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对非洲的战略巡访

(2009-02-12 07:24:44) 下一个
 中国不是只把非洲看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原料产地或者是一块可以开采珍贵石油资源的大陆。无论如何,这是北京想要传达的信息。对于中国国家主席再一次的非洲之旅,中国当局刻意表示,胡锦涛是去会见“朋友”,而不是简单的“供应商”。

  的确,胡锦涛此次非洲巡访似乎不是为了非洲的石油。去年年底温家宝强调指出,尽管出现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不会对非洲弃之不管。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1月出访非洲时重申,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会减少。此次中国外交部也透露,胡锦涛访非期间将宣布增加对非援助。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非洲国家担心西方国家只顾忙于解决自己国内的困难,而中国则利用这一机会得分。务实的中国人在非洲很善于把贸易与地缘政治融为一体。

  【法国《费加罗报》2月10日文章】中国表现出要取代非洲旧殖民势力(法国、英国和葡萄牙)的意愿是一个新现象。在近几年之前,中国外交一直以谨慎著称,在涉及西方利益时它也一贯保持中立。后来在胡锦涛第一次访问非洲时,中国外交展现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帮助购买原材料的工具。此次访问非洲,胡锦涛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中国对非洲提供援助是为了获取外交利益。

  法国和中国在非洲的对抗将随着胡锦涛访问塞内加尔而拉开帷幕。看起来北京已经利用法国的弱点在非洲设下了埋伏,以便在时机成熟时获取利益。

  【德国《南德意志报》2月10日文章】中国政府在胡锦涛启程前声明,尽管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北京仍打算遵守其对非洲大陆作出的援助承诺。

  本次访问中引人注目的是,胡锦涛主席将访问四个在原料供应方面几乎不重要的国家。其目的是要证明,中国重视发展“全面伙伴关系”。

  中国的行动受到许多非洲国家政府的欢迎。但在报刊的社论和评论中,下述警告越来越常见:中国可能变成新的殖民国。

“获取能源和矿产资源”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0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抵达沙特阿拉伯,此行的首要议题是能源问题。

  这一盛产石油的国家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去年向中国提供了3600多万吨石油。

  除了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举行会谈外,胡锦涛预计还将出席几项贸易和能源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由于中国国内正面临就业压力,胡锦涛还希望中国能参与到沙特的基建开发项目中来。

  中国正通过发展与沙特的战略关系来扩大在海湾地区的影响。沙特阿拉伯是美国的传统盟友。

  【法新社利雅得2月10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访问沙特,这是胡锦涛第二次访问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突出表明中国对获取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兴趣。

  中国公司还对参与沙特非能源开发项目投资,以及向这个急需劳动力的中东国家派遣劳工显示出日益浓厚的兴趣。

  【法新社北京2月10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日访问沙特阿拉伯,中国政府说,此访有望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更多的能源供应。

  在对沙特阿拉伯进行访问之后,胡锦涛将访问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四个非洲国家。

  访问非洲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每年例行的新年外交规程。中国领导人表示,他们尤为希望构建对双方有益并有助于发展政治友谊的贸易关系。

  但是,中国希望从非洲国家获取自然资源的行为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注意。西方一些政治家和公司对中国“无条件”的援助态度提出批评,并对中国不顾后果掠夺非洲资源的行为提出指责。还有一些人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表示关切。

  “显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路透社北京2月10日电】中国渴求在经济低迷期表明,它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种渴求本周已移向非洲。

  迈阿密大学非洲问题学者杰弗里·赫布斯特说,胡锦涛此次访问的非洲四国并非资源大国,“它们渴望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

  然而,鉴于全球经济衰退束缚了北京对非洲进行承诺,为此访注入持久性实质内容的难度会有所增加。

  胡锦涛将构筑中非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一大特点。他需说服属下官员和有关企业,虽然国内出现严重困难,但留在非洲是有意义的。

  他还需降低非洲国家对中国进行无限制投资和援助的期望值。

  胡锦涛对非洲所作的承诺似乎反映出他的想法,即非洲大陆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友好的平台,中国由此可以向世界其它地区表明.中国的发展及其对外政策对全球而言是有益的。

  【法国《回声报》2月9日文章】题:中国力图重整其非洲声誉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开始非洲四国之行,中国的外交官们发动了强大的魅力攻势,以让那些中伤中国者闭嘴。他们发出的信息是:这是胡锦涛2003年以来第四次出访非洲,此行并无私下的商业和地缘政治意图。

  此次四国之旅的日程安排似乎也很符合上述目的。胡锦涛以前访问非洲都会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停留,而此番的访问对象则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除了坦桑尼亚稍有矿藏之外,另外三个国家都不能算是中国经济的原材料供应国。

  西方指责中国支持某些声誉不佳的非洲政权,一些非洲国家也开始出现不满中国的情绪,例如赞比亚就爆发过针对中国矿主的暴力示威。面对这些问题,北京据理力争。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列举了中国对非洲的所有有利举动,他尤其强调了对31个贫困非洲国家实行的进口优惠政策。此外中国还为非洲培养了1万多名科技人才。

  中非双边贸易额迅猛增长。北京持续在非洲编织关系网,这也说明了中国对非洲的重视程度。在胡锦涛公开而高调的访问开始之前,中国商务部长和外交部长已经在1月份低调地前往非洲。他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总共访问了11个非洲国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