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入轨后,美国战略司令部数值

(2015-12-18 17:11:51) 下一个

12月17日8时12分,备受瞩目的暗物质卫星“悟空”,乘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开始腾飞。

  17秒后,“悟空”和火箭一起程序转弯,空中滚转定向飞行。

  155秒后,火箭一级发动机关机。

  157秒后,火箭一、二级分离。

  212秒后,整流罩分离,“悟空”的脑袋露了出来。

  320秒后,火箭二级主机工作后,关机。

  775秒后,火箭二级游机工作后,关机。

  790秒后,星箭分离。进入500公里高度的轨道

       进入轨道71秒后太阳能帆板顺利打开,开始为卫星供电。

       预计卫星将于20日之后为各载荷加电,24日开始加载400伏、800伏高压电,为载荷运行做准备。载荷开机之后,就将开始接收数据,并进行各项在轨测试,直至明年3月。

      如一切正常,“悟空”将于明年3月起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屏幕上显示的入轨参数,绿色为实测值,白色为理论值。不清晰,大概的数字。

美国战略司令部数值:2015-078A/41173 in 489 x 504 公里 x 97.30度

 

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导发射。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颗空间天文卫星,也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其科学目标是使我国在暗物质研究、宇宙射线起源方面取得突破,在伽玛天文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空间科学是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最佳着力点。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要按照以航天工程技术创新为主体,大力推进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思路,加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研究,努力构建协同开放的科研创新体系,强化建设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推动航天事业全面、科学、协调发展。

  迄今,国防科工局先后支持研制了实践五号、地球空间探测双星计划、中法天文卫星、硬X射线望远镜等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并在大量民用卫星上搭载了空间环境探测载荷,开展相关试验和数据累计工作。月球探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更是首次实现我国对地外天体的探测。

  据悉,国防科工局正在抓紧组织编制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空间科学在国家科技与航天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科学目标、探测任务、政策建议;将继续开展探月工程后续任务,为我国深空探测及其基础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国家航天局平台作用,在空间科学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展示和宣传空间科学探测工作,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我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将开展空间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创新概念研究和相关探测技术预先研究,空间科学卫星关键技术研究,空间科学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行等。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发射许可审批,中科院负责工程实施,中科院所属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分别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研制。

 

   暗物质星重达近1.9吨,是长二丁发射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有史以来质量最重的一颗卫星;同时,发射时间正值12月中下旬,对于采用常温推进剂的火箭而言,又面临着冬季极端严寒天气的考验。为此,研制团队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火箭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采用“双捷联”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发射可靠性。 

         用于本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常规液体推进剂二级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及低地球轨道飞行器。火箭已圆满完成26次发射,成功率100%,先后将38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并成功跻身国际发射运载火箭市场。长征二号丁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26次发射,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1次发射。

QQ截图20151217093511.jpg

12月17日08:12发射视频,卫星将在12月24日传回第一轨科学数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