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母亲的初恋

(2008-12-01 01:17:11) 下一个

            (小说)

  女儿从小和离婚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说,她的离婚只是因为和她父亲性格不合。女儿相信妈妈的话,因为爸爸有时来看她,母亲和父亲彼此客客气气。爸爸以后又结了婚,可妈妈却没有。女儿长大了,结婚了。她想:妈妈应该找个老伴儿才好。起初母亲反对,后来在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下默许了。於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鳏夫走进母亲的家门。老先生姓李,人好,女儿叫他“李伯伯”,两位老人在一起生活很和睦。女儿也随之松口气。

  那天女儿回家看母亲和李伯伯。老先生找机会对她说到她母亲的初恋。

  “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女儿吃惊,心里有着妒意。

  李伯伯沉吟片刻,“我是说,你应该和你妈妈好好谈一下。我觉得他们应该见见面。”

  “为什么?”

  “不为什么。”李伯伯说:“你妈妈告诉我,他曾在XX县工作。到那里也许能打听到他。你去联系一下吧。我不合适。”

  母亲在上大学时认识了一位解放军年轻的军官。不,应该说是那位相貌堂堂的的军人对女大学生一见钟情。母亲年轻时非常漂亮。不仅仅是漂亮。怎么,有些传奇?就算是吧。但母亲“出身”不好,她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这在1960年代是可悲的、可怕的。部队上干涉了,力阻年轻军官找这样的对象。可小伙子倔强,说他就爱她。然而她屈服了,“组织”上“做工作”,让她断绝了与心上人的往来。

  “……我就爱你!”年轻军官在信中写得斩钉截铁。她没有回答他,为了他的前程,她不能再理他。以后和另外的人结婚,他就是女儿的父亲。但没几年就离婚了。  

  他呢?因为“思想不健康”被提前转业,作为一种惩罚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县城里。当然,后来他也结了婚,并成为“好父亲”、“好丈夫”。

  “这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吧?”女儿问李伯伯。

  “这种事情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李伯伯道。

  “那时候为什么会这样?”

  “应该的事情太多、太多……”

  那天,母亲初恋的人来了。还有着军人的形像,腰板挺直,一脸庄重。只是头发花白。他和母亲对视着,默默无言。李伯伯和女儿不约而同走出了房间,来到街心公园散步,若有所思,却又不知如何谈起。等他们回到家时,母亲和初恋的人正在告别。

  “吃了饭再走吧。”女儿和李伯伯异口同声。

  “不啦,不麻烦了。谢谢,谢谢!”他拉住女儿的手。

  “是李伯伯……”女儿道。

  “谢谢你,老李。谢谢,谢谢!”他对母亲回头道:“你多保重啊。”

  事后母亲整个晚上都在流泪。女儿要回家了。她对李伯伯悄声说:“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见面。”

  “还是应该的,应该的……”李伯伯一脸沉重。

  “妈妈的初恋…她那时…她为什么……”

  “你妈妈的初恋和你的初恋一样。可她没有得到,但总在心里。”

  三十多年有多长啊,三十多年却又象在昨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