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人的仕途

(2010-04-27 19:53:58) 下一个
看千帆考证元白的友谊, 提到几个诗人的仕途, 我也想的吧几句.

也从最伟大的李杜说起. 通常看李白的作品, 总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 好象对权贵名利全不放在眼里, 只要有酒喝就行. 其实也就是平生不得志, 只好这样说而已. 看他40多岁的时候皇帝召他进京, 高兴得哎呀看孩子打闹也可爱了, 看鸡也觉得特别肥了, 心情好得不得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觉得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总算到了.

当然他个性可能确实太强了一些, 不得志的主要原因也是得罪了小人, 比如高力士, 你非让他脱靴干吗呢. 这也说明诗仙确实政治嗅觉约等于零, 所以后来才会跟错人, 跟了想谋反的永王, 要不是郭子仪报恩舍官相救, 他那会儿就成仙了.

杜甫更惨, 连饭都吃不饱, 一个孩子硬是给饿死了, 最后自己其实也是饿死的(先饿后撑). 有人说这些诗人往往都是这样, 怀才不遇. 看杜甫的诗写得多好, 多么忧国忧民, 记录民生疾苦, 能称"诗史". 其实杜甫本人的性格是"放旷不自检, 好论天下大事, 高而不切". 说白了就跟李白一样, 看待问题都是用一种艺术的浪漫的眼光. 有人说这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其实也未必不是国家之幸, 顶尖的文学家, 不管他是狂放的深刻的, 他骨子里必然都是浪漫的, 否则出不来那样的作品. 浪漫的人搞政治多半是不行的, 就应该去搞文艺, 做个喉舌也就可以了. 可惜古代都是学而优则仕, 光靠写诗连肚子都糊弄不饱, 其实正是诗家之不幸.

真正有怪癖, 不想当官的人也有, 比如陆羽就是一个. 从小被和尚收养, 长大了自己懂事了的时候, 不信佛不信仙, 就喜欢看书学文化(倒是喜欢跟皎然和李季兰一块儿玩, 这俩一个是和尚一个是女道士). 无门无派, 闲云野鹤, 能言善辩, 性格耿直, 平时单好喝两口茶. 有了些名气以后, 皇上赏官当, 一次是太子文学(管典籍的一个官, 正六品下), 一次是太常寺太祝(管祭祠, 正九品上), 人家都没接受, 依旧游山玩水, 混吃混喝. 虽然给的官都不大, 没啥权, 好歹也是皇粮啊. 可是人家早说了: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 曾向金陵城下来." 说到做到者是也. 话说回来, 经历不坎坷的, 诗确实很平常, 陆羽的主要成就也就是<<茶经>>, 还写了一本笑话书, 可能失传了. 看来太乐观了当不了诗人.

还有一类是先入仕, 后学诗. 典型代表是韦应物. 韦应物, "城南韦杜, 离天尺五", 两大贵族家庭, 韦就是韦应物家. 十五岁就开始给皇帝当随身侍卫, 武艺高强, 性格豪放, 欺男霸女, 横行乡里; 玄宗吃的山珍海味, 他吃过; 玄宗身边的绝色美女, 他见过; 玄宗赐杨妃洗澡的华清池, 他泡过. 这些都是他后来自己在诗里写的. 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可惜后来玄宗崩, 好日子结束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尤其是这种身边的机要人员, 人家新皇帝全换新的了. 这时候韦应物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 升官升不上去了. 怎么办呢? "读书事已晚, 把笔学题诗". 读书来不及了, 只能学写诗了:D 还是保留了点当初的小狂. 这一学, 可了不得. 所谓人精, 无论干什么, 都是拔尖的.

韦应物的诗, 历代诗家都很推崇. 唐朝的诗歌曾经有流派大战, 以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 主张声率, 另一边以李杜为代表, 主张复古. 声律只是一说, 其实不光是声律的问题, 而是形式上"艳薄斯极", "锼章刻句, 揣合浮切, 音韵婉谐, 属对藻密, 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 也就是说诗歌失去了意境, 只追求词藻. 但是当时很多人, 按皎然和尚的话说, 就是自己的才气不够, 受了这种靡漫之风的影响, 随波逐流, 专门写那种花里呼哨的诗. 结果韦应物一出来, 大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诗. "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 各有风韵, 自成一家之体, 清深雅丽, 虽诗人之盛, 亦罕其伦." 因为韦诗气质太独特了, 很多人想学都学不来, 不象那种工凿词句的诗, 反而容易学. 放到现在也就是说, 电脑都能写.

韦应物的诗我以前没大读过, 最近读了几首, 明白了一句话的意思:"淡极始知花更艳". 他的诗初读着不觉什么, 可是那气氛就在你不觉中制造出来了, 在你身边围着. 一抬头, 你发现你看东西的眼神可能都不一样了. 他的这种闲雅, 应该是和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成功那么早, 少年轻狂, 突然间从云彩上跌下来, 那种世路安然, 不是能够自己追求得到的. 他本身又是贵族出身, 不愁吃喝, 所以他不苦闷, 什么好的我都见过经过, 对往事不是不怀念, 想起来也不是不难过(他有很多诗写过去的经历, 跟着玄宗的日子肯定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吧), 但是不至于愁眉苦脸地怨天尤人. 这点和陶渊明是一样的, 只有在物质丰足, 精神闲逸的条件下, 才有心情幽然见南山. 韦诗云"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很难想象当年那样的莽撞少年, 怎么说脱胎换骨, 就跟孙悟空似的摇身一变就成了?

最后, 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韦应物的诗, 我也就该洗洗睡了: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 淮上对秋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