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正文

六十年代的同学会

(2009-01-14 19:47:53) 下一个
眼下,同学聚会成风。老同学久未谋面,一朝得以相会,大幸!昨日网上见一同学聚会,(原文描述)“光是白酒‘五粮液’就买了四箱(上万人民币)”!可称得上是“豪门宴”了!真叫人羡慕不已。

小晚高中的同学们也曾聚会数次。不幸,大学时期的同学们却一次也未有团聚过。究其缘委,可能因为“文化大革命”中,“为了捍卫毛革命路线”,互相斗来斗去,伤了感情,寒了众人的心?文革学生毕业如鸟兽散,有的老死不相徃来,眼不见,心不烦。文革过来人,同学重相逢,再聚首,泯恩仇,难啊!

几十年过去了,每次看见别人所写的同学会,都会瞄两眼,找点同感。也总是能回想起六十年代的同学会,终身难忘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

六十年代要办个同学会不难,寒假春节里,在外地上学的都回来了,大家互相通知一声,也就能聚一块。但是也有难处,难的是众人都太穷!在校里的同学穷,因为没有任何工资收入。即使对已参加工作的同学来说,由于收入少得可怜,每月才十五元,根本没有能力承受几十人的聚会。何况,所有吃的,都是定人定量供应的。每人月供,油4两,肉半斤等等。物质极度缺乏......

六十年代,举国上下,有没有大款,万元户?可能只有万岁爷一人吧?毛的工资虽每月几百,但当年只发行出版毛书,毛的此项进款能成千上万。皇后娘娘江青爱摄影,毛曾一次從稿費中支取8000塊錢給她......(六十年代的过来人都知道,8000圆在当时的分量)。扯远了,还是接作写同学会

总不能办个“白开水同学会”吧?“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这是当年响当当的,鼓舞人心的口号。几个同学商量后,决定“弄”两条“野狗”,办个“狗肉宴”的同学会。

同学会的当天早上,在周密的策划之下,几个同学不负众望,手到擒来,果然“弄”来了两条肥狗。后面的细节,狗如何被打理干净,又如何烧的狗肉,今天已全然不记得。只记得那是这辈子吃过的最为鲜美,最可口的狗肉。聚会时,同学娓娓道出,吃进众人肚里的狗的来历:当年的学生宿舍,常有人把剩饭菜随手倒宿舍窗外,亦常能看到狗来觅食。同学便准备馒头数个,把馒头一个个外面抹上猪油,馒头的两端插入(220伏)电源线正负两极,开关则握手中,抹上猪油的馒头则置于宿舍窗外地上,然后“守株待狗”!据事后的经验总结:电闸门不能合早了,否则“打不死狗”,但电闸门亦不能关得太晚,狗也可能被烧焦......

还记得当时有一同学,手中端一碗热气腾腾的狗肉,一手用筷敲碗,同时口中大声唱道(样板戏):想(哪)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匪气十足!接着一女同学唱到: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把做人的那回事也说了几分的清楚和明白。

大碗吃肉,大声唱戏,难忘六十年代的同学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