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顾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巴尔干拼图----前南斯拉夫七国走遍(4/6)

(2013-02-25 07:33:04) 下一个

巴尔干拼图----前南斯拉夫七国走遍

第四个国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1。萨拉热窝:“你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萨拉热窝,绝对是前南斯拉夫七国首都这七个城市当中,最有情调,最美的城市。没有“之一”。

萨 拉热窝的情调,来源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还有欧洲穆斯林文化。当年奥匈帝国东进,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节节后退的时候,两大帝国争夺的前线就在这儿。波黑是奥 匈帝国在一次大战之前,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征服过来的最后一片地方,1878年才正式拿下,当时离开一战只有36年了。所以,波黑被土耳其帝国统治得很 久,境内很多居民,世代都是伊斯兰教徒,可是他们从血统和种族上说,又是欧洲斯拉夫人。

其实,土耳其的占领,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波黑的穆斯 林占大多数:土耳其帝国同样也占领了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好几百年,为什么他们还是基督教占多数呢(分别是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国家)?其实,因为土耳其人来 到之前,波斯尼亚的基督教会是独立的,他们的教派,被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两边都视为异端邪说,所以,历史上波斯尼亚人在三到四种基督教教义之间莫衷一是, 哪个教派的势力也不强。结果呢,奥斯曼土耳其人一来,大多数波斯尼亚人,就干脆皈依伊斯兰教了。

我跑过中东北非很多地方,一说“穆斯林”,基本上马上就会想那些国家,却很难在意识里把“欧洲人”和“穆斯林”两个概念重叠起来。而波黑,则很奇妙地把这两者混合在一起呈现给你。

去 波黑,最好从克罗地亚沿岸的杜布罗夫尼克,或者黑山共和国向内陆走,先到中世纪小城Mostar,再去萨拉热窝。这样距离最近,路线最顺。可是签证方面, 中国护照会比较麻烦。克罗地亚好签,现在的趋势,基本上有申根多次入境可以免签。波黑,塞尔维亚,科索沃,马其顿这四国,中国护照都必须分别签证,太麻烦 了。所以,我是分了两次去的。第一次先去签证方便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黑山。等拿到美国护照,以上国家都可以免签之后,才去了剩下的四个国家。

大 家都知道,当年波黑内战,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波黑穆斯林三方打得不可开交,甚至互相屠杀,种族清洗。在前南各国的独立斗争中,波黑的内战最 不可理喻:因为波黑的克族,塞族,和穆斯林,三方都是斯拉夫人,说一样的语言,同文同种,昨天还是邻居,甚至是亲属,明天,就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屠 杀。----最黑色幽默的是,南斯拉夫人传统上其实很世俗,平时谁也不把宗教当作什么重要的事情!

在所有的战争当中,宗教战争,“圣战”,是最残酷,最没有宽容的一种。

直 到20年后的今天,三方分开居住的态势仍然明显。如果你从Mostar到萨拉热窝,公共汽车停萨拉热窝总站,那是穆斯林区,离开老城中心景点才2-3公 里,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如果你象我一样,是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过来,汽车停站在城西更远的塞尔维亚聚集区,叫做Lukavica“卢卡维察”车站, 去老城中心区大约5公里,要打车。(主车站也有去贝尔格莱德的汽车,但是少)。所以,无论到达还是离开,你一定得分清是哪站。如果分不清的话,市中心有好 几处tourist information,问他们。萨拉热窝是座旅游城市,人们都很友好热心的。

萨拉热窝到贝尔格莱德的汽车车程7小 时,最合适坐夜车。去Mostar每个小时都有,1个半小时车程,车票3个来欧元。有火车,但是班次少,又慢。萨拉热窝有机场,但是航线不多。所以,长途 汽车是最好的选择。这里再说几句前南斯拉夫各国的交通:巴尔干半岛多山,无论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再到希腊,汽车绝对是主要交通工具。斯洛文尼亚和克 罗地亚比较欧洲化,信息灵通。但是塞尔维亚,波黑,科索沃,马其顿,加上阿尔巴尼亚在内,汽车信息很不容易获得。这是我这次计划旅行当中,最头疼的问题。 他们的巴士时间表,既不公开,又多变。Lonely Planet指南上的交通信息过时,只能当作基本参考,比如车站在哪里之类,车次时间不能作数。各国长途汽车公司,不是没有公开网站,就是没有英文网页。 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没有官方权威的长途汽车时刻表。

所以,我在计划行程当中,主要依靠这么几个信息来源:第一是 www.inyourpocket.com,In Your Pocket系列指南英文版,有网页,有PDF电子书,都是免费的。这个指南系列经常更新,专做东欧城市指南,靠广告收入,指南完全免费下载,他们更新 快,会有每个城市到其他主要城市火车,汽车,飞机的班次表,而且信息相当靠谱。第二个是www.wikitravel.org,维基旅行网页,信息随时更 新,更快捷,但缺点是不够细,汽车班次一般只告诉你每天几班,不会给你精确到几点开车。第三,就是上google查,搜索出的结果,几个大的英语论坛上, 比如说LOnely Planet的论坛,tripadvisor.com的论坛,肯定会有人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交通信息。

先说地形。这是萨拉热窝地图



萨 拉热窝东西狭长,夹在山谷里,城南一条河,城北一条路,都是东西展开,东面尽头削尖,桥和路汇合,整个城市象个梭子。真正的老城区,也是最好玩的地方,就 在这个梭子的头部。向西向后,往梭子柄那里延伸,是比较新的奥匈帝国时期的建筑,宏伟精美,政府各部基本上在这儿。再往西往后,就是火车站,主汽车站。

我 这次住在老城区里的hotel Koke Tobe,单人间带卫生间30欧元,房间虽小,非常干净,设施齐全而崭新。老板娘很干练,很友好,说一口几乎听不出任何口音的英语。旅馆地点,坐落在步行 街区,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拉丁桥,和大清真寺钟楼之间,离两个地方各只有50米,非常值得推荐。

萨拉热窝有两张文化名片,一张是 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来自塞尔维亚的爱国者Princip刺杀奥国储君费迪南大公,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一张名片普通中国人更加熟悉,就是电 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现今40岁以上的中国人,还有没看过那部电影的吗?那里面的很多经典场景,我这次一一见到了。

先说萨拉热窝刺 杀事件,在历史上,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不是个坏皇帝,相反,他非常勤政爱民,他就是电影里西西公主的老公,当时已经84岁了。西西公主于 1898年在日内瓦被刺身亡(详见我的瑞士游记日内瓦部分,和维也纳游记霍夫堡皇宫部分),皇帝没有再婚,他们唯一的儿子鲁道夫,1889年31岁上,和 情人一起自杀,死在老皇帝之前。所以,皇储斐迪南大公,是皇帝的侄子。费迪南也是个悲剧人物。他和太子妃苏菲算是自由恋爱,感情很好,但是苏菲的家庭出身 不够高:奥匈皇室的配偶,必须出身欧洲皇室,王室,至少是诸侯,而苏菲只有女伯爵头衔,并非诸侯家庭出身。所以他们的婚姻遭到皇帝反对。

说起来,奥国的皇室都不是坏人,但政治形势发展,根本不以你个性品质的好坏为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个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个民族独立意识觉醒的时代,而奥匈是个多民族的帝国。你指望皇室怎么做?

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前线,对土耳其帝国步步紧逼,自然采取扩张的攻势。波黑是新占地区,皇储访问萨拉热窝,除了显示对新臣民的重视和亲善,还在城外的山坡上,检阅了奥地利军队并指挥演习。这激起塞尔维亚爱国者的愤怒。


塞 尔维亚在波斯尼亚北面,奥地利和土耳其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拉锯一百多年,三度差一点占领塞尔维亚全境。第一次远在1688年,著名的1683年维也纳城下之 战,土耳其一战大败,欧洲基督教联军反攻占领贝尔格莱德,不过,这次占领的基础不稳固,土耳其势力仍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时法国出兵攻击奥地利,开 始“九年战争”,奥军主力回师,土耳其在1690年重占贝尔格莱德。

第二次在1717年,奥军总司令,当时的欧洲第一名将,欧根亲王, 率军攻占贝尔格莱德。奥地利这一占,就占了二十年,眼看在塞尔维亚的统治巩固了,结果1739年,奥军一个不小心败给土耳其。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欧洲列 强对土耳其的军事优势已相当明显,本来以为随便就能虐土耳其一把,没想到连打几个败仗,贝尔格莱德也丢了。其实呢,奥军反攻也能再拿回来,但当时奥地利已 经感受到了新兴国家普鲁士的威胁,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又是一代名将,正准备欺负将于1740年新登基的年轻女皇玛丽亚-特雷莎。奥地利要准备即将到来 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所以停战协定又把塞尔维亚让出去了。

第三次是1789年,这次奥军再占贝尔格莱德,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本身面临危机,1791年和土耳其停战,作出极大让步,又把贝尔格莱德拱手相让。

如果真的让奥地利早早占领塞尔维亚,他们在塞尔维亚的统治时间,将远远长于统治波斯尼亚的时间,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一次世界大战了。因为后来,再虐土耳其,积极向巴尔干扩张的,换成了沙皇俄国。

拿 破仑战争结束之后,1815年,终于没有法国人帮土耳其了,塞尔维亚人民起义,依靠自己的力量,赶跑了土耳其帝国的占领。塞尔维亚这时就想以自己为中心, 把巴尔干的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这些斯拉夫民族,全统一进一个大国。前面说过,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都属于斯拉夫民族,又都信东正教,所以塞尔维亚背后有沙皇 俄国的支持。而奥地利帝国占领波斯尼亚,被视为对塞尔维亚未来野心的一个打击。同时,作为新近独立的国家,它自然还害怕奥地利扩张会威胁塞尔维亚独立。

所 以,1914年6月28日,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访问萨拉热窝市政厅出来,乘敞篷车回旅馆的路上,波黑塞族人Gavrilo Princip,混在街上欢呼的人群中,当大公的汽车经过拉丁桥,放慢速度拐弯的时候,冲出人群,举枪打死了大公夫妇。此后,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 是塞尔维亚的靠山,和塞尔维亚订有攻守同盟,俄国向奥地利宣战,德国向俄国宣战,法国向德国宣战……欧洲列强总动员,各国向各国宣战,人类的浩劫拉开帷 幕……

今天,这座始建于1798年的土耳其式拱桥,仍然完好地跨越在河面上。



桥 头有座建筑,当年是咖啡馆,刺客就是等在这座咖啡馆墙外人行道上,等大公的汽车经过,实施刺杀。今天,这座咖啡馆早已改建成纪念博物馆,墙外人行道上有块 石头,标出当年刺客站的地方。这座1914博物馆里面挺小的,有大量图片资料,还有死刑判决书,但是刺客的手枪应该是仿制品。

如果要看当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真正文物,那你还得去维也纳。这是我以前在维也纳军事博物馆拍来的照片,全都是当年的真东西。(地点在维也纳城南,离开蒂罗尔广场Tirol Platz的南火车站不远)

这是当年大公夫妇乘坐的汽车



这是费迪南大公当时身穿的军装,弹孔和血迹其实在军装右领口基部,很小,很难看到。左胸的长破口,是手术前切开军装所致。



刺杀用的手枪也在这里。

这些真家伙,不在萨拉热窝,都在维也纳军事博物馆。

对了,想知道引发世界大战的这位刺客,Princip的结局吗?以为他一定被当场处决,还是“凌迟处死”?

错了。

1914年,奥匈帝国对刺客进行公审。Princip在刺杀的时候是19岁,按照奥国法律,年满20岁以上才能够判死刑。所以,当时判了他一个死刑之下的最长徒刑----有期徒刑20年。

不过,这样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结局很好的。Princip在狱中受到虐待,1918年4月,死于捷克境内的狱中,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还有7个月。1920年,他的尸骨迁葬贝尔格莱德的一座纪念公墓。

萨拉热窝这座城市,气氛特别好,古意盎然,因为它有浓浓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却又是座典雅的欧洲城市,这两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1891年修建的奥斯曼土耳其式饮水喷泉,非常漂亮,今天和拉丁桥一样,是萨拉热窝城市的象征。



老城的街道全都是石子铺路,不准行车,所以保存了古代风貌。城里有很多清真寺,很多土耳其式的铅笔形宣礼塔,最有名的大清真寺Gazi-Husrevbey清真寺,有座很高的钟楼,看上去是不是有点眼熟?



电 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的经典场景:叛徒要瓦尔特来接头,地点就在钟楼下的清真寺市场,钟楼上,德军布置了埋伏。钟表匠谢特提前得知真相,抢在瓦尔 特之前赶到接头地点击毙叛徒,自己也被德军打死。走在半路的瓦尔特抢占钟楼制高点,痛击德军之后逃脱。就是这座钟楼,就是这座清真寺啊。

在 中东北非的穆斯林国家,有两点不方便,一是伊斯兰教禁酒,二是每天5遍大喇叭吵吵,叫人礼拜,尤其是早晨5点多那次很讨厌,你还没有不听的权利。但是这里 是欧洲,文明得多了,在萨拉热窝,一般人都没有那么虔诚的宗教观念,很多人并不严格遵守5次祈祷,每天祈祷的时候,清真寺也不用高音喇叭制造噪音污染,就 是一位神职人员在门口大嗓门喊一遍就好了。

我虽然一贯公开厌恶伊斯兰极端势力,但是却很尊重伊斯兰教本身,也喜欢他们的文化。象波黑这样欧洲化的,用世俗调和一下的伊斯兰文明,我觉得很舒服,也很喜欢。

至 于禁酒----这是欧洲哎,可能吗?波斯尼亚非但不禁酒,巴尔干半岛还是很有名的红酒产地呢。萨拉热窝老城街上到处都是酒馆,露天咖啡馆,和许许多多的纪 念品商店混在一起,入夜总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这是我喜欢的一家餐馆,Dveri,地点在Prote Bakovica街10号,基本上就在大清真寺旁边,有自己的网页 www.dveri.co.ba。



它 内部的装修非常农家风格,挂满大蒜,辣椒,玉米叶,店堂里还有农具,我点的菜也非常有意思:主菜是用墨鱼汁制作的海鲜Risotto(意大利烤米饭),主 食是店里自制的纯黑色面包,估计也是加了墨鱼汁,再来一杯紫红发黑的当地黑塞哥维那山区酿出的红酒。很好吃,吃完以后,我嘴唇连牙都是黑的。

这家Dveri虽然僻处小街,但不难找,他旁边和大街的交口,还有一家餐馆格局很大,很容易找,因为它在街口摆了很多沙发和躺椅,很多人在露天抽水烟。虽然是欧洲,但是土耳其气派马上就凸现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家餐馆,我第二天在那里吃中饭,叫做To Be or Not To Be,菜单封面上有莎翁的画像。我在那里吃的巧克力酱配牛排,很奇特的菜,因为巧克力酱稀释过,没那么甜,所以不会和牛排的味道犯冲。地址是Cizmedziluk街5号。

还有一种快餐小吃,我喜欢路上坐长途车时候吃,类似中亚和新疆常见的馕,更油更酥软一些,里面掏空,填上大量烤肉丸子和洋葱,叫做Cevapcici,一个就管一顿饭,便宜又管饱。



萨拉热窝除了伊斯兰风情,还有欧洲建筑。从老城往西,梭子的后部,基本是奥地利时代所建的新古典和新文艺复兴建筑,很堂皇,很美观,包括天主教堂,东正教堂,新教教堂,邮政总局,萨拉热窝大学。这是河边的国家艺术学院主楼,河上的桥很现代,在河中间象丝带一样打了个结。



去“梭子”的尖端,山谷的尽头,过河,走上山坡,有一处废弃的土耳其时代堡垒Yellow Basion,这是俯瞰城市全景的最佳角度。

你记不记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最后,失败的冯-迪特里施上校和同僚俯瞰这座城市,他的最后一句台词是

“你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顾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upudelaclichy的评论:
至少在克罗地亚的Kocular岛,杜布罗夫尼克,波黑的Mostar,萨拉热窝这些城市,治安都很好,贝尔格莱德是大城市我不敢说,但是至少我到的那天夜里11点半一个人拉个箱子在市中心空旷的街道上走,并没觉得不安全。费用方面,巴尔干半岛都挺便宜的。
pupudelaclichy 回复 悄悄话 治安和消费水平怎样?向往
mikeOZ 回复 悄悄话 “你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alun126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楼主,看了感觉好亲切。步行街还是老样子,河边的建筑已经焕然一新,梭子尖端小山上的土耳其堡垒,那是我当年散步最喜欢去的地方,途中路过一大片墓地,在那俯瞰市区,就是你照片中的样子。唉,只嫌照片少了,每一张都勾起当年的回忆。期待楼主更新下集,希望可以多几张照片。
日暮倚修竹 回复 悄悄话 楼主记忆力真好,那电影情节我已全忘了。当年的波黑斯拉夫人皈依穆斯林应该也是被动的,非穆斯林的生存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艰难的。著名导演Emir Kusturica就是波黑人,前些年选择在东正教党受洗,他的解释就是他的父辈是为了生存才皈依穆斯林,而他的决定不过是重寻二百多年前的老根。波黑战争的背景和真相远比西方媒体宣传的复杂,是非难断。普通百姓都是政客的棋子和炮灰。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太好了!大多数人对那里的历史有点儿了解,但盲点多多。经老兄妙笔点拨,茅塞顿开,收益匪浅。多谢。
Mr.90kg 回复 悄悄话 巴尔干的历史,伟大,悲怆,苦难,无奈。
Mr.90kg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太好了!不仅仅是旅游,也有文化历史,还有浓浓的人情。
谢谢!
雨停 回复 悄悄话 写得非常非常棒,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言辞简洁干练,非常吸引人,谢谢顾剑的分享,如同亲临其境......
hg2007 回复 悄悄话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王二傻 回复 悄悄话 丰富有深度。顶你
majia01 回复 悄悄话 “你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frinkiii 回复 悄悄话 你好,我对你的游记很感兴趣。 不知道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如何安排你的巴尔干半岛的旅行,我很想和我的朋友一起去一趟。谢谢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