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发了疯的一号路

(2008-12-12 01:10:10) 下一个

            (随笔)

  七年前从美国中部到东海岸“游牧”到新泽西州谋生,刚进入这个全美人口最稠密的工业州就领教了一号路。那是七月酷暑的一天下午,按着地图下了州际高速公路转入了一号路,哎呀,我这个中西部大平原闲散惯了的土老冒一下子紧张起来,当时对这条路的印象就是“疯狂”二字。所有的车子都敢超你,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根本漠视你的存在,后面的车子穿梭般地交叉着超到你前面,好像你在原地站着似的。我刚想换到边线开,后面的车子就“哇-哇-”地按喇叭呼啸而过。我车子里虽然有空调,还是汗流遍体。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终于适应了一号路,而且每天上下班都要在上面开很长一段,可对一号路是越来越害怕。

  有那么可怕吗?嘿嘿,咱说得蝎虎了点儿,但我开车技术不佳,年纪又大,所以不得不崇拜这“一号路恶魔”。

  这南北走向的一号公路很著名,是美国最初修的高速公路之一。它从美国东海岸最北边的缅因州一直贯通到最南边的佛罗里达州。现在一号公路已经被南边走向的95号州际高速公路取代。然而一号路新泽西段却更加混乱不堪,事故频仍。一出重大交通事故,公路上就塞车,少则半小时,多达数小时。赶上大雨或下雪,车子开得像牛车。

  太太所在公司就在一号路边上,她和女同事们总是抱怨一号路上的交通混乱。

  “所有的人都想从你头上飞过去。车和车之间贴得那么近,真可怕!”

  “从小路上转上一号路是最紧张的时候,没一辆车肯让你。你刚一停下来,后面的车子就按喇叭,催你快走。走哪儿去呀?往死里冲?”

  “下一号路也不容易。该出去了,在立交桥岔道口你打着转向灯想往一号路外边拐,可小路上想上一号路的车一辆接一辆,就是不让。没办法,硬着头皮往里冲,顿时喇叭响成一片。紧张得我直哆嗦。”

  “你说是不是咱们技术太差呀?不然人家怎么总按喇叭?”

  “他们技术倒好呢。我在这一号路上隔三岔五地就看见出交通事故。那些家伙就是比你敢玩命儿。”

  女人家开车就是不行。没错。不过我的小老板也在抱怨。他在新泽西生活了几十年了。“十年前我从家开到公司用二十分钟(途经一号路),现在要用四十分钟。我想出来得晚所以塞车。可我早上七点出来仍然塞车。有一天我有事情早上五点就出门了。心想这回一号路上大概没什么车,没想到已经是车水马龙了。”

  人家说,到新泽西州谋生,就得适应开车的交通拥挤。那要就是适应不了呢?别在新泽西生活呗。咱在美国可选择的余地小,既来之,则安之。但很多美国人就不这么想。当初我们一家人从中部地区到新泽西来的时候,一些美国朋友一听说都大呼小叫,好像我们去找死。也难怪,住的那个小镇子上的很多美国人一辈子都没去过纽约市。我们住过的那个小镇曾有个美国小伙子在新泽西找到工作,但只干了几个月就返回故乡,一说到新泽西的日子就好像去过了“地狱”。他心有余悸说到每天在“一号路上的恶梦”,发誓道:“就是给再多的钱,我也不去那儿干活。”

  那上下班是否能避免走一号路?好像没那么容易。即便可以走别的路,也还是塞车。一号路附近有18号路、9号路、27号路和206号路等等,上下班时都很拥挤。当然了,不会有一号路“疯狂”的感觉。

  为什么一号路会如此疯狂?我的体会是,主要是人口的增加。近一、二十年新泽西的人口增加一直很快。新泽西大公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公司也很多。这些公司一扩张,雇员一增加,新泽西的人口当然就增加。另外,纽约市的人口也不断迁移到新泽西来。倒不是因为“911”事件后,纽约的人们觉得住在那里不安全,而是市里生活费用、房价太高。新泽西生活费用和房间相对低,而且公共交通也还算方便,在距离纽约市四、五十英里的范围内,开车到火车站和汽车站,再坐通勤火车和公共汽车四、五十分钟就可到达纽约市的曼哈顿岛。只要是上下班不超过四小时,人们觉得都还可以忍受。于是纽约人源源不断地搬到新泽西部和中部。作为交通干道的一号路负荷就越来越重。

  第二是连接一号路的小路甚多。这些小路都连接着人口不断膨胀的各个居民区,上下班时间自然大量汽车从居民区涌入小路,各个小路上拥挤不堪的车流再滚向一号路。结果每个连接一号路的路口都排着长长的汽车大队出出进进。小路上都如此,一号路上更是车乱如麻。

  第三,我认为这点最重要,一号路上设置了很多红绿灯的交通路口。为了交通拥挤的压力,一号路在很多十字交叉路口都设置了立交桥。但一号路还有些路口没有立交桥,仍然用红绿灯控制(这些路口没有直接左转道,左转的车从右边的边道转弯拐到左转的路上去,这是新泽西交通特色,为的是以避免交通拥挤)。红灯期间势必会堵住很多车。绿灯一亮,前边的路段相对空,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前冲,特别是那么不要命的小伙子们。谁都是赶着点上班的呀。可刚冲一会儿前边车子的密度就大起来,速度不得不慢下来。这样忽快忽慢的车速状态无形中加剧了开车者在一号路上的紧张,使得一些人更加不耐烦。于是出事故的机率就增加了。

  北京的朋友电话中听到我在美国开车上下班的抱怨都笑起来。“算了吧。你是没在北京开过车,北京的大街小巷开车没一点儿规矩,高速路上就像是‘停车场’,天天都堵车。你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可是…可是…”可是什么呀?咱真的精神紧张呀。每当下班回来,如果到时间没看见妻子开着车回来,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焦虑。妻子也是一样,我要是回来晚了,她会在窗口张望无数次……

  在连阴雨的一天下午,我下班从小路刚拐上拥挤不堪的一号路,没一会儿公路上三条平行道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一动不动。可以断定,前面出了交通事故。警车、救护车和救火车先后赶到,闪动着警灯,吓人地鸣着警笛。停在路上的车尽量让开一条缝让这些车子钻过去。

  等待,心情恶劣地等待。终于,三行车队慢慢地向前蠕动了。慢慢地、慢慢地,我看到了事故现场。路边有五、六辆撞得乱七八糟的车,地上都是车子上散落的破塑料块和玻璃。其中有辆车的车头完全撞瘪,像个烂纸壳。伤者(或者有死的)已经被救护车拉走。便道上还有两位坐在地上,估计是事故的当事人,警察正在仔细寻问。那两位抱着头,大概还没有从惊吓中恢复过来。

  回家晚了将近一小时,吃饭时我不停的抱怨,也不知在抱怨什么。妻子说你还算好,早上因为下雨路滑,在南边的一号路段,一辆大集装箱车失控翻车,并把路边一个水泥电线杆子撞倒。那电线杆子倒下来正好砸在一辆小车上。司机的命运不得而知。一号路上立刻就塞车了,她所在公司的很多雇员被堵在那儿两、三个小时。

  那天很晚了,我坐在床上久久地不说话。妻子看着我,“怎么啦?你呀,总想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快别胡思乱想了,睡吧。明天你我还得面对那发疯的一号路哪。”

  10、200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潇洒走红尘 回复 悄悄话 新泽西的人开车有名的疯狂,要不怎么全美保险最高,我刚开车的时候,在新泽西的公路上,两手都是湿的,因为紧张得直冒汗,现在习惯了,也开始开疯车了,相信你也很快会适应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