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军报:30年未打仗 要加快发展还需解放思想

(2008-10-28 00:04:13) 下一个





军报:30年未打仗 要加快发展还需解放思想



解放军报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变革中,我军经受了考验,接受了洗礼,思想得到大解放,战斗力得到大提高。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新起点上。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军队建设整体转型,不断提高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

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既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继续解放思想的起点

改革开放这30年,正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过渡期。我军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经历了从“消肿”到转型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把军队建设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移到和平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轨道上来。我军以百万大裁军为突破口,卓有成效地进行结构性调整,开始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世界军事领域的新发展,中央军委及时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转到打赢一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后来,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想。全军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大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现代化水平实现了大幅跃升。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我军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的战略筹划和各军兵种转型建设的顶层设计,抓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推动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军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机械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

按照信息化要求,对机械化时代的武器装备、组织体制、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造,实现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是我军发展史上新的伟大实践。军队建设的转型首先是思想的转型。这是因为,我军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又要向更高阶段的信息化迈进,在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如何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有效弥合我军现代化低位势与高目标之间的落差,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我军在机械化战争条件下屡屡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而在信息化战争悄然而至的这30年间几乎未经战事,在国家安全问题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转型建设使军事能力有一个新的重大发展,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我军转型与社会转型同步,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交织,国家和军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存,在“双重转型”、“双重变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如何规避转型、变革可能带来的动荡风险,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总之,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孤芳自赏、固步自封。实践越深入,思想就要越解放;思想有多远,路才能走多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事关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重大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军建设整体转型,不解放思想不行,不提高解放思想的质量也不行。继续解放思想,目的是推动更大发展,关键在坚持科学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而且需要更科学更理性的思维。

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转型建设既要立足应对当前威胁,又要着眼迎接未来挑战。“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极大拓展了我军的职能和任务,深刻改变了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方式,科学确立了军事能力新的标准和内涵。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就要着力改变现有的陆战型、近战型、本土纵深防御型的军事体系,建立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军事体系。我军要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是核心军事能力,也是完成其他军事任务的能力基础。应当看到,我国安全形势是发展变化的,而国家利益是永恒的;各战略方向的热点问题此消彼长,但信息化对手是长期存在的。推进我军建设整体转型,就要牢牢把握战略需求,视线远一点,视界宽一点,视距高一点,把针对性、应急性准备与整体性、长远性准备结合起来,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转型建设,以转型建设的成果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质量的提高。

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深化改革,转型建设既要突出阶段性特点,又要体现整体性要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推动我军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的根本方略和庞大工程,只有通过各领域、各层次、各阶段的改革,才能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客观地说,目前我们对军队转型建设规律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某些领域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更不能“改过去是改革,改回来是深化改革”。这就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着眼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要求,加强改革的研究论证,使各项改革举措与军队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衔接、滚动发展;充分考虑改革实施的主客观条件,既不能“想改怕乱”,丧失改革良机,也不能期望值太高,企图一次改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应突出阶段性重点,力争在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上不断有所突破,使改革朝着信息化的目标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不断加快,转型建设既要坚持信息化,又要保持中国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主要军事强国在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同时,加紧改造和重塑军队的组织形态,积极推动国防和军队转型,不仅造成发达国家以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军事技术优势,而且可能造成军事体系优势。面对这种逼人态势,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我军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不容易看到的是二者的差异;容易做到的是言必称美军,不容易做到的是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显然,满足于自身纵向的进步,察觉不到在多年和平环境中积重起来的惰性,以国情军情特殊为由拒绝潮流,或者沉醉于辉煌历史之中不能自拔,那就是鼠目寸光、夜郎自大;而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或者急于求成、盲目赶超,则可能掉入“信息化陷阱”和军备竞赛的泥潭,造成战略迷失和决策失误。自以为是或妄自菲薄,其实都是迷信和僵化。可取的态度是,既不脱离时代,又不脱离自己的实际。像当年毛泽东研究战争规律那样研究军队转型规律,既顺应潮流、积极借鉴,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不对称发展积蓄后发优势,做到顺应普遍性、体现特殊性、遵循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国防需求上升但财力投入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转型建设既要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又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益。强化效益意识,也是转变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队现代化建设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向信息化转型更需要高投入。近年来,我国军费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但缺口还很大。我们不能坐等所有条件具备再推进转型,更不能与西方国家拼投入,必须也只能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一方面,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实行科学严格的国防预算制度,完善有利于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兼顾军事需求,从而实现“深度军备”。另一方面,军队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尤其要坚持勤俭建军、节约办事,着力解决重投入轻管理、不计成本和消耗的问题,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效益。

紧紧抓住“人的解放”这个根本,为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思想解放本质上是人的解放,军队转型最根本的是人的转型。推动军队转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既要重视武器装备、技术平台等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官兵素质等软件建设,充分发挥人在军队转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军队转型的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认识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就不可能主动变革,即使变革了也不会取得成功。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能把思想搞乱、把人心搞散。我军转型建设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亲自发动和直接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既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理论结晶,又为继续解放思想提供了科学指南。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才能确保军队转型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确保全军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解放思想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到理论创新上。思想落伍,理论必然停滞;理论贫乏,实践就会徘徊。当外军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新观点汹涌而至的时候,我们更要坚持理论创新,着力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以理论指导的正确性确保实践运用的有效性。军队转型是充满挑战的领域,我们不可能认识一步到位,规划一步到位。不论是自上而下搞好顶层设计,还是自下而上搞好综合集成,都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应在创新理论指导下深化认识、探索规律,在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既要提高官兵整体素质,更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没有思想就谈不上解放思想。广大官兵的素质跟不上,解放思想就没有基础,军队转型就缺乏后劲。应抓紧调整改革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注重在职培养,狠抓人才战略工程,努力锻造一批复合型的指挥人才、多能型的参谋人才、精英型的科技人才、专业型的技术人才和知识型的管理人才。作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对推动军队转型至关重要。深化改革必将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领导干部应站位高一些,胸怀宽一些,气度大一些,勇于跳出本位主义、部门利益的藩篱,以服从和服务大局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军队整体转型消除障碍、铺平道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