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翔凤难飞——640所的某些人毁了中国客机

(2008-06-26 06:10:05) 下一个
网上看到一位航空工业界的业内朋友发帖,抨击640所和上海飞机公司延误ARJ-21“翔凤”科技的研制进度。他在文中所说的具体事情我不能证实,但是翔凤客机的进度一再延误是我能查到的,所以说我认为他说的很可能就是现实。

唉,中国航空工业本来就落后,若是不尽快转变这种“长于人事斗争,弱于实际工作”的作风,那么真的要被人越拉越远了。

上飞和640的人“引导舆论的能力”真堪称国内一流,他们的声音已经有如“振聋发聩的呼喊”,尤其是那个单位那几位大师们,永远那么振振有辞~~

不过,说继任者郑强借“流程再造”将ARJ21-700原创设计者全部调离中航商飞工程部,同时借“后墙不倒”以进度压质量,可ARJ21-700一开始光超重这一项就超得一塌糊涂,到底有没有呢?

说“以进度压质量”,问题是不要进度,市场等的了吗?没有约束性的定单等的了吗?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延误,到底有没有呢?一会自己说“时间已经成为ARJ21-700最大的一个敌人”,一会又说是“以进度压质量”~~真是“标准是个筐,看咋往里装”

5 年时间里,中航商飞已经换了数届领导班子、4任总经理、3任总设计师。除了说别人的原因,为啥这个研制ARJ21的位子这么难坐,毁人不倦,上飞和640 自己真的就没问题?赤裸裸的对外来户排斥拆台、只有自己的人得势才是天理,自己多年不过是个空壳总装厂,本身不得不依赖外边的企业配套又一点不想让外面人多得利,更不想让外面人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风气这样的圈子也好意思说自己没问题?

想办成事,利益分配的问题却不想做丝毫让步,这样的企业会有人愿意热诚和你合作?有事就绕开商用公司直接找国务院,更不用提认清自己客观上就是求人的身份和位置去和一航集团沟通,这样的企业这样下去能避免年年慷慨感怀、悲歌空谈的命运?

上飞和640如果实在对中航一集团不满,我看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脱离中航一集团,自愿找配套企业组合单干。国内的他们认为都被一航集团操控、都不好好干,可以找二航或者国外配套。看看他们的项目干得怎么样。

运10一开始就是作为专机上马,又是个上海单干的体系,配不了套的问题一大堆,运营成本从飞机还没定型就已经没有吸引力竞争力,日后怪民航不支持、国家不支持、高层报复它。

国家紧接着给它MD80项目,MD80组装出来比进口贵一大块,国家已经咬牙前面补贴了一大块,(项目启动的资金哪一分钱是上飞自己出的?),每卖一架飞机也补贴,弄出个“MD82已经70%多国产”的大牛皮——其实发动机、航电、操纵系统,甚至大量原材料铝合金,到底哪个是国产的?

接下来国家又支持它上了MD90项目,麦道公司被波音吞还不算,每架飞机又比进口贵一大大块,投资国家少给过它吗?连MD80项目合计上百亿多元人民币(当时的币值)不是国家投资的钱?可是东西太贵,民航不愿意接受,上飞又责怪国家不给更多补贴。实在搞不下去了,上飞和640那个冤天枉地,“各届政府都亏待它啊,全国上下就它最冤,受打击受报复啊”!

ARJ项目再给它,可是人家哪里能让“那些没搞过民机的土鳖”来领导啊?(当然了,西飞搞过卖到国内也曾经几十架的运七和出口定单十几架的新舟 60那哪能算民机啊?)只要不是我的人掌控主导权,那就是“出于狭隘的集团利益,利用机会打击报复坚持发展大型民机的同志,用军机队伍全面排挤民机队伍,以此来达到彻底铲除上海民机研制核心力量的目的。”……抵制他拆他台没商量,就是要看你笑话,就是不能让土包子居然敢进城居然坐主位,即使拆台得项目完蛋也无所谓。然后再到舆论面前来哭天喊地,申诉有人欺骗国家、浪费国家资金、打压技术人员、一手遮天、“国内国外故意破坏的势力”到处都是。。。

因此,在他们眼里商用飞机公司什么都不是也就算了,一航集团是“反动的对立面,只会用三点法骗国家投入,用职权打击迫害人”就更正常了(也不知道当年中航一集团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居然要把上飞和640这样的单位强行拉进中航一集团麾下,这不自己找内乱吗?)……连国防科工委也成了“从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尝尽了甜头,顽固坚持先军后民”的帮凶。

总之,这些人的观点核心就是一句话:他们的对立面——他们嘴中的“三不集团”没有资格主导民机项目研制,只有上飞和640,才是精英人才,才能主导民机项目研制。

对了,上飞和640的舆论看科工委都是“从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尝尽了甜头,所以顽固坚持先军后民”的帮凶。

不过在我国上新大运的过程中,有一些人一再反复长时间纠缠“军民同步,军民并举”、“先民后军”,连军用运输机和民用货运机从设计上的本质区别都弄不清(或者无视),以“巨大的热情和力量”把新大运的论证过程弄得争吵不休、争论无休、旷日持久、议而无决,弄得部队的人最后都忍无可忍,侧目而视…… 不知是哪些人?哪些大师?

当然,中央、国务院、科工委,,,更不用提一航集团、商用飞机公司……一批批的单位和个人都成了他们发泄悲情痛诉冤屈的对头,再加上个谁也不在话下,就是不知道上飞和640适合和谁合作呢?

国内体制真是“害死人不偿命”,所以军机厂所搞出这个那个都是假的,都是“以军机研制成本合理合法最大化中为自己捞够甜头”。国外呢?一定要把眼光放到国际了。哪怕是个代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锻炼一下队伍也是好的。

可就不知为什么,国际上的波音和空客也没有给多么大量的代工委托给上飞啊?西飞是土鳖,人家有波音和空客的不少转包单子;成飞是土鳖,人家也有波音和空客的不少转包单子;沈飞更是土鳖,人家也有波音和空客的转包单子;贵航是不折不扣山沟里的土厂,不过好象今年人家也有了国外大厂商的转包单子。难道国际上的大厂商也受到中国国内什么压力非得给他们几个不可吗?中航一集团还没这么大势力操控波音和空客吧?

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家是打击潜在对手、不帮助潜在对手发展。不过上飞和640一些人这么看不起国内体制和兄弟单位,但国外你又不能从人家体系中有效发展,你们这样年年慷慨感怀、呕血悲歌下去,你们准备干什么呢?

由于从我方的设计阶段就一再延误,而且多次变更修改,所以由外方供货的飞控系统(飞控软件需要结合飞机总体设计特别是气动、结构、重心来编写)也延误了。延误得窝心,延误得无话可说,连找外方索赔都很难,因为延误是从我方的源头开始的。

一些前640的专家大师又振振有辞的分析“早就知道美国人不可靠”“美国人暗损竞争对手论”“中国自己送上门去让别人损”,就是不提为什么我们连按合同索赔都做不到,就是不提为什么我们连公开谴责对方都不能做,就是不提为什么从源头上就开始延误。

一些前640的专家大师真的太客观,太高水平了。在这方面,他们真的有传统。

没有民航定单的时候,上飞和640的一些人说国家不支持、民航暗中使坏、中国的民机之路难啊,明的暗的阻力大啊。等搞市场的同志好不容易拉来了这么些定单,他们又说还不够平衡盈亏点的。就是不看在他们自己还没干出产品之前,搞市场的同志就好不容易拉来了这么些定单,还要怎么的!就是不看在这么多定单面前,他们自己干出了什么活。

尤其是一些好不容易拉来了定单的搞市场出身的同志,也依然是被有的人看不起吧!说是“不懂行,没有技术管理能力,缺少相应的技术背景,缺乏技术决策能力,完全没有监控项目的能力”。

等人走了以后,又作为他们用来喊冤的工具,说是“频繁更换行政领军人物,乃实施重大工程之大忌”。就是不提当初“9050发出的图纸没有一套可用于生产,没有一张图纸没有问题;从所到厂一致指责中航商飞根本没有管理和控制项目的能力”当时火力那个炽烈,让人家干不下去难受样。如今又拿人家来当他们自己的舆论工具,说起“行政领导换了四任,导致ARJ21-700频频滞后”

怎么竟然有这样品德高尚、永远慧眼独具、早都一直正确、忠于国家利益的专家和大师呢!~~~

ARJ21项目现已进入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新上任的商用飞机公司老总罗荣怀是个干事情的干将,解决问题的好手,不怕担责任和得罪一帮人的实干者。

在这个位子上短短几年内先后废掉4名行政总经理,3名总设计师,,,其中不乏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业绩不错、以往口碑不差的。ARJ21是个超级烂摊子,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何况到罗这个层级的人应该没有几个不知道上飞和640当时超强的“活动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随便有点事情人家都能跳过商用飞机公司和其他主管单位直接找到国务院,这样的单位哪里能随便小瞧了?恐怕他接手这个项目,也已经知道这是无可选择,无可退路。

有他在,有其他一些实干的人共同协力,有国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有国家不准失败的关闭后门,我相信ARJ21是能有转机的。即使不能依靠ARJ21 赢利,但做到ARJ21飞机研制成功、商业运作及格、项目勉强保本、飞机进入国内大量支线航线,让中国航空工业真正进入民机领域,是有希望的。

虽然我强烈批评上飞和640某些人,但我认为不应过分牵连贬低上飞这个单位。上飞和640的某些人做法有很多问题,但不等于“上飞和640这两个单位都是烂透了的单位”。这两者不能随便划等号。尤其是上飞,能力还是有的。上海人本就有手艺精细、干活细致的传统,在加工制造业上表现得很明显,在制造大飞机上他们确实有不少国内很宝贵的经验和实践能力。是不能随意无视的。

不能因为几个人一棒子打死一个单位。只是某些人、特别是640出来的那几个“专家”“大师”整天说的话和起的作用确实太让人反感了。如果没有人说话,他们的“悲情英雄”自居“国家利益代言人”不知还要扮演到什么时候!

周济生被解职已经不是最近的事了。我也不是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只是对他一味推卸责任、自己永远正确的做法比较反感。动了640的人,640的抵触情绪还是比较强的,不可能一下平静。而且想换人哪那么容易,不可能说工作方式不同、互相抵制的人一下全换光,可是留下又抵触得厉害,拆台一塌糊涂,最后被迫也得想办法。

“别人的人”4位总经理、3位总设计师换了也就换了,“本来就不称职,没有掌控项目的能力”么,但640自己的人一换,可不得了啦,“打击迫害人才”,“出于狭隘的集团利益,利用机会打击报复坚持发展大型民机的同志,用军机队伍全面排挤民机队伍,以此来达到彻底铲除上海民机研制核心力量的目的。”,就差写血书向中央哭诉了。整天那点工夫还不够整理人事斗争的,上下左右都要问,想干事?哪这么容易,前面遗留下来的问题,你也得一个个解决啊。

按期出不了图,没一张图纸没错误,光超重一项就超得一塌糊涂,这样的飞机怎么面对市场?这些事,640那些大师认为有没有他们640的责任?总不能都是别人的问题,他们永远正确吧?

被迫重新做设计,这些时间不可能不用吧,时间上也不可能因为前面已经耽误了后面就全飞一样赶回来吧!而且一时有些同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和另一些同志感情上抵触不接受,也都不可能没事一样顺溜吧~~

可怕的不是哪个人有多大能量起什么不好作用,而是已经形成了这么个半生不熟的烂摊子。谁接手不得一点一点解决?过去耽误的就已经这样了,重要的是后面不能再容忍一些人说风凉话办拆台事,赶紧合力把事办好。办好了,都是功臣!办的不好,谁也逃不了责任。都到这份了,必须奋力一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