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耳VIII

(2006-02-13 10:36:49) 下一个
申生成功地灭掉虢国,回师途中又按计划兼并了虞国。奏凯歌返国的他,心情却忐忑难安。因为丽姬为他摆设了庆功筵席,并特别派人通知他着父王所赐的征衣来赴宴。

这袭战袍除了盔明甲亮,质地华贵之外,还有两个特点,是设计师优施的发明。第一,大胆采用两侧不对称的图案花式[杨振宁应该喜欢],时人称之为“偏衣”;第二,配以“金珏”。

先民的衣着虽不及今人多姿多采,但其内涵丰富却尤有过之。至今很多孑遗的原始部落犹尚此风。看似褴褛,简直不成衣服,但他们却能道出每一条布,一片叶子,一根羽毛的意义。

所以具有解读能力的人如里克,观礼出征仪式后,还去献公那儿争谏了一番,“大王,这是谁的主意?‘偏衣’,表示荣崇旁衰,‘金珏’表示不胜不还。战场之上哪有如此穿戴。?请大王更赐新衣!”

献公大怒,因为优施的设计是有丽姬为其背书的,“我一国之君,怎么如此小事都不能决定吗?什么‘偏衣’,‘金珏’。少管我们父子的闲事!”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配玉,和配金大不相同。玉石象征德馨高洁,所以不分时令,无论士庶均喜佩戴。金珏就要等到胜利才带,战争莫测,如预带金珏,有点像军令状了,胜利没的说,打败了就很难堪。因为虽没法律上的约束力,但身为王储,这个跟头可栽不起。

所以孔子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前不久去波士顿赏鲸,我看到一景,解说称其为鲸鱼的脚印。因为躯体委实庞大,一出水面,声势便甚是骇人;而当其重新入水,洋面上留下一个印迹,巨大的椭圆形十分光滑的区域,会随船漂行,半分钟左右才渐次消失。

我不很清楚机理,但猜想决然和他的庞大有关。与普通人一样,大人物也受命运摆布。区别是对於小人物,旁人不去注意,而在君子,是现象,如日月之食。

申生很争气,从小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后来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都发挥得淋离尽至,人们看到一个好国王的苗苗正在茁壮成长。连丽姬心里,也禁不住为这个年青人喝彩。当然阴谋还是要进行到底。只不过依优施之计,稍加改动。所以就有了这次丽姬提议的庆功会。

献公有些意外,但也高兴,以为从此虽老夫少妻,也未尝不可家和万事兴呢[谨以此文献给杨振宁]。命士荐,里克等人大大地操办一下。从申生大军进入国境开始:郊迎,除道,仪仗,鼓乐,难以备述。总之就如同耶稣殉难前,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的礼遇,一样隆重热烈,当然结局也一样。人生际遇的波峰波谷常常这样如影随形。

宴会开始的第一部,是申生把战利品的精华献给过世的母后,献公也跟着感动一番。毕竟晋人重孝,这个传统直到现在。很多有良心的人,把生日蛋糕的第一块捧给母亲。

但接下来,当进酒给父王献公时,却出了问题。和风煦日,脉脉温情转瞬之间将代之以杀戮。

有诗赞曰:
疾风狠雨适堪笑,千头万绪土作陶,
逆风执火万人战,存乎一心魔境消。

[后记] 近日纽约创记录连降豪雨,闷在家里写东西,寻思世间变化无非土作陶,陶又化土。佛言当逆风时,执火者必有烧手之虞。如尘世功名,放下就罢了,又何必执着?而当一人与万人战,如修为精进,非但不能一曝十寒,简直一刻不能放松。愚人则固执所应放弃,本应坚持的又难以持守。有几个人能在死前,如使徒保罗坦然道,“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在这执着与放下的多选题里,每个人建造了自己的现实,或平淡,或辉煌,或清晰冷静,或颠倒梦想。要之,境由心起,魔由心生。

如保赤子的秘诀是存乎一心,在于心态,凡事看你怎么看。如此,则心魔,心境再不会摇动风,帆了!

另外预告一下,下个故事我准备写<张居正>,各位大侠有何建议,可以到我的博克里留个言,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