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试析三国初期的一场凶杀案的前因后果

(2011-02-16 18:23:53) 下一个
三国初期,曹操的父亲曹嵩一家四十余人被徐州太守陶谦的部下张闿凶杀,曹操惊悲倒地,起兵报仇,杀奔徐州,所经之地,杀的鸡犬不留。徐州之难虽然后来得到化解,曹操的名声大损,引起中原名士孔融,田楷,公孙瓒,陈宫和徐州的陈登等人的一致抵制,陶谦惊吓之后大病不起,反曹的势力又一致拥戴刘备接手徐州,三国分立的萌芽也生发于曹操的不仁引起的反曹游离势力。

这场命案的前因是由于当时山东一带黄巾军再起,大臣朱儁向当时当政的李僚,郭汜推荐曹操破黄巾。曹操领旨出兵,镇压了黄巾。曹操胜利后得意之余,派手下迎接父亲曹嵩。曹嵩路过徐州,得到徐州太守陶谦的款待,并派部下张闿护送,途中大雨,张闿看到手下对曹嵩口出怨言,就建议杀死曹嵩全家,抢劫财物,然后逃往淮南落草。如果张闿只是贪图财物,就没有必要杀尽曹嵩的全家,既然他逃到黄巾的领地淮南落草,他一定是黄巾余党,为了刚刚被曹操镇压的黄巾同僚报仇而杀死曹嵩全家。所以曹操杀黄巾的血债引起黄巾余党的报复。吕伯奢白死了,但黄巾没有白死,他的父亲成了曹操负天下人的牺牲品。

虽然曹操当时正在招贤纳士,文武兼备,人才济济,但这个个人的恩怨引起的战争却使他的势力名声大受损失。首先陈宫劝阻未成后投靠吕布,开始处处与曹操作对,曹操几次险些丧命。然后刘备召络反曹的势力,很快就成了一股无法扼杀的势力,最终鼎立成为三国的一方。在曹操的内部,这场纠纷的当事人都成为反曹的人物,比如孔融,陈登虽然身在曹营,但是一直洁身自好,若即若离,在曹操身后,这些势力聚集在司马家族的周围,所以三国中,魏国的势力也最先灭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