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游子轩

如果你也喜欢诗词、对联、谜语、音乐、美术,请来潇湘游子轩做客。
个人资料
正文

《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找到了!

(2005-04-30 10:58:02) 下一个

游子序:我4月26日转贴了长诗《娘,大哥他回来了》,加了一句说明:“不知是谁写的这首诗,值得一读。无论如何,希望中国人的噩梦彻底结束!”这句说明的初稿本来是这样的:“不知是谁写的这首诗,看得我热泪盈眶。无论如何,希望中国人的噩梦彻底结束!”而实际上我在读这首诗时,远不止是热泪盈眶,而是热泪直流。很庆幸今天看到找到作者的消息,特转载如下。遗憾的是,文中钮保国先生的照片无法复制转贴。原诗请见: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04&postID=17031

 

《娘,大哥他回来了》诗作者钮保国浮出水面(图) 竞报

 

昨天本报和新浪网联合寻人,寻找《娘,大哥他回来了》诗作者“钮宝国”,今天上午,本报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有关线索,了解到“钮宝国”在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随之顺着该线索找到了让千万网民感动的诗作者钮保国先生。

记者上午赶到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综合处的赵女士介绍说,钮保国先生从部队专业后,就在外联部工作,负责欧洲部美大处,曾先后担任过处长和副主任职务,现已退休。在赵女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下,记者与钮保国先生取得了联系,刚开始钮宝国先生淡淡的说“采访的事情,过段时间再联系吧”,在记者再三的追问下,钮先生答应中午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作家协会里很少有人知道令千万网民感动的《娘,大哥他回来了》这首诗,对于钮保国本人的了解也仅限于,“外语说的很好,工作比较塌实,人也比较健谈。并去过几次台湾”。

在亚运村东门一家僻静的餐厅里,西装革履,儒雅学者风采的钮保国先生一见到记者就说,“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我的名字不叫钮宝国,正确的是钮保国,父母当年给我起名字的时候,有类似于岳母刺字的含义,让我保卫祖国”。


钮保国:边流泪边创作

激情迸发出来的诗歌

竞 报:《娘,大哥他回来了》这首诗以真挚的感情,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瞬间,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呼唤统一、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令人感动,不少网友称这首诗“令人眼眶全湿”,同时有网友在转帖时称“千万网民为之落泪的诗”。

钮保国: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没想到过有这么大的反响,一点都没想到,我只是想宣泄一下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出来。

边流泪边创作

竞 报:您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钮保国:3月29日,我看到电视播放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祭拜黄花岗72烈士的新闻时,感动的想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动之际就想写点东西出来,但是下笔时,突然觉得无法宣泄感情,当时是格外难受。

竞 报:为什么您觉得文章表达不了您的情感呢?

钮保国:下笔容易,但文字里看不出你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心的感情。当时我看完电视后,从单位走出来,是边走边流泪,惹得好多人看我,别人还以为我在“抽风”(笑)。

从单位到家,我一直在思索。本来我中午有去游泳健身的习惯,但那天确实是感动的无法自控,脑子里就一直在想,用什么表达合适。心情稍微平静下来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一个念头蹦了出来“我们海峡两岸人民最能认同的是什么,什么才能感动台湾?”,有了问题几乎没费什么力就找到了——那就是根,村口的大树。

我所说的跟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是树大根深,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这个母亲的母子感情。所以诗的标题就是《娘,大哥他回来了》。有的网站在转帖时把名字改了,我非常不满意,我觉得只有这个标题才能表达出来我内心的真实情感。

切入点找到后,我随即就开始写,刚写了一小半,我就开始流泪,边流泪边开始写,感染的情绪始终无法自控,在这种情绪,感动的高峰期一口气写完了这个。

竞 报:激情之下一口气创作下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了解是做不到的。

钮保国:应该是的,但我想作为所有的中国人,都对推翻帝制、抗日以及两个党派之间的纠纷是了解的。我去过台湾,并且有很多台湾的朋友,尽管不能说完全了解台湾,但也可以说是了解的很多。

台湾岛内希望两岸统一的是大多数人,只有小部分人搞“台独”。我们要让台湾人感动,只有心底感动了才能更快的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这也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关于诗歌本身

竞 报:很多网民在看完您的诗后感到百感交集,热血沸腾,当然还有少数人在仔细的研读和推敲,出了不少不同的意见。

钮保国:我不赞同追根问底,毕竟是诗,而不是新闻,需要那么严肃。我也看到有人质问“娘是谁?大哥是谁?谁是大哥”,我觉得没必要。

我们中华民族讲究的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毕竟国民党是先于我们党成立的。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为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华民族和人民是有贡献的。所以“大哥”是谁我觉得没必要深纠。

但是我也认为我写的很仓促,而且不太成熟。

竞 报:您认为哪些部分不成熟,还是觉得整体有问题?

钮保国:整体上的感觉还是好的,要不怎么能感动那么多网民(笑)。刚写好后,只有我的几个比较近的朋友看过,也给我提出了不少意见,其中一个是在“我对着黄河,长江,昆仑喊”的那部分,原来没有长城,我朋友说应该加上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一个代名词。所以后来就有了“我对着长城大声喊/娘,大哥他回来了/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当然这是在发表前,发表后,我又修改了一个,分别发在了加拿大和中国文苑两个网站上。

诗作者的期望

竞 报:从4月1日的首发到国内各网站的纷纷转载,您在网民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们更希望得到有关您个人的信息。

钮保国:(笑)我个人并没什么,当过20年兵,后来在中国文化协会外联部工作,主要负责欧洲部美大处,英语是我的强项,翻译还过得去。后来我就退休了,目前在一家单位打工,还是老本行,外事联络和交流。

竞 报:您之前喜欢诗歌吗?一个激情就写的网民好评如潮,这当然跟您的经历和阅读或者爱好有密切的关系。

钮保国:我更多的是写散文,有人问我《娘,大哥他回来了》是不是诗,反正我觉得是(笑),当然别人也有可能不认同。对于我来说,是不是诗歌已经不重要,符不符合诗歌的要求也无所谓,我写的目的只是表达、宣泄自己情感。

其中诗当中还有一点内容,“我手中捧着咱家的族谱/你手里拿着一炷祭祖的高香/我们两人一起来到娘的坟前”,这段话我写的是有双重意义,第一是两党之间是兄弟相称,另一个是对老兵的期待。当年很多老兵的母亲,每天在村口望着东方,希望自己的儿子突然归来,但到最后她们都郁郁而终,老兵们也满腹忧伤,希望跪在母亲坟墓前磕头烧香。

竞 报:双重意义,这个可能很多网友没注意到。

钮保国:都是同一个娘生的,兄弟之间还有什么样的怨恨不能解开呢,家合万事兴!

竞 报:您想对这么多和你一样,深受感动,以及被你的是感动的网友和读者说些什么呢?

钮保国:只有爱国才能写出来好东西,爱国就会有激情和感情,要不写出来的东西就木木呆呆。我写的也是在爱国激情达到颠峰时迸发出来的,也是一种灵感的集合吧。

网友建议入选教科书

——太感人了,我复印了许多份,传给单位的人看,每个人都流泪满面。这样充满民族情感的好诗,真的应该列入教科书。

——多少年了,没流过这么多泪!写得太好了!希望写入教科书!

——我已经下载了这首诗,并且读给学生听!

——饱含深情的好诗应该编入中小学教材,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绝妙好诗!应入选两岸中学语文教材。

“大哥”令网友落泪

——我默默地读了它许多遍,任泪水沾湿衣衫……想读出声来却一句也读不出来,哽咽……

——第一遍看到1/3,眼泪已不能自已;第二遍看到1/2,泪水模糊了视线 ;第三遍终于读完,任泪水沾湿衣衫……

——眼睛禁不住地也湿润了,我的亲人就有如此经历,一家人分隔在海峡两岸。

——喉咙有些生疼,感动、想流泪,几十年了,真不容易,盼望祖国统一!我想看到!

——读了名字,我已泪流满面,不敢再往下看。

——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名字叫中华,只要你走遍中华大地,从高雄到台北,从漠河到南沙,处处都可以找到他。(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