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栖动物(alpha)

君问别后无限事,半入书卷半入风
正文

打拼

(2009-09-14 20:46:38) 下一个
上周六晚上11点半,在5楼暗室里看镜子,抽空给国内家里打电话。15号老板有一funding renew deadline,用到我现在手上的这个小项目,n=3,玩命的数细胞。老妈不知怎么就对我说,说我现在的年纪,正是打拼的时候,不能学那些朝九晚五拖家带口的。

年初最后一个学期,面临毕业找工作,国际学生,小本,在这个扔块板砖就砸死个博士的专业里头,又赶上全球经济疲软,北美尤甚。和老板谈,老板说预算紧,留我可以,给我最低一级的技术员工资,每周最多给我开25小时。

实际上呢,每周没有40也要35小时,上两周赶这个n=3,周末、labour day也要来。别人问起,说太傻,西人老板很“冷血”。

说起傻,谁比谁傻?老板不傻,我也不傻。套用老妈的话,我现在的年纪,正是“傻”一点的时候。现在傻,总好过四五十的时候傻。

之前在麦地看的一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

发信人: redwind (小白), 信区: MedicalCareer
标 题: Re: Re: 唉,不知道怎么办了(千万别置顶什么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5 23:47:53 2009)

谢谢你们的回复,被人夸奖总是很幸福,不过说实话,我的大学成绩比较差,还有一门60多分的,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过成绩单这一关。当年不好好学习,现在也付出代价,我现在学习特别费劲。
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我是F2跟着老公过来,在我phd老板实验室做volunteer时每天晚上加班,还周末加班,当时想老板给写个好的推荐信就够了,但他可能真的被我感动了吧,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他的实验室读phd的,我人不是很聪明,phd第一年上课很费劲,但我有一个优点是踏实,而且幸运,很GRE高分的好学生不一定能来我们学校,来了也不一定进入最好的实验室,但我这个笨人钻了空子。我想做临床也因为我不够聪明,只做基础比不过人家,但临床和基础兼顾可能是个捷径,而且做些临床好拿funding,不比必单纯依赖R01什么的,我在纽约的时候跟着老板或者代表老板参加过几次募捐活动,在好的医院做临床,加上几篇好文章一忽悠,钱就到手了,有了钱,做科研就容易多了。如果二者兼顾科研水平不一定更高,但是科研可以提高做临床的知名度,做临床尤其是在好的医院做临床可以帮着科研拉钱。还有,做些临床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自己确定科研的方向。
至于挣多少钱,当然钱越多越好,我觉得不是最大的问题,我老公现在的工资够养家了,我想我们这些来美留学的一般都是夫妻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刚来美的前几年经济困难些,过几年多的不说,每人7,8万应该总是有的,家庭收入15万在美国大部分地方能过得上衣食无优的日子。

下面是我的回复:

就冲这篇回复,我再拜一下,Orz

一个人的成功里头,情商比智商重要太多。Kaye说所谓“幸运”,很多情况下是性格好,我用个更大点的词,情商高。

你做义工可以每天晚上加班,周末加班,这一点几人能做到,我自叹弗如。你第一个老板不仅仅是被感动,这些“人精”们,不会仅仅因为一个感动就找个PhD学生读5年。你老板很聪明,很会看人(废话,一般做到CNS发东西的见过多少学生都),他在你身上看到了“感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老板,向来不缺PhD生源,帮你进实验室,双赢。你老板看出来你在某些地方比“GRE高分的好学生”的值要高。

现在越来越觉得,lab虽小,怎么和同僚相处,怎么和老板相处,其实是门学问。你做完PhD,又接着做一个发CNS的Postdoc,可见你和第一个老板相处的很好,人踏实,勤奋,性格又好,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分数这个东西,只是衡量的一个标准,看的出来你对大学成绩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相信两个CNS老板的眼光吧,呵呵。踏实,勤奋,性格好,做哪一行能缺这三样。

不过还是叹一句。你说nature genetics,我假设你和genetics相关,又说精神疾病,假设和neuroscience相关,这两个都是热门。我这学期比较内分泌学的老师,做三文鱼的,告诉我们以前他PhD的时候,为了一点点激素,数不清杀了多少条三文。那也很辛苦,他也很勤奋,可是研究三文鱼这个东西能发CNS的概率小太多,能发到Gen. Compa. Endocrinol. 就是很顶级了。从这点上,你是有“运气”,能进CNS的lab,你做的课题,发的paper就是CNS级的,那么你也就是CNS级的。

以前年纪再轻些的时候,气盛,干什么都要够狠够劲,只服Xiaowei Zhuang那样的天才。后来明白了自己的斤两,发现身边看似普通的,每天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情的,更值得我佩服。我第一次Orz,不过是看到个CNS每个发一篇的牛人,over;我第二次Orz,打心底里佩服你一下,从你的故事里我能学到东西,对我有启发。2年前的夏天进这辈子第一个实验室,战战兢兢,每天做12-15小时,后来经历多了,找lab不难了,还挑挑老板,看了你的回复,惊觉颇为怠慢了,似乎来的容易,也不象以前那么上心了。所以人还是得有危机感,不待扬鞭自奋蹄。

你低谷的时候不气馁(F2来没书念),顺利的时候不骄傲(CNS各一篇,海吃一顿完了该干嘛干嘛),问付出(每天到晚上,周末加班),不问回报(volunteer,没什么现金收入),重兴趣志向(去lab做科研义工),不短视一时利益(不去做labor工赚小钱),金钱观豁达(衣食无忧足矣),再加上上面提到的,用白展堂的话说,“我看好你哟”,呵呵。

我说说我现在一个女老板的例子,不知道是否对你有用。她MD PhD,每周只看一天临床,lab人不多,和别的实验室合作能出CNS,自己的话,j neurosci这个级别,还兼院里一个项目的director,生了3个儿子,老公的实验室就在我们旁边。她老公只有PhD,所以虽然两口子都是full prof. 她收入是老公的2倍。不过她的收入不如一个全职的临床大夫,一半不到吧。我很服老板,不过觉得她太忙了,身兼数职,postdoc/PhD找她都要专门约,平时基本见不到人,还好她属于利索的,有什么事马上办,不拖拉。我觉得你才不到33岁,做完住院出来不到40,不是说北美faculty starting age平均都要40么,住院医做完了,找个大学,临床加基础,很有做头的还是。个人看法,供参考。

祝一切顺利



真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