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生活变迁(84): 婴儿用品

(2012-03-14 19:42:36) 下一个

 

 

父母亲回忆,我小时候睡过摇窝(即摇床),一米左右长,刚好放下不会走路的婴儿。木制的婴儿床,四个角有雕花的手柄;最下面的两根横的“落地脚”呈弧形,摇动的时候,整个摇窝可以左右摇动。据说有的婴儿不摇不能入睡,我大概就是这一类的。后来上大学听老师讲,这样摇晃,对婴儿大脑发育有影响,因为震动比较强烈。

 

后来,城市里面,尤其是大城市的幼儿园都改用摇篮。一个很大的育儿房,中间有一排或两排吊着的摇篮,一般一排是10个左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保育员或阿姨只要推动一端,整个一排都会同时摇动,很壮观。而农村的家庭,则是单个的摇篮,也是吊在天花板上。

 

一家人上街时,父亲就把我背在背上,然后用一根很长很宽的背带把我系在他身上,就是“打背包”。这个印象特别深刻!

 

我小时候还坐过枷椅(子),也叫“嘎椅子”,一种木制的内圆外四方结构的“枷锁”,专门给不会走路、或者学习走路的孩子用的。这就解放了大人,大人们可以做家务事了。因为枷椅的面板十木制的,可以擦干净,吃的东西就放在上面。儿子小时候也用过,一直保留着,古董啊。

 

去云南、贵州、四川出差时,看见过背篓。宋祖英唱的《小背篓》,就是描述的那样一种情景。这东西也只是适合山区的家庭,被孩子进城买东西,回家时,就把东西放进背篓里,孩子就抱着。湖北湖南山区也有。

 

    到了儿子这一代,最早使用的婴儿床是铁制的,下面不是弧形的“落地脚”,而是6个万向轮,可以在房间内到处拖动,很省力。儿子学走路是,用的是“学步车”,上面类似于枷椅(子),下面则是5个万向轮,可以到处“游走”,撞到哪里就是哪里,反正不会摔跤,也可以训练腿力。

 

再后来,就开始用婴儿车了,主要是上街、逛公园方便,不用大人抱着、背着。当时买的婴儿车很先进(现在看来就很落伍了),前面一对轮子是万向的,后面的拷靠背下面可以放杂物;前面的顶篷可以折叠。不过,可以准备一块塑料布,挡风雨和阳光,甚至灰尘。有人说,如果不挡灰尘把孩子推在大街上走,孩子就相当于“吸尘器”。现代的婴儿车,一般都有全封闭的塑料罩。

 

会走路之后,就摇买童车了。开始的童车是4个轮子,前后各一个,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只是后轮的左右各增加了一个辅助轮,以保持平衡。儿子骑过一段时间,就把辅助轮拿掉了,可以骑车了,一直到上小学。再后来,就买真正的自行车了。

 

到了90年代后期,家庭最先使用的是“婴儿篮”,把婴儿放在一种比普通买菜的篮子略微高档的专用篮子里面,当然,要垫上毛毯之类的棉织品。这种“婴儿篮”只适合一岁以前的婴儿,母亲上街时可以挂在肩上,或提在手上;进入商家时,可以放在台面上,走时记得就行了。相对于背着或抱着,又是一种风景。

 

现代的婴儿用品就很多了,比如很多家长使用吊兜,这是人类学袋鼠的最直接结果。把婴儿放在胸前很安全,面对面交流。

 

    再谈谈尿布。我那时代,使用的都是棉织品,甚至还有绸缎,比较润滑、柔软,适合新生儿;还可以重复使用,很节约,很环保。儿子这一代,使用的是女生夜用卫生巾,或者在医院买的新生儿一次性尿布,比较贵的那种,好像是进口的;而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大众化的一次性尿布。现代的一次性尿布就很多了,比如尿裤套、全棉婴儿尿布、防水衬垫、婴儿纸尿裤、婴儿尿不湿、尿不湿伴侣等等。其实,还是棉织品最好,很多婴儿的皮肤对一次性尿布过敏。

 

在国内时,孩子自己带,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都是自己解决;当然,遇到产品质量问题,也没有人会来解决。而到了加拿大,经常从电视报刊上了解到加拿大人对婴儿产品的重视,对公司的产品格外“挑剔”,似乎觉得加拿大人从来不用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比如,前几年中国儿童玩具含铅量超标,我们也就是一直这样使用的,也没有发现中国孩子有什么问题。最近,加拿大还发生了百页窗窗帘的拉绳,将孩子颈部缠绕致死的事件,家长控告百页窗厂家;加拿大召回危险婴儿围栏(Evenflo Top of Stair Plus Wood Gates公司产品)、婴儿摇床、奶瓶等等;美国召回有窒息危险的“问题吊兜”(WendyBel-lissimoslings)等等。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西方人认为,自己花钱就应该值这个价,顾客就是上帝,产品都有保修期,尤其是婴儿产品的质量应该是第一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于婴儿产品的质量问题(比如三鹿奶粉)就显得麻木很多。东西坏了,扔掉,再买一个。谁会去找厂家?谁会理睬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