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最后的码字人

(2020-07-10 20:43:42) 下一个

我们这代人,也许是最后的码字人了。

君不见:名著累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对年青人而言,这个画面的和影晌的,才更有吸引力,如《西游》、如《红楼》。除了遗老冬烘们,谁会再有耐心去读原著?

所以,王朔不再写小说、改写剧本了。韩寒也改行当导演了。

在快餐时代,谁还有闲情用眼睛看、用心灵来读啊?眼耳鼻舌身意,影视可以同时开通除去“鼻舌”之外的所有频道,更积极主动地高维度收粉!

虽说,我们取得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眼睛。但阅读的比重,很显然是下降了,----至于下降了多少,一时还不知道。

因为,阅读是个累活,特别是心累,还要心静----苦读书。相比而言,影视作品,虽说也是要用眼----却是被动的,而且耳朵也可以加入进来。以前阅读时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抛地有声”的人物,要有一定段位的人,才可能在脑海中联想重建。现在呢,那些梦中才会浮现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影视,直接“飞入寻常白姓家”了。

《harry potter》《game of throne》《king of ring》《avatar》…,如果没有了影视的加持,还会如此流行吗?他们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是不是有取代传统的圣经或是什么 的?或者说,这些老牌的宗教,得赶紧跟上潮流啊,书本教条是远远不够的,赶紧拍成影视吧!

况且,王家卫干脆不用剧本,钱老爷子也承认了“诗情”敌不过“画意”----顺便说一句,电影配音这一工种不见了。同样,收音机让位于电视机、现在又要被互联网取代了。

其实,互联网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写博客20年的,没有youtuber一朝红;几十年熬成的京城影视四佬,被一个小丫片子一年内轻松超越,所以李子柒是王道、是正道,而且名利双收。

老饭骨功力再高,就算兄弟叁一起上,却被一个跑江湖的美食作家打得找不着北。

不仅是娱乐界、文化界、美食界,其它的也好不哪里去,政治界的triump、工商界的马云、教育界的李永乐,…这个名单很长、每天都在更,一如当初的“喊你回家吃饭”的天贴。威力太大了,墙国不就是怕“干政”、干脆就封杀吗?

学术界也不能独善其身,音像、推送。。。不是也在跟进吗?

再大点说:以前文明的传递,主要是文字。后来有了绘画、音乐、建筑。但数码影视一出,莫与争峰,因为他把这几方面几乎都包括进去了。

24或是25史仍在,但下一史,----如果有的话,仅仅还只是文字吗?可以取舍的资料太多了,极有可能是超文本的,崁入无数的link。

现在还有谁,是在细品唐诗宋词的意境?大家都去看“马震”了。所以带长铗之陆离的风骚,先让位于魏晋风流,再让位于唐宋的飘逸和厚实,后来的明清小说也还有人在读写,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留下文字给后世吗?留下的是音像吧?----下坡下到底了吗?

其实,码字也是力气活儿啊!不是闲得无聊,谁玩这个啊?能养家糊口吗?

仅仅写下《南京大屠杀》文字就受不了的人,肯定更受不了影像的残忍,不如归去!炸药文学奖还可以授予音乐人。

自此:文学已死,花落人亡两不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