的会议合影都拍三张,从中选出一张理想的加印给大家,不是你理想哦,是大人物的形象是否理想。所以你多半是难看的,且模糊不清的。大大的一张,里面有个米粒儿似的你。运气好了,你全头参展,运气不好,你半个脸出席。像我这样的人,一辈子的会议合影,都超不出那个圈子,我不可能站在科学家中间,不可能站在律师法官中间,照来照去就是那个圈子,没啥新花样,看到的只是一张比一张老而已。

  那天,我站在架子上苦思冥想,力图找出解除痛苦的方式:
  第一,争取当官儿,坐在前排。

  第二,躲。我对自己说,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不在场没人会注意的。有一次,我躲在会议室喝茶,等他们拍完上来,我已经喝得很舒服了。可多数时候是不成功的,总有非常负责的工作人员会把你从房间里揪出来,或者打你的电话,在众人面前大呼小叫“就差你了”,以至于你不但得来,还得小跑着来。

  第三,心理抚慰。拿到集体照后,连续若干天带在身边,见人就给人看,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一一指点会上的名人,以示自己所参加的会议之重要,然后再配以镜框找一面墙挂上。可是,很难做到啊,须脸皮较为结实才可。

  第四,采用高科技手段。拍会议合影的主要痛苦来源于等待,等大人物,我由此想到,各部门可将需要的大人物形象做成电脑软件,拍集体照时空好位置,我等拍好背景,再把大人物的头像安放在预留的位置上,省时省力,也免去了大人物的辛劳。这一条我是很用心才想出来的,含有科研成分。最后一招就是改行当那个拍合影的人。

  那天我站在架子上,看到最悠然自得的,就是给我们拍照的摄影师了。在大人物到来之前,他随便调度我们:喂,你,站过来一点儿。喂,你,把脑袋露出来……然后,开始随便咔嚓,我等全部束手待擒,看得我羡慕不已。

(作者不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