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Halifax 二日行

(2012-11-09 13:00:44) 下一个

上个月底去加拿大东部最大城市Halifax 玩了两天。来加拿大二十多年,一直有个去大西洋海岸看看的愿望,尽管去过“东部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几十次,竟然一直没找到机会再往东行。把老岳母送到大姐家后,终于有了我们开小差的机会。去哪?哈利法克斯吧,填补个旅游空白:看大西洋,吃龙虾!
下了飞机,开着租来的车,直接就开向大洋沿岸的著名渔村 Peggy’s Cove。


海边山丘上大面积的红色植被。每年到这个季节,远远望去,真像广大的红海洋。


远处的灯塔就是很著名的Peggy's Point Lighthouse,加拿大风景手册上经常能看到的景点。这只海鸥真不怕人,离的很近照它,也不飞走,天生的明星素质。


小小渔港。过了出海的季节,据说这里的居民早就吃上了旅游点的饭,打渔已经是为了应景了。


和太座说,我们搬到这里来吧,就住在这个房子里,听潮涨潮落,看日出日没。“靠什么养活我们?”“上网!”


渔村中的小教堂。想进去看看,门没开。门外介绍牌上说,这是Anglican (英国国教)教堂。早年在这一代的居民,都是从英国移民过来的,在新大陆保留和发展了他们的信仰。


灯塔近景。它坐落在一个深入大西洋的海角上,三面环海。这个海角的名字就是Peggy's Point。灯塔周围的礁石,是天然好石料---花岗岩。不远的丘陵上,有很多独立的大岩石,孤独地落在地面,像是从天外飞来的一样。


离灯塔不远,Highway 333路旁,能看到标志:Swiss air 111。
1998年9月2日,瑞士航空的111号班机,因机舱起火在这附近坠入大西洋,机上229名人员全部遇难。当地的民众协助救难和打捞,并在海边的丘陵上建立了永久的纪念碑。


这是面向大海的丘陵上的植被,像是献给受难者的鲜花。


纪念碑。前面说了,这个地区海岸的礁石,都是天然的花岗石(granite),包括灯塔周围的大岩石。所以,这两个纪念碑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刻凿和打磨平滑的。


到大西洋沿岸,不吃龙虾,就是“进宝山而空手归”了。虽然过了龙虾季节,但有的海边小店还在经营活鲜的龙虾。可以买回去,他们用特殊的包装盒,保证48小时内,龙虾还是活的。也可以当时就在小店蒸熟开吃。这下可高兴坏了太座。先要两个堂吃,再买一盒(8只)带回去酬谢亲友。要从三个里挑出两个来立马开斋,有点残忍啊。




I think you know who she is。。。 吃完一个,再造第二个。什么佐料都不用,就沾着刚化开的butter,那叫一个香啊。两个近两磅的龙虾下肚,再有什么也不想吃了。


位于哈利法克斯市中心的乔治要塞Citadel (Fort George),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战争时期,现在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说它是加拿大历史遗迹,其实与加拿大真的没多少关系,因为作为要塞经历过多次重要战争时,加拿大还没见国立业呢,全是英国人的过去。

哈利法克斯是海港城市,是从大西洋进入美洲北部的重要口岸,所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要塞建立临海的小山上,是方圆几十公里的制高点;要塞内不仅有重兵,更有多门大口径的海岸炮,可直接封锁海口。要塞内有营房,仓库,军火修理制造设施。


要塞的防卫深壕,只有经过吊桥从上通过。


大口径海岸炮


当年士兵的营房和现在作为旅游景点的士兵接待员。军装和国旗,都是老英时代的样子。


哈利法克斯中心地带---女王码头。这个建筑叫Cable Wharf , 是当年为铺设贯穿大西洋海底电缆,在女王码头建立的终端。现在是餐馆,游船码头和展览馆所在地。


曾经做过环球航行的三桅五帆Tall Ship, Silva 号,把人带入了那个依靠航海业大国崛起的年代。现在是作为旅游项目来招揽游客了。这次袭击纽约的珊蒂,在到达纽约前,在海上掀翻了一艘和这船相像的旅游帆船,还造成了人员的伤亡。让我想到当年殖民者,也是要经历惊涛骇浪的。


最后一张,建在海湾之上的,通向Dartmouth市的大桥,MacDonald(加拿大第一任总理的名字)。这张是在Dartmouth一侧照的,看起来和温哥华海湾上的狮门大桥,真像是孪生姐妹。她俩一个在加拿大的最西侧,一个在加拿大的东岸,挺有象征意义的:这回,我终于完成了加拿大从西到东的行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HappyNow?! 回复 悄悄话 墓地没去?
"The OCEAN's play ground" 没介绍?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颐和园的评论:

相同的纬度,同一大洋的两岸,又都是岛和半岛条件,能相像也有道理哈:)

很高兴又见到你,北京老乡:))夏天带儿子回北京,才知道地铁通到颐和园北宫门了。真方便!想起以前骑车去,从西外走,哼哼迟迟地也得骑上半个多钟头。

从东门出来,我们走到北大。可那天开毕业典礼,不让进去参观,儿子失望。我说,76年抗震,我在大操场上睡了好多个晚上呢,没什么值得看的:))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这地方,不过地名是英国的,居然连地貌都像英国,真神奇。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八腊子2的评论:
下次吧,谢谢:)
小八腊子2 回复 悄悄话 有泰坦尼克展览馆,可以一去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史迷的评论:

整理照片。所以我把你的加东行照片也找出来了~~~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欢迎杜姐:)

不光本身是咸的,他们就用海水煮,说是原汁原味,我忘说了。

我以后还会去。

您最近忙什么呢?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看了你的游记,不由得想起NOVA SCOTIA 。。。确实好去处啊!赶紧找出当年拍的非常棒的照片,差点都忘记了!

嗯,此行不能不提龙虾事,那么新鲜的龙虾,什么佐料都不用了,因本身就是带咸味的,沾着刚化开的butter,吃法很简单 实在是好吃极了!

打算明年再去一次~~想起那儿有很好的景点。。。木屋,渔船,波涛,灯塔。。。

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