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男女有别

(2009-02-13 01:36:10) 下一个

       (杂文)

  这个题目似乎说得太多、太滥,不过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就让咱在这儿乱侃几句吧。

  一位女孩子忽然被男友“甩”了。她痛苦地说:“真没想到,人是会变的。”这意思是说,没想到一个人很本质的东西会转变。但那个男孩儿不这么认为,他辩解道,之所以提出分手是因为很多事情后来没想到。

  嗯,事情还真的并非一目了然。简单地说说前因后果吧。这个女孩儿名校毕业,在政府的一个部门一干就是平平静静的好几年,也没个小伙子来“打扰”一下。她性格内向,其貌不扬。不过人家也没着急,正当父母和亲戚朋友渐渐过问的时候,同部门的一位男青年主动出击了。这位仅仅读过夜大学的小伙子去求一位老大姐,说是看上那女孩子很久了,今天鼓足勇气讲出来,当然希望帮忙。

  老大姐义不容辞,撮合两人见面。于是两个人彼此就有了来往,但好像进展得不是太顺利。于是两个人分别找到老大姐“汇报”。女孩儿说,总没有爱的感觉。男孩儿说,他都快变成了一团火,可对方也没热。老大姐只是叹口气,分别对他们说:“再接触、接触,恐怕交往时间还不长。你要有耐心。”

  后来呢?一年以后那女孩儿觉得自己渐渐喜欢对方了,尤其对男孩儿的质朴无华、诚恳忠实满意。可就在这时小伙子突然提出分手了。老大姐知道此事也感到唐突,于是把双方叫到家里,试图调停一下。

  姑娘感到太突然了没想到一直热烈追求他的男友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是不是小伙子喜新厌旧又看中了别的姑娘?没有,绝对没有。当老大姐再三问小伙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时,他忽然放声大哭,说再也受不了了。女孩子见状更是浑身都颤抖,泣不成声。鉴于双方都太激动,不能平心静气地坦诚交换看法,老大姐便叫双方先各自回家,调解的事以后再说。这以后也没了下文,这场“搞对象”就这么令人遗憾地结束了。

  为什么没了下文?他们之间一定是有着什么误解。在双方都平静下来之后,老大姐再把他们约在一起开诚布公地好好谈,也许他们就能结百年之好了。是呀,说的没错,他们之间有着误解。但你知道,感情不是理性,这东西时常很微妙,不合乎情理。实际上,在小伙子提出分手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基本上无可挽回了。开诚布公地谈?谈了就能消除彼此受伤的心,继续相爱了吗?

  到底是什么误解呢?小伙子事后很久谈到此事。他的意思是说,那姑娘到后来让他觉得“高不可攀”。是学识的差距?他不自觉地这样认为。为此他恶补自己的各种修养,但他一直未能摆脱女友高高在上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他觉得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初衷,于是“180度的大转弯”便产生了。他抱怨自己“累得半死”,有一种受煎熬的体验。如果和一个姑娘在一起就是这种情形,追求异性的美妙又从何而言?相亲相爱的人们在一起应该无拘无束才对呀。

  可是那女孩儿的矜持并非小伙子的理解,她明明就没有看重这些嘛。姑娘是为男友的勤奋好学所感动,但那产生不了爱的情感。当爱的感觉说不清、道不白地渐渐从心里显现出来的时候,忽然一切都结束了。她想打开心扉时,对方却“砰”地关上了,真不可理喻。

  唉,这小子也太急切。不过也有女的非常愿意的,但男的后来来个“砰”,拒绝了对方。我的大学同学是个身材高大的潇洒男生。那时有个漂亮女孩子追他追得很紧。开始男方也没不同意,大家也觉得般配。可几年后,就在人们认为他们该水到渠成地结婚时,男的忽然不同意了,理由是“越来越觉得不合适”。漂亮女孩儿极力想挽回,甚至跟男方说:“我有什么错以后改正还不行吗?”

  后来我这位大学同学一脸苦恼地对我讲:“你说谁能不犯错,谁能没缺点?可我受不了她的俗气。”我暗自吃惊,因为大家一致公认那女孩儿一点不俗。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后来和一位人们都认为很俗气的姑娘结了婚。多年后我问其感受。他只是淡淡一笑,“年轻时确实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现在就那么回事儿了。”我又问他,那时和那个漂亮女孩儿认真谈谈,是否能挽回?他说那时他们之间确实有些误会,但他当时的感情发展到那个地步就只能吹了。

  以上两例中,男方的想法都有个特点--忽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而且态度非常坚决。我想这大概是男人们的特性吧。在情侣、夫妻的关系上,男的往往在某种层次、形式上忍耐,女的却浑然不知,一旦到了男人忍无可忍,事情已经无可挽回。这么说似乎有诡辩之嫌,女人们会说,我们还忍无可忍呢。是的我承认,看起来女人们忍无可忍的事情多,但她们往往都说出来,而男人们却是不说的。

  男的相对于女的理性些,女性更爱感情用事。我结婚二十年就是得出了,或体验着这个被“千锤百炼”的,到时候又被男女双方忽略的结论。为什么男的相对理性,女的爱感情用事,这得问上帝他如何造的人。既然是这样,男女交往上的误会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那能否避免、化解误会?恐怕不那么容易。前边说了,感情这种东西很难说清楚,常常不合乎情理,一些男女双方内在的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许我们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会好些,换句话说就是别光想着自己了。我这么讲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或者说“不可绝对化”,要不就“谁不为自己着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不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未必能相爱”等等。对,你们说的有道理。

  让我讲个杂志中看到的故事吧。有这么一家子在逢年过节时,当妈妈的总要做一盘蔬菜蛋糕。可爸爸和孩子们都不爱吃。但是蔬菜蛋糕上桌时,父亲就对着孩子使眼色,让大家都一起称赞这盘蛋糕,不断地说好吃极了,并大口吃。事后还小声地告诫孩子们,“我知道咱们大家都不爱吃蔬菜蛋糕。但你妈妈喜欢做又喜欢吃,我们不能让你妈妈扫兴。”就这样,每逢节日蔬菜蛋糕都在这个家庭饭桌上出现,并得到心照不宣的赞美。终于,老父亲过世了。那年的圣诞节,饭桌上也没了蔬菜蛋糕。老母亲叹息道:“我从来也不爱吃这种蔬菜蛋糕,可是你父亲爱吃。现在他先走了,我也不用做了。”

  我反复读着这篇小故事,心中有着感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喂我你的声音 回复 悄悄话 我读那个蛋糕故事,一点都不感动。我觉得这对夫妻应该开诚布公的告诉对方彼此的感觉。如果在食物观感上都要互相遮掩,那么在性和谐上一定也是说不出口,不能畅所欲言。那么做这么多年的夫妻,这是遭罪呀。爱就是彼此在沟通和交流中享受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压抑自己,让大家受苦。
喂我你的声音 回复 悄悄话 “相亲相爱的人们在一起应该无拘无束才对呀。”--这真是至理名言呀。恋爱不是学识、地位、金钱可以衡量的,恋爱是一种放松的感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地互相撒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