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宽运法师开示人生八苦

(2009-12-29 08:14:25) 下一个
宽运法师开示人生八苦
2009年12月23日 宽运法师

今天和大家说一说涅盘经中的八种苦。佛陀在成道之后。初转时,就为五比丘开示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当时阿那律尊者对佛陀说:「世间实苦,不可令乐」,人生确实是苦,粗略讲有八苦,细说就有无量诸苦。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厌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现在先说“生苦”,婴儿未生之前,在母胎里怀藏十个月,动弹不得,热不能耐。出生时因为见风,恰似钢刀刮体,苦不能言。所以出世时,就大声哭,俗语说:“落地哭三声,好丑命生成”,这哭声也就揭开了一生苦乐荣辱的序幕。孩童三岁开始入幼儿园上学,因为我们菩提学会都办有几间幼儿园,我留意到屋村里面的幼稚园,贫穷人不少,有些家庭的母亲抛夫弃子,一走了之,父亲就要父兼母职,更甚者,父母皆不愿抚育子女,这样家庭的子女经常缺少照顾时常吃不饱,穿不暖,衣服肮脏,一般中上等的子女,虽有工人照顾,但也是缺少关怀;富有人家,怕子女在外学坏,上学有车接送,平日不准外出,怕被绑架,子女多被禁锁在家中。长到十多二十岁时,一般都要出外工作,或用体力或用脑力,为生活劳心劳力,很多人知道佛法好,很想来参加法会,他们跟我说:“法师,我要加班呀,但真的好想打佛七”。为了生活连修学佛法的机缘都断了,整天为生活奔波劳碌。做生意的人就更辛苦,香港现在的经济情况真的很不好,各行业的生意都不景气,商人每天都在伤透脑筋盘算怎样开源节流。很多人为了省钱,宁愿到深圳消费,这是香港现实生活的写照。科学越发达,人们追求的物欲就越强劲,达不到就自怨自艾,不开心。众生为甚么不可以过随缘淡薄的日子呢,终日庸庸碌碌,醉生梦死,以假当真,到临终万般皆空,徒增苦果,其实甚无意义。
第二是“老苦”,人老以后,耳聋眼蒙,发白面皱,齿脱背曲,行路龙钟,所有健康条件尽失,出入需要人掺扶,福报好的可以请佣人照顾,如果无儿无女又无钱就更凄凉。老来无所依,要靠综援过日子,或者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家,在香港真的很多很多呀!如果我们碰到这类苦命的独居老人,我们要伸出同情之手,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对于这类情形,我有很深刻的感触,端午节时,我们西方寺举办了一个派粽活动,去到大窝口,看见很多独居老人,家徒四壁,家里甚么都没有,他们吃的饭,也是仁济医院送去的。大家想想,由仁济医院煮好饭菜送到大窝口,需要一个多小时,饭菜都凉了,这些老人是多么的可怜,所以我向大家呼吁,对这些过去也曾经为我们社会作出贡献的长者,多伸同情之手,在这个困难的时候,多给温暖关怀,共度时艰。
第三是“病苦”,在影尘回忆录里,天台宗传人惔虚法师在观宗寺求学期间,看到谛闲老法师病痛难熬,痛苦呻吟的时候,有位法师同谛老话:“身体乃四大假合,病也是假的嘛”。谛老当时痛得要命,就回答说:“是啊,病是假的,但痛是真的啊!”。可想而知,病痛是多么苦呀!我个人也有过一段不短时间剧痛的经历,俗语说痛不欲生,一点也不夸张。如果病时没人照顾,又没钱医病,那等于在燃烧炽烈的火焰上再加上油,痛苦自是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有很多人不堪贫病交迫,宁愿去自杀。根据统计,香港去年有一千一百多人自杀,殊不知自杀后,堕到地狱去,每天在地狱要受一次当天自杀时的苦痛,万死万生,那苦更是没有出期。所以我们要劝人千万不要自杀,就是怎么苦,都要咬紧牙关,捱过去,努力念佛。自戕性命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是“死苦”,不用说死当然是最苦的,死时那种彷徨无助,舍不得离开亲人,舍不得这个花花世界,富贵人家又舍不得财产,样样都放不下。四大分散时摧肝裂胆,如生龟脱壳,活牛剥皮,烈焰焚烧,苦不堪言。无常经中载:“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业受众苦”。按地藏经云:“业障重的众生,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引接亡人,令落恶道。”堕到恶道。苦更不言可喻。在此顺便一提,人死后,生到那个道呢?很多人以为查三世书就知道,我很不以为然,盖薄地凡夫未有这种神通,根据瑜伽论立死相之六验中说,,二、验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肚脐,脐上仲温暖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验生天上。若作善之人,头顶温暖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验生恶鬼公若自顶冷至腰、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验生畜趣。若自顶冷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验生地狱。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验入涅盘。若罗汉圣人入涅盘,或心或颈几日后仍然温暖的,就证人涅盘了。大家以后如果想知道亲人往生那道,可根据上述六种方法验证,便能得知,以便超度。现在大家知道老实念佛可以生极乐世界,最好就哪一道都不要去,一心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
第五是“爱别离苦”,就是非常恩爱的夫妻,最应该孝养的父母,或子女,乃至知己朋友,为现实生活要分离,天各一方,欲见无从,天天牵肠挂肚,此种难分难舍,如参商凄清境况,称之为爱别离苦。
第六是“厌憎会苦”,世人常说不是冤家不众头,越是你所烦厌的人,越是天天要见面。例如父子成仇、兄弟成恨、姊妹、妯娌不和,老板可怕、同事可恶,你越是不想见他们,偏偏他们就日日在你面前出现,有时冷言冷语,讲几句戟刺的话,恍似冷箭穿心,令人痛恨难过,欲哭无泪,欲骂无由。此苦堪称厌憎会苦。
第七是“求不得苦”。世间人千方百计,求名、求利、求学问、求爱情等等。例如抛下家人,远赴重洋,求发达,结果流落异乡,有愿难成,客途秋恨,屈屈不得志。又或自己已经有楼房,但却羡慕人家的豪宅,整日朝思暮想要入住华屋,有汽车又希望坐劳斯莱斯等,不惜拚命挣扎,弄到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求不得也,此情景亦是很苦。
第八是“五蕴炽盛苦”。将前面的种种苦,总结起来讲,蕴是积众的意思,心经里有“五蕴皆空”,即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成立众凑而成。众生不知其假。反要让这个身体有好的享受,眼睛要看好的东西,耳朵要听恭维赞美的说话。此种种在五种成分上各起了不同作用,变成了世人的欲望,而欲望就像火焰一样的炽盛。生生世世被烧的人似火煎般难过,这种苦名之为五蕴炽盛苦。
诸位,“娑婆如苦海,念佛如乘船,生净土如到彼岸,立功德如帆楫”。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每天都是苦口婆心要我们看得破,放得下,自然就得大自在,自然就可以离苦得乐。愿与大家共勉。
阿弥陀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