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听音乐会有感 (2005)

(2007-09-24 19:54:16) 下一个
人家行家写字,先写篇正经的,震撼的,沉重的,边边角角的小事不吐不快,于是来个什么外一篇。咱本是网上码字玩的,不按规矩出牌。先码它外几篇,唠叨够了再写正经的,行不?

********** 外一 *******************

国内有团要来演出,弄得两张票,拉着LG去凑个热闹,有点过节的感觉。 夫妻出门,半句嫌多,停车,进门,领节目单,就座,一路节约了大把的汉字,我这儿揣摩今晚台上究竟要唱什么歌,他琢磨什么我不知道,大概是想起来刘小庆了,那是他偶像。

懒老婆出门,凡事等人家来打点,包括领节目单。坐下才发现,LG有节目单LP却没有,于是开始栓绳,不紧不慢把两只耳朵连到iPod上,里面自有风景可寻。

还是无言,节目单从邻座传了过来,仿佛当年在学校里前后桌传考题,我在前桌,他在后桌,现在情形不同,我在左边,他在右边。

翻开节目单,抢眼的花花绿绿的大广告占了整个右页,仔细一看,原来是赌场大酒店的广告,赌运亨通。

无言。

都知道国人好赌,富农小赌,地主豪赌,抗活长工当了裤子赌。

那天天出发的大巴,满载着希望和幻想,自助发财团,互助发财团,去的时候踌躇满志,回来的时候捶胸顿足。赌场广告不时在中文报纸上招摇。

听说有的赌场还有中文的告示牌呢,我相信那牌告上写的一定不是华人与狗不得怎么怎么,顾客是皇帝,赌徒是上帝,国人在 Las Vegas蛮受欢迎。有例子证明,朋友的亲戚去Vegas,总是有酒店招待他,不怕他白吃不怕他白住,就怕他不去。牛!

我这邻座呢?我们去过路过赌城次数无数,老兄却只下海两回,第一次去看看怎么回事,第二次带他爸爸看看怎么回事,有一次我多嘴问及“孩子睡了,不下楼玩玩去?”,答曰“没意思”。

你说他不解风情吧,也好。银子给他看着,安全得很。

扯远了。

一场音乐会,本想闻一闻文化的味道,却先闻到了银子的味道。你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告诉你我怎么想。

想起来去年夏天女儿合唱团的年度公演,演出还没开始,我就先为漂亮的节目单暗暗叫好。中场休息的时候,忍不住填写节目单中夹带的问卷调查,“感谢合唱团漂亮的节目单设计,我女儿保存了每一年的版本,这是她成长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册。特别感谢合唱团没有在节目单上加印广告。”

其实广告也可以,单印一页嘛。不过我没提。

又扯远了。


************** 外二 *******************
看了两场演出,两场都想骂人。

第一场是在个挺小的礼堂里,台上是民乐四重奏的姑娘们,聪慧靓丽。

演出照例是要迟开始的,这也是惯例吗?本来就迟开了,却莫名其妙地有个人上来念了一大堆什么市长办公室的欢迎词。这是不是现今时髦的东西我不懂?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台上的姑娘们开始演奏了,四色纱裙怎么看怎么象嫦娥,真飘逸啊。我随不懂民乐(洋乐也不懂),却也体会到里面的欢快。

台下却异常忙碌,不停地有人进来。

看门的老大爷,关门哪!!! 一曲奏完再让迟到的人进来好不好!

我知道我说话不管用。

一个女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我前排的坐位上了,她背过身来半站着朝后门拼命地打手势,我真怕她那细瘦的玉臂这三挥两挥得打了我的头。挥手臂抡拳头也就罢了,漂亮的红嘴唇还不停地张张合合不出声音地叫着“这里有坐位这里有坐位”,妈吗呀我真想帮她大喊喊两嗓子,“喂!台上你们先别演了”,“他三叔二婶四舅妈这里有坐位!!!”

没辄。

台上的四位嫦娥随着欢快的小曲在微笑,可怜的姑娘们,这些人这么鱼贯出入,我实在不能专心听你们,我不是故意的。

****************** 外三 ******************
比起那几位姑娘,这第二场的演员名气可大去了,我这儿也从小礼堂追随到正儿八经的演出大厅了。票是对号入坐的。

我进去坐下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面好一点的位置就坐的人少,后面一点的位置几乎是满的。怪了,不差那二十快钱吧?来都来了。不懂。

也是迟开始了,忘了迟了多少,习惯了。国内来的演员,也真不容易,这按他们的生物钟,才一清早,晚点就晚点吧,一大早唱歌,真难受。我晚点回家也没大关系,有大孩子看着小孩子呢。上次什么什么演出,要等总领事来,那才叫等呢,这个小意思。

灯暗了下来,报幕的女郎开始了热情的介绍。

不对,

真的不对。

演出开始了,观众开始入席了,这伙人怎么象商量好了似的,一起迟到。难不成迟到有奖金?

不对,绝对不是几个人迟到,这动的人也太多了点了。

台上开始奏乐了,民乐合奏,《喜洋洋》,这个懵不了我,30年前就听过了。哥们儿们,对不起了,你们慢慢奏着,我先瞧瞧这观众席里到底是咋地了。

黑灯瞎火的,我又有点老花眼,我这么睁大了眼睛东瞧西看我容易吗我?

恩?这些人,老的也有,少的也有,不象是工会的。男的也有,女的也有,也不象是妇联的。头上没包着布,也不象塔里班,到底是什么组织啊?

旁边二子他爹示意我回头。

领导让回头,不敢不回头。

啊哈!我懂了,原来是后面的人在往前挪啊。主意不错!主意不错!楼上的人是不是也下来了?买20块钱票看90块钱的戏。我拍破了脑袋后悔也找不回来钱了!

只可怜台上的喜洋洋不知道什么时候换调调了,这回奏的啥玩意我完全不知道,报幕的什么来的什么时候走的我一点没看见。

国人小巧,行动还蛮快的,没多长时间,总算安静下来了,演出还不错,再讲下去是后话了。

************ 外四 **********************
国内的生活条件好了,来演出大腕们也不为赚我们这些个打工的血汗钱。他们说来给同胞唱歌就很开心了,剩下的钱就捐给katrina救灾了。

什么跟什么啊,拿回去供几个念不起书的穷孩子上学好不好啊!布什不差这几两银子,交够多的税的了。

************* 外五*********************

这些演员的名字都是八十年代就熟悉的,他们从久别的故土飞来,在台上一边唱一边说,气氛很轻松,仿佛是老朋友重逢,每一首歌我都使劲地鼓掌。

不时想起高山上的歌星们,老鹰号的军歌,拉拉和乐乐的重唱,不识谱和红琴唱的思乡曲,海关和他的兄弟们自己写自己唱的歌,小雪唱的久违的赞美神的歌,老甘的通俗京剧,朦朦的土得掉渣儿的民歌,如歌的岁月和躲在他身后的太太,爱唱歌的俄文歌,喊我太后那个小忘年轻的声音,拉着王后唱歌的国王,几个我分不出声音的小丫头红尘莺语聆歌菱歌,如果你们在台上唱,我会给你们更热烈的掌声。

演出场里跟这么多同胞坐在一起,欣赏我们自己的歌曲和音乐,还是很开心的,前头那些边边角角的不满,没几分钟就忘记了,这里写写,也是贫嘴。

我想在场的每位同胞,听着那些熟悉的歌,都会有很深的感触,这才是最重要的。旁边一边听歌一边哄着婴儿的年轻夫妇,我其实很高兴坐在你们旁边,这样的演出机会不多,不是吗?

*****

从外一写到了外五,其实是小孩去看电影我在车里码字,电影快演完了,计算机马上没电了,我也要收工了。山上的人说我煽情,这回我没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灵魂深处闪过的各种私心杂念,谁再说我煽我跟谁急。

电影院对面是很大的shopping mall. 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其实该去逛街,不幸的是,码字的乐趣大于购物。

唠叨了半天,其实我正经的话题,是想写文化的饥渴,猴年马月吧,那么大的命题,够呛。

2005年11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金黄圆月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笑倒了~~

你太有才了,好文彩!真幽默!
子夏浮云 回复 悄悄话 诙谐的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