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瑞典得不到尊重的小老板们

(2008-01-27 13:22:46) 下一个

在瑞典自己做老板并不是一个被人羡慕的行当,相反普通百姓们更愿意自豪地说我在 Ericsson Volvo 工作。 "Jobba Volvo" 是早年 Leif "Locke" Olsson 在周末黄金电视节目Bingo Lotto 中问哥德堡观众职业的口头禅。 社会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多年社会制度体系, 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平等保障因素的综合体现。

 

在工业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家都自己做小买卖为生的话,越是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典,越是崇尚在跨国公司当雇员,享受公司,社会的福利而不用担太大的责任和风险。 这点区别甚至过去在中国都很明显,以前东北大钢厂的老大哥们是绝对看不起浙江温州开皮鞋厂的。

 

由此想起自己曾租过一位开寿司店的日本朋友在Sodermalm 的公寓住。 Soder 在斯德哥尔摩是共产,社会平等的摇篮。 邻居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共产了。住进去没多久,几次都碰上老太们用不乏鄙夷的口吻问”你也开寿司店?”。等她们听说我在跨国公司上班,脸色马上变得和气通融,以至半年后我和邻居们的关系还好于当时回日本探母的房东。其实我这位年过中年的房东是实足的日本文化人,芬兰拿的博士学位,前夫是瑞典报界知名评论家,年轻时她还参加过去新疆罗布泊的探险考察。 尽管她在邻居们面前整天笑脸相迎,低头哈腰,日本式礼节面面俱到。可看的出来,在那些瑞典老共产眼里她只是在自己饭店里捏寿司的。唉,无知和偏见是多可怕呀!我还不得不提醒房东“你交的那么多税,不正是给他们养老的吗? 所以你完全可以挺直腰杆”。

 

在瑞典,媒体经常要讨论如何让瑞典人尊重外国人, Bla Bla Bla. 但是尊重并非是施舍,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必须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劳动,尊重你周围的人,尊重团体的习惯和方式,慢慢地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瑞典对于自由职业者,小老板的歧视还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险和税务制度上。大家都骂商人偷税漏税,说他们不给员工足够的工资和劳动保险,可谁也没有同情老板们自己一点保险也没有,破产落迫是自己倒酶,不减税根本存不上钱。大家总得给人留条后路吧,如果税法歧视你,有何法抗争呢?

 

当前瑞典有本Sara Kadefors 新出的畅销书"Fagelbovagen 32",讲一个典型的义务帮助难民的女医生,在接受其中一位病人有偿清洁打扫(黑工)后的矛盾心理。给她打工清洁的南斯拉夫姑娘倒一点不觉得怎么样,而主人公却是坐立不安,觉得伦理道德上不应该找人帮助打扫。上星期瑞典总理 Goran Persson 在电视答辩会上挺直他“多病”的腰杆说“我自己熨自己的衬衫”,自己打扫房间。找人干活给钱似乎是很肮脏的事。当然有此推论对那些压榨工人血汗,偷税(我们大家的福利金)的小老板更应该是无情了。

 

在这样的主流思潮下,瑞典小企业很难发展壮大,民众与其拿失业金坐在家里也不愿意去将想法理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企业资本。社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而那几家超级企业的竞争力也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难怪保留现状还是更新尝试成为瑞典目前大选的主要议题。在社会主流的夹缝中,小老板们的命运还不完全在他们自己手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