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阳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时候。。。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包装今昔谈

(2009-12-19 09:36:36) 下一个

我第一次出国时,还是赵紫阳在中南海里紫阳高照的时候。那时出国大多是国家公派,有两件事一定得办,一是添置衣服,二是购买礼品。钱都是国家给的,因为两者都事关国格,自不可等闲视之。

记得那次我买了不少礼品,有福建的软木雕,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玩。自认颇有中国的传统特色,送给外国客人一定会受欢迎。谁知来到国外,及至要送礼时,才发现咱们礼品的包装实在太简陋,往往就是一个带皱折的马粪纸盒子,扎两道细细的红塑料绳子而已。不比人家国外,东西都有精美的盒子装著,盒子上还有美丽的图案,上面再包一层闪光的礼品纸。出手之时,两者相比,立见高低。那时我确实为这简陋的包装苦恼过。就这么原包装送人,那不雅的马粪纸盒实在显得没有档次。扔掉盒子,仅将东西给人家,又怕人家以为是旧货店里廉价买来的。咱中国好好的东西,为什么就不做一个好好的包装盒子呢?

这问题后来在中国的报端,也屡有人提及,终于引起了重视。以前总认为东西是重要的,盒子不重要。“买椟还珠”这句成语,不就是嘲笑那些不看内容只看盒子的 外行吗?现在国门一打开,长了见识,知道“珠”重要,“椟”也重要。于是就开 始在包装上下功夫。不就是做一个漂亮的盒子吗?做就是!果然不出几年,中国的礼品,一个个都“新装宜面下朱楼”,旧貌换新颜了。

现在呢?现在国内商家在包装上下的功夫, 其聪明大胆,恐怕已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了。

记得几年前回上海,父亲拿出一盒鱼翅,足有四块砖头那么大。东西是他住院开刀,一位朋友送的。父亲对我说:这么一大盒,久放着不吃,也可惜了。你试着烧点吃吃吧。我一看,那鱼翅盒蓝光闪亮,镂刻着海底世界的奇观。烫金的大字赫然写道:“营养丰富,礼中极品!”盒子正中开了一个小窗,透过小窗的透明包装纸,清晰可见那白色细长的鱼翅。我说:我不会整鱼翅,不过反正有这一大盒,先弄点烧了试试吧。我于是拆开那包装,打开盒盖,立刻傻了眼。偌大的盒里,那鱼翅原来就仅仅是小窗下薄薄的一层。拢到手中,还不及半把。那其余四块砖头大的体积里,竟全是白色的泡沫塑料板。我像是看了一场绝顶惊彩的魔术,先是大惊,继而苦笑。苦笑后倒来了兴致,就算了一下包装盒和鱼翅的体积的比例,竟是一百十三比一。一份货色,一百十二份的包装,如此重视包装,我怎能不叹为观止 !

也许有朋友会说,鱼翅是好东西,当然得额外包装啊。这话当然也有道理,但现在不仅好东西讲究假包装,十分平常的东西,也一个个包装起来。如苹果,橘子,猕猴桃,哪个不是一层两层地用塑料袋网着,用纸包着?岂但水果包起来了,那上海的牛肉干,每粒只有半个指甲大,向来都是散装放在玻璃瓶里出售的,现在竟也一粒粒裹着烫金的锡纸了。美则美矣,但这美丽的锡纸是不能吃的,那能吃的牛肉干什么样子,对不起,不让你看了。照此发展下去,将来会不会中药店的枸杞子,南货店的葵花籽也一粒粒包起来呢? 请不要说我危言耸听,且看下面那张照片,是广州的某种打着济公招牌的据说可润喉的“喉宝”。那能吃的就是照片左下角如葡萄干大的一粒,那比喉宝大十几倍的空间里,装的全是空气。

过分追求包装,反映一个虚字,一个假字,一个骗字,一种浮夸而不务实的世风。 这种弄虚作假求大求空的风气,正在中国大行其道。这种风气,其实远不止在礼品或食品界。比如现在那些区,镇、乡的办公大楼,哪一个不气宇轩昂,巍峨如国防部国务院的大厦,这何赏不是一种包装呢。不同的是礼品的包装诱人,而政府大楼的包装却是吓人和拒人罢了。如果一位乡下的老百姓,想向他们的父母官(且不说公仆吧)反映一点问题,看到这样排场的大楼,十有八九,也就吓得转身回家了。




广州番禹区政府大楼



河南夏邑县曹集乡政府大楼


(1305-170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瑞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霜叶红的评论:说得好,当社会崇尚浮华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谢谢留言,祝新年快乐!
霜叶红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到处在追求虚名和场面。当一个朝代从励精图治转向浮华时,那就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