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红月

夕阳下山变蓝了月染红了
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爷爷:一个严父

(2009-07-12 17:49:30) 下一个

今年十月是南大九十年校庆。从年初起,学校就开始为这个大日子张罗开了。既然是校庆,那南开历史回顾是必不可少的了。最近历任校领导的回忆纪念文集相继问世了。LG也在重重关心和压力下,被委任为文集筹备组秘书长,不得不开始着手筹备起我们爷爷的纪念文集了。

爷爷的一生可谓是风雨波折,特立独行,几次被打到,又几次同样的站起来。在南大90年的校学中,也算是很重要的人物之一,值此机会,出版一本纪念文集,也算是送上我们大家对爷爷的一份纪念吧。

据LG讲,文集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要想赶在十月前出版,真的是时间紧迫。正因如此,LG悉尼之行很可能被一拖再拖,而无限期拖下去了。

和LG相识相恋,是在大四,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其实是因为他爸爸在学校的特殊身份,让我从一开始,对我们的关系,心里就承受着那么一点说不出的压力和顾虑。所以我们的相处一直都处在极隐蔽状态。可是就在毕业分配发榜之际,不慎我们的关系暴光了。随之而来的是,原本我该留校的名额,被莫名其妙的替换了。当时我真的有一肚子邪火,却不知道去哪里撒。当然,留校也并不是我认为的最好选择,只是这种微妙的关系和莫名的变化,让你感觉不舒服。

我们爷爷是出了名的公正廉洁,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在一生的官场生涯里,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为自己和家人儿女谋过一次私利,开过一次方便之门。小到电话汽车,大到子女的工作安排。当年给爷爷在家安装的电话(当然是说很久以前,一般人家没有电话的时候),从不允许子女私用;爷爷的公车也从不允许家里其他人使用,就连我们奶奶也不例外,没有爷爷的陪同,是不可以擅自乘坐他的汽车的。好像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我生产时,急诊入院,破例用了我们爷爷的车。由于事出紧急,也记不清,是否当时爷爷也在车上了。

对儿女的工作安排婚姻大事,我们爷爷也从不过多操问,主张凭本身干事,凭能力吃饭。文革期间,他的几个儿女先后下乡,无一幸免。到了选调的当口,哪有几个父母不为自己儿女前途奔波,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个门路来,让自己孩子早日返城。何况当初,还是因为自己被打倒,才被连累小小年纪上山下乡的儿女们。可是我们爷爷,放着当年建设兵团某师长某团长现成的关系不用,不肯为自己儿女返城谋一点私情。最后,一直让儿子落得个扎根异乡。还有自己的女儿,曾经几次因为要照顾家庭,要求调入南大,哭诉了几次,最终都没有被答应。还有,按照我们爷爷的级别标准,学校给他增加住房,安排了一大独立院落,他竟然以自己已经够住了为理由,给断然拒绝了。其实那时,他的儿女们的住房,一点都不宽裕。可是他认为,自己该拥有的,并不意味着儿女就应该享受。

我以前看到许多宣传说,什么什么干部领导如何廉洁无私等等,还总是将信将疑。心想,哪有哪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呢。像我父母那样的普通人,也一样不惜一切为了自己儿女去谋求幸福,哪里会有放着可以让儿女坐享其成的路,而不走呢。

可是,自从我认识了我的LG,进了这个家门,才让我真真切切的知道了,什么是廉洁无私,什么是洁身自好,什么是两袖清风!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我们爷爷的印象,那是第一次到他家,第一次正式认识他父母(以前在学校大会或者刊物上见过的不算)。原本第一次见未来的公婆就紧张,再加上爷爷当时又是我们校领导,这双重不同寻常的身份弄得我是更加紧张。在我的第一印象里,爷爷的客房很俭朴,爷爷本人很朴实,说话很平易近人。但比起做家长来,更像是领导。

就这样,我带着局促和紧张,进入了这个和我曾经生活中很不一样的家庭,比普通家庭,更简单,更俭朴,更理性。

就这样,我认识了我一生中第一个高官,一个不会以权谋私,一个生活简朴,一个毅力坚强的官。

一个严于律己的父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爷爷的为人令人敬佩.

希望红月的老公早日忙完公事,与红月团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