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弓笔谈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多少人与事,尽在笔谈中。
个人资料
正文

家姐专栏—凡人小事(一)

(2010-03-15 08:31:26) 下一个

 

声声入耳

 

歌声

一连好几场大雪,到处银装素裹,往日热热闹闹的南湖广场冷清了许多,隐隐绰绰看见一些坚持锻炼的人的身影在晨曦中时隐时现,我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般地坚持着。

远远地,传来一阵歌声,歌声时断时续,很明显,唱歌的人中气不足,好像是一位老者,可唱的歌却是一首绝对年轻的士兵的歌——《打靶归来》。走近才看清楚,一位八旬老翁双手拄着拐杖,面对湖水,引亢高歌:“……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我从他身后走过,走出老远,还能听到传来的歌声,“一、二、三——四!”

在这寒风凛冽的清晨,在这年轻人都怕出门的寒冬,这位老者孤独的背影和他那苍老沙哑的歌声不由得让人产生联想,他是在怀念他那逝去的青春岁月吗?

 

虽然是清晨五点,可到处都是热烘烘的,好像前一天的暑气还未散尽。

收录机里放着音乐,我和每天一起晨练的姐妹们汗流浃背地跳着舞。离我们不远处是一幢尚未竣工的楼房,工人们赶早凉已经在干活了。

“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一阵歌声从头顶飘然而至,抬头一看,一个小伙子戴着安全帽,在楼顶扎着钢筋,黝黑的脸膛上满是亮晶晶的汗水,他一边干活一边随着我们播放的音乐高声地、忘情地唱着。

“九妹,九妹,心中的九妹……”

兄弟,你可是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九妹”?

 

笑声

一大早,我在湖边按声乐张老师的要求练气息,身后有两位六十开外的“少”老人在聊天。

“告诉你噢,昨天我去六合钓鱼,钓了七、八十斤,呵呵呵!”其中一位得意地说。

“哎哟,那你发了,准备怎么吃啊?”另一位关切地问。

“怎么吃啊?清蒸红烧唉。”

“我告诉你噢,水煮鱼,水煮鱼好吃,不用油煎,直接放到锅里头煮,放上葱、姜、大蒜、花椒、辣油……,哎呀,那个鱼煮出来,又嫩又香,打嘴巴不丢。”这一位绘声绘色地说着,吱吱咂咂地咂着嘴。

“对对对,我家老子喜欢怎么吃啊?咸鱼烧肉,哎,咸鱼烧肉。叫我家妈烧,先把鱼腌起来,晒干切成块用酒一焖,然后和肉红烧,肉一定要五花肉,带点肥,哎呀,那个肉烧出来,红通通的,油冒冒的,才好吃呢!”这位老兄说着,不停地吸着嘴,好像要把滴落的口水吸进去。

“还要弄点酒,二两小酒一抿,那个美啊!”

“哈哈哈……”两位仁兄已然完全陶醉在他们自己描绘的美味佳肴里。

这笑声太有感染力了,我不禁微微地笑了。

 

骂声

我坐车去老年大学上课。初夏的中午,暖暖的慵懒的风从车窗外吹来,让人昏昏欲睡,车上的乘客不多,不少人闭着眼睛打盹,我拿着一份报纸有一搭无一搭地翻看着,耳边除了汽车马达发出的“轰轰”声,一切都那么安静。

“你干什么啊?”车子猛地一个急刹车,司机突然对着窗外怒吼起来。

突如其来的喊声惊动了车里的乘客,几位男士冲到窗口,向司机怒吼的方向望去,紧接着,几个大男人和司机一起高声叫骂起来。

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站起身向窗外看去,慢车道上,一个年轻的女孩骑着车,一只精致的女式小包夹在车后的书包架上,女孩一边悠闲地骑着车,一边摇头晃脑地听着耳朵里MP3放出的音乐,在她的车后,一个年龄和她相仿的大男孩紧跟着她的车,想伺机抽出那个小包。女孩显然不知即将发生的事,仍然沉醉在她的音乐里。听到骂声,男孩停止了他的企图,悻悻然站在路边,满不在乎地斜眼看着汽车上的人。

司机重新回到驾驶座上,发动了汽车,那几位男士余怒未消,继续冲着那个越来越远的男孩高声叫骂,“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是五月十九号,是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日子!这个日子你能干这种事啊!”

我不骂人,也不喜欢听别人骂,可今天这骂声却让我感到那么痛快淋漓!那么荡气回肠!

 

这正是,歌声笑声怒骂声,声声入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