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搬家 (一)

(2007-12-12 00:09:52) 下一个

   来澳洲前,从来没有体会到频繁搬家的种种乐趣。当然了,在中国和父母住一起。二十多年一直过着被关心被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搬家这样的事情怎么轮得到我来操心?出国了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也就有了我十次搬家经历,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吃亏上当,也不依不饶地讨回过公道。酸甜苦辣,全都是人生经历。

 第一次    “NO ENGLISH”女房东

     女房东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呵呵,有点复杂的关系。接机的是我朋友的朋友的另一朋友,当天我朋友的朋友陪前来考察的部领导去了黄金海岸潜水。我坐上这朋友的车,一路经过繁华的市中心,古老的悉尼大学,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不久,就抵达了目的地。但那时候我已开始失望。那区是中国,越南,韩国人聚居地,而且很明显是低收入群居处。从路上的杂货,副食和服装店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卖便宜货,有的东西质量粗糙低劣,在国内就是放地摊都没有人要。最令我惊奇的是,居然还有一个很大的二手服装店,这在中国都根本看不到的。

     我的女房东来自烟台,很热情,主动带我上街去买一些日用品。她自己说是投资移民来的,过来有两年多了。当我提出我的疑问时,她解释说澳洲就是这样的,有的地区是贫富不均。那些二手服装也真是有人买的,货物来源于商店门口的捐助箱,收入除掉基本开支盈利全部归于一个名为“救世军”的慈善机构,用于帮助澳洲的穷人。

 晚上吃饭的时候,她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新闻报道。我当时崇拜得五体投地,想偶学了十几年的英文,尚且还不怎么能听懂。这个阿姨看着快五十了,貌不惊人,真是真人不露相!我谦虚地问她提高英文的技巧。她笑了,说我听不懂的,我就看画看着玩的。呵呵,没想到电视也是可以这样“看”的。

 想着第二天要去银行开户,问她哪个银行好。她强力推荐“George Street Bank”,说这个银行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第二天,我上街见人就问“George Street Bank”,,没有一个人知道,而且有人很诧异地反问“George Street 在CITY, 那条街上有很多银行,你问的是哪一家?”无奈中我胡乱找了个银行,办理了开户。一个月后,发现原来她说的是“St. George Bank”(圣乔治银行)。

 还有一次,我和她说没见过这里有什么大商场。她说,有的,CITY有一个“大卫张”很高级的百货商店,有时间值得去看看。后来上英语课时和老师聊起来,他一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表情。某天,电视中广告响起“David Jones~~~~”.

 公寓一楼有个胖胖的白头发老头,见人就打招呼聊天。有时候,我也站下来和他说说话。阿姨和我说,你别理他,他很讨厌的,喜欢管闲事。不会吧,我看他挺好的,我说。阿姨说了,不是的,每次我倒垃圾他就跟着我看,唯恐我乱扔,很烦人。有一次,他要和我说话。我很不客气的说,“CHINESE, NO ENGLISH!”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