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梦幻泡影之一 美国金融危机

(2008-10-05 23:00:27) 下一个

 

 

第一篇

 

生清贫兮一白丁,死困骞兮破皮囊。

居陋室兮册满璧,执残骸兮弃山旁。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笔者的这部书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是什么寓意?

佛家金刚经有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大国游戏里,笔者的看法是将来这个世界是两个大国的游戏,而这两个大国在中亚和中东的博弈,将是未来世界的主要看点。而在这两个大国的框架下,一个无法统一的欧盟,一个不甘落魄的俄罗斯,一个抬不起头的日本,和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印度,就是主要的次大国,在中间合纵连横。而许多小国形成的国家联盟,阿拉伯联盟,东南亚联盟,非洲联盟,拉美联盟,就会在这场游戏中,扮演逐鹿的舞台。

本来在花开花落里,应该继续这个主题,谈到北美的花谢和东亚的花发,但就被不甘落魄的俄罗斯出来搅局,因此将论述的课题,转移到了美国衰落和中国复兴这两个大看点之外的第三点,就是欧洲的整合。

所以在梦幻泡影这一部,笔者的话题会回到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的相关话题,正好就为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中国的发展转机,提供一个即时的分析。之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因为对美国的领导精英来说(不只是政府的高层官员,还包括思想界,学术界,商界,工业界,科技界,军界等),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整体经济危机和美国地位衰落的困局,和海外用兵及外交政策的焦头烂额引发的颓势,寻找破局的良策。如果应对失当,那么美国继续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企图,就会成为一个泡影。

而对中国而言,以汶川大地震显示出来的众志成城,和北京奥运会表达的蓬勃生机,同样面临着如何使经济发展模式顺利转型,和如何解除城乡二元化导致的贫富差距分野的乱局。中国的精英领导层如何应对挑战,成功的走出这个发展的危机,而不至于经济拉美化,也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选择。如果应对乏力,象前几年那样,被动的走一步看一步,无法主动的引导经济转型,那么中国复兴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机会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成为一个富强大国的愿望就会成为一个梦幻。

到底中国的领导层是否能够应付这个世纪大挑战?不光在于当前的领导人,和下一代的接班人是否具有战略眼光,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在于中国是否可以发展出一批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研各界,具有清楚头脑和敏锐判断的专才,可以为领导人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政策选择,并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从而减少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都可以最优化的整合,而出来全民一心,其厉断金。

美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控制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如何在美元失去其国际金融地位的情况下,和美国依赖强大军力控制非再生能源不成功的情况下,从依赖于战争掠夺的石油经济,转换为依赖自身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新经济。不是靠出去打打杀杀抢能源,招摇撞骗吸外资,风风火火垒债台,然后全民不负责任的稀里糊涂混日子的懒散过日子,而是恢复美国立国的发明创造,辛勤工作,吃苦耐劳,和朴朴实实的清教徒传统,重建国家。在新能源,基础建设,教育和健康保险上重启炉灶,一方面打压花里胡哨的华尔街,一方面限制玩物丧志的好莱坞,美国的前景不是没有希望。

 

 

 

 

而中国面临的挑战,笔者在大国游戏和花开花落里都有些论述。由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加上笔者对当前局势的掌握,未免有鞭长莫及之嫌,因此开出来的药方不一定完全对症下药。但是,笔者希望的是对这些问题展开一个讨论,可以起他山之石的作用,让大家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面对不可逃避的问题。

中国现在要搞清楚的是,美国的经济到底会变成如何一个情况,及美国的救市计划是否可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判断其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而中国应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

笔者的基本判断是,美国的救市计划还是一个新的忽悠。其对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普通人可能以为现在美国政府才开始救市,其实美国联储局早在去年八月已经开始不断的救市,其救市总金额也许已经超过了万亿。除了不断的降低利率,联储局还通过向市场注入资金的方法,企图将危机化解,但是随着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爆棚开始,每次联储局的救火,都无法解决之后的美林,雷曼,熊士坦,华盛顿互惠,美国国际集团,房贷美,房地美等等的困局。

美国联储局刚开始的应对方法是两手运作。一是降低利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气垫,让借贷成本降低。二是用联储局打开自己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提供资金给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避免大家开始一窝蜂贱卖资产,引发金融风暴。采取这个方法,主要是联储局的伯南基(格林斯潘后的又一个犹太主席)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面比较好,当然房地产业推出了太多的新房屋,而且房价确实飙得过高,但如果令房价回复到正常水平的过程,是一个几年的较长时间,还是联储局可以应付的。

而当时的大部分银行在进入这个危机时,手上的资金还很充足,甚至比1990年那场经济危机的状况要好。所以美国联储局得出结论,当时的金融系统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而不是银行的坏帐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头脑清醒和眼光锐利的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赞成联储局的判断,结果导致了布什政府认为美国经济状况,基本面还不错的认知。

但是当危机进一步深化时,真正导致金融危机的并不是来自于银行,而是那些缺乏管制的“影子银行”系统――金融公司(私人基金),投资银行,政府支持的企业(两房),对冲基金和许多帐外交易系统。这些非银行的银行企业,不受政府管制,但就使用远远高于银行(受联储局准备金制约)的高杠杆融资方法,将信用泡沫推到了极致。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建议中,强调要建立国有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限制这类非银行的银行机构为所欲为。

当美国的房价开始下跌,这些机构的坏帐开始大面积出现,而坏帐和资金短缺不同,你不可以靠借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你银行的经营不错,只是资金短缺,无法运作,那么借给你钱,就可以帮你周转过来。而坏帐,就算是你一分钱利息都不收,借钱给银行,也无法改变其资金方面的困境。唯一的方法是向银行注资,使其可以将坏帐冲销。当然如果你那个坏帐窟窿太大,是个无底洞,那么注资进来,以为自己便宜的抄了个底,拿了不少股份,可能那些银子就银沉大海,连个水漂都看不到。中国中投公司的50亿美金在大摩的注资,以及那家用70亿美金在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抄底,都是这样的结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美国感冒大陆就发烧,美国发烧",事实是相反.美国在发烧.
注资关键看量,大量就有用.中国90年代也曾大量重销坏帐,当时中国私下估计是多少?外界估计是30-40%,也挺过来了.美元是国际流通,多印钞票问题不大显,有可能到2009下半年就重销完毕,这几个月发行的货币号称比过去95年多.
worldbull 回复 悄悄话 博主高就?
parisparis_loi 回复 悄悄话 主要是联储局的伯南基(格林斯潘后的又一个犹太主席)
--actually all three are Jewish, including Volcker.

China's key weakness is internal social division: income disparity and social injustice create division and source of implosion.
逐鹿中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ly的评论:看你的言语和语气,不是运运就是轮子。
jerry2008 回复 悄悄话 这次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人受益?
我的看法是,最大的受益人是美国的大资本家(那些大的CEO五年分了几百亿),还有那些在2007年前卖空股票的人.

这次金融危机可以打击俄罗斯(油价,股价暴跌),可以打击中国(让中国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增,债劵损失惨重),可以打击日本,让全世界为美国的高消费买单.

一孔之见!


。 除了经济,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么
红袖添香老板娘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有毒食品搞得全世界都人心惶惶。中国政府对此有更好的解释和措施吗?
天灾能谅,人祸难恕。
阿健 回复 悄悄话 补充前贴。基本上、真正的竞争在文明之间。 国家只是文明的器具。只不过现在中国一国承载华夏文明、而西方各国、包括西化的国家合同承载西方文明。俄罗斯最终还是从属西方文明的。但我还是看好中国无与伦比的潜能。一柱擎天方是真命天子。
阿健 回复 悄悄话 中美二国的王霸之争只是表象。真相是中国单挑整个西方。西方国家就像一群狼、平
时争食互噬、但意识到狼群受到龙威胁时、就会联合起来、围攻龙。
avant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ly: 支持!说的是事实。
littlebird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ly的评论:
神经病
eastandwest 回复 悄悄话 佩服版主。这些文章想必要花不少时间查对资料。不简单。

版主认为全球“争霸”的应该只剩中美两家,作为黄炎子孙,自然十分愿意赞同。笔者也认为的确有这个趋势。美国鹰派拿中国作苏联之后的假想敌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今的执政群也表现出振兴中国的意志。

不过,客观地看,中国国力距离同以美国为首西方平起平坐的层次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个国力不单是硬实力,也包括了诸如人民道德水平等这些软指标。

美国自里根以来,经济发展在西方世界中一支独秀,有的依靠实质上的产品,像电脑、网际网、移动通讯、全球定位等等。也有依靠虚拟金融产品和泡沫经济,像引发这次金融风暴的次贷。但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美国精英,尤其突出的当中是犹太人,的发明创造性在整个世界范围上看都是无与伦比。而美国的制度允许这些精英在最大限度的环境下发挥他们的发明创造能力。

正如所有的老生常谈都能指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美国人创造的各种各类有形无形的产品给它们的发明群体和人类带来莫大的生活方便和利益,也往往带来有时难以预测的危险。三0年代的金融风暴引发了灾难性的世界大战。这次金融风暴如何收尾还难以预料。

在这一个层次上,中国有幸或不幸,还远不是美国那个量级选手。
脑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作者又开新篇
wabjtanm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学贯中西,佩服,佩服。
有个问题一直没想通,希望博主给指点一下。
这次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人受益。 除了经济,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么?
flyingfish26 回复 悄悄话 搬个板凳继续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